特申爭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圍繞特申的主權歸屬之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特申爭端
  • 外文名:Teschen Dispute
特申,波蘭語為Cieszyn(切申),捷克語為Tesina。原為侯國,屬波蘭西里西亞公國。1335年歸屬波希米亞王國,1526年與王國一起歸屬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末奧匈帝國崩潰為止。特申是奧匈帝國最富裕、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波蘭以其戰前人口55%是波蘭人為由,捷克斯洛伐克則以歷史為論據,都要求將特申歸屬己方。1919年1月,捷強行占領了這一有爭議的地區,導致波、捷兩國發生嚴重武裝衝突。同年8月27日,協約國最高委員會決定,舉行公民投票來決定該地區的歸屬。但由於衝突不斷,協約國大使會議於1920年7月28日決定:將這一地區分為兩部分,以奧爾謝河為界,河東特申城歸波蘭,其他大部分地區包括一個有價值的煤田歸捷克斯洛伐克。波蘭雖接受了這個決定,但並不滿意,波捷兩國關係持續緊張20多年。1938年9月29日,波蘭趁《慕尼黑協定》簽訂之際,向捷克斯洛伐克發出了實質上是最後通牒的照會,重新提出長期以來對特申城以外其餘地區的領土要求,並於10月初進占那些地區。1945年6月,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兩國爭端又起。後經蘇聯調解和干預,波捷兩國恢復了1920~1938年的邊界。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