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特提斯造山帶
- 外文名:The Tethyan orogenic belt
- :
- :
南特提斯造山系(South Tethyan orogenic system)又稱喜馬拉雅造山系(Himalayan orogenic system),位於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之南,由岡瓦納大陸北部邊緣演化而來。
北特提斯造山系(North Tethyan orogenic system)又稱西藏—馬來—華南造山系。一個中生代造山系,位於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之北,崑崙—祁連 秦嶺造山系之南,...
特提斯喜馬拉雅(tethys Himalaya)是喜馬拉雅造山帶最北部的構造單元。其南以藏南拆離係為底界,覆蓋於高喜馬拉雅造山帶之上。北以雅魯藏布縫合帶為邊界。該帶由寒武...
特提斯構造域(Tethyan tectonic domain)又稱特提斯—喜馬拉雅構造域(Tethys Himalaya tectonic domain),是在特提斯洋和印度洋兩個前後相繼的動力體系作用下形成的一...
喜馬拉雅造山帶甘塞爾分法 甘塞爾(Gansser,1964年)認為自雅魯藏布縫合帶向南可劃分為:特提斯喜馬拉雅(北帶)、高喜馬拉雅(中帶)、小喜馬拉雅(南帶)以及西瓦利克帶(...
從總體上解剖了古特提斯域的時空屬性,並分蘇魯超高壓變質帶、大別超高壓變質帶、秦嶺造山帶、塔里木盆地、崑崙山地質與構造演化五個部分詳細闡述了其區域地球物理...
鐘大賚代表作有《滇川西部古特提斯造山帶》、《中國大地構造綱要》和《中國大地構造圖1∶4000000》 [4]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1982年 國家自然...
貴州位於華南板塊內,處於東亞中生代造山與阿爾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帶之間,橫跨揚子陸塊和南華活動帶兩個大地構造單元。在已知1400Ma地質歷史時期中經歷了武陵、...
近年來主要從事青藏高原特提斯喜馬拉雅造山帶、西南三江構造帶、蘇魯高壓-超高壓變質帶的構造地質學、礦床學及岩漿岩的成因研究。在韌性剪下作用與造山帶的形成和...
中國西部濱特提斯陸緣活化帶是在喜馬拉雅造山旋迴印度板塊與亞洲板塊碰撞過程中,濱特提斯陸緣原已準平原化的古生代造山帶又回春復活,再次產生逆掩疊覆構造,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