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布宗帝國(或特拉比仲德帝國,Empire of Trebizond或者Trapezuntine Empire)是一個在十三世紀到十五世紀蓬勃發展的君主國,它包括安納托利亞(Anatolia)的東北角和克里米亞(Crimea)的南部。這個帝國建立的初衷是為了反對拜占庭帝國的安格魯斯王朝(Angelos dynasty),因為它在1185年推翻了科穆寧王朝。科穆寧王朝安德洛尼卡一世(Andronikos I Komnenos)的最後兩個男性後代阿萊克修斯科穆寧和大衛科穆寧(AlexiosandDavid Komnenos)以特拉比仲德(今土耳其特拉布宗)為中心建立帝國,並宣稱自己為“羅馬皇帝”以對抗拜占庭帝國杜卡斯王朝皇帝阿萊克修斯四世(Alexios V Doukas)。
在第四次十字軍(the Fourth Crusade)的戰士推翻了阿萊克修斯四世並且建立了拉丁帝國之後,特拉布宗帝國成為了三個宣稱擁有帝國皇位的繼承者之一;另外兩個是拉斯卡里斯王朝(Laskaris)的尼西亞帝國(Empire of Nicaea)和安格魯斯家族的一個分支統治下的伊庇魯斯專制君主國(Despotate of Epirus)。接下來的戰爭見證了塞薩洛尼基帝國(Empire of Thessalonica,這個帝國政府來源於伊庇魯斯)在尼西亞帝國和保加利亞(Bulgaria)的雙重打擊下的傾覆以及1261年尼西亞帝國對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的收復。儘管尼西亞帝國收復了君士坦丁堡,特拉布宗諸帝仍然保持著他們“羅馬皇帝”的做派十幾年,仍然宣稱自己擁有帝國的寶座。特拉布宗皇帝約翰二世在尼西亞帝國收復了君士坦丁堡十一年後放棄了對皇位和對這座城市的宣稱,將他的頭銜從“羅馬人的皇帝和君主”變更為“伊比利亞、佩拉蒂亞和整個東方的皇帝和君主”。
特拉布宗帝國是倖存時間最長的拜占庭繼承者。在尼西亞再征服之前,伊庇魯斯專制君主國就停止了其對拜占庭皇位的爭奪並在1340年被重建後的拜占庭帝國短暫征服,此後它被義大利人接管並成為了塞爾維亞(Serbian)的附庸國,最終在1479年被奧斯曼帝國(Ottoman Empire)征服。尼西亞帝國通過恢復對首都的控制進而重建拜占庭帝國,它終結於1453年奧斯曼對君士坦丁堡的征服。1461年,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Mehmed II)圍攻特拉布宗城一個月,囚禁了皇帝和皇室人員,宣告了1488年前由奧古斯都(Augustus)開創的羅馬帝國正統的終結。特拉布宗的分支,克里米亞的狄奧多羅公國(Principality of Theodoro)繼續存在了14年,最終也失陷於奧斯曼人之手。
這個帝國的核心部分是黑海南岸從耶席爾河口(Yeşilırmak River,特拉布宗已知的地區,例如利姆尼亞Limnia)可能到達像喬魯赫河(Chorokhi River,位於拉齊阿地區Lazia)。根據一份熱那亞的檔案記錄,1437年一艘他們的船隻在那個港口被皇帝約翰四世指派的軍艦沒收。安東尼布萊爾(Anthony Bryer)認為拜占庭查爾迪亞軍區(theme of Chaldia)七分之六的軍團(banda)都在地理位置的影響下被特拉布宗的統治者供養。地理因素也決定了這個國家的西南疆界:龐庭山脈提供了對塞爾柱突厥(Seljuk Turks)和土庫曼(Turkoman)掠奪者的第一道障礙,使得掠奪行為被減少到皇帝能夠承受的數量。這塊領土相當於包括了全部或部分現代土耳其的錫諾普(Sinop)、薩姆松(Samsun)、奧爾杜(Ordu)、吉雷松(Giresun)、特拉布宗(Trabzon)、巴依布爾特(Bayburt)、居米什哈內(Gümüşhane)、里澤(Rize)以及部分阿爾特溫(Artvin)。很多專家認為,在十三世紀,帝國掌控著加扎蘭的佩雷蒂亞,包括克里米亞半島的車繩(Cherson)和刻赤(Kerch)。兩兄弟中較為年輕的皇帝大衛·科穆寧迅速地擴展了西部的疆土,首先占領了錫諾普,接下來占據了帕夫拉戈尼亞(Paphlagonia)的海岸部分(現在是卡斯塔莫努Kastamonu、巴爾滕Bartın、宗古爾達克Zonguldak的海岸地區)和赫拉克利亞·潘提卡(Heraclea Pontica,現在的卡拉代尼茲·埃雷利Karadeniz Ereğli),直到他的疆土與尼西亞帝國交界。然而,這種擴張是暫時的:1214年,錫諾普西部地區被拉斯卡里斯王朝的狄奧多爾一世(Theodore I Laskaris)奪取,錫諾普也與同年淪陷於塞爾柱,儘管十三世紀剩下的時間裡特拉布宗的皇帝一直在奮起戰鬥。
起源
特拉布宗的統治者們稱呼自己為“偉大的科穆寧”(Megas Komnenos,Great Comnenus)。就像與他們相對應的另外兩個拜占庭繼承者——尼西亞帝國和伊庇魯斯專制君主國那樣,他們第一時間宣稱自己作為“羅馬人的皇帝和君主”的霸權。然而,在帕里奧洛格斯王朝的米海爾八世(Michael VIII Palaiologos)在1261年收復君士坦丁堡之後,科穆寧家族使用的“皇帝”稱號成為了一件尷尬的事。在1282年與米海爾八世的女兒成婚之前,約翰二世·科穆寧在君士坦丁堡的城牆前放棄了他所有的皇家標記,接受了他的合法稱號“專制君主”。然而,他的繼承者們使用了他頭銜的另一個版本:“伊比利亞、佩拉蒂亞和整個東方皇帝和君主”直到1461年帝國終結。拜占庭作家,如帕奇梅雷斯(Pachymeres),以及某些特拉布宗人,如拉扎羅保羅斯(Lazaropoulos)和貝薩里翁(Bessarion),僅僅把特拉布宗帝國視為拉齊卡地區(Lazica)的邊境國家。因此,那些與拉斯卡里斯和帕里奧洛格斯(Palaiologos)有關係的拜占庭作者並不認為特拉布宗的統治者是皇帝。
歷史
背景
特拉布宗城是查爾迪亞軍區的首府,通過十世紀阿拉伯地理學家阿布·費達(Abul Feda)可以得知,它被認為是拉齊卡最主要的港口。在十一世紀,當其受到當地的領導者狄奧多爾·加布拉斯(Theodore Gabras)的統治時,查爾迪亞軍區已經表現出了自己的獨立傾向。1075年,狄奧多爾從塞爾柱人手中奪回了特拉布宗,並前往君士坦丁堡。阿萊克修斯一世·科穆寧(Alexios I Komnenos)認命他成為查爾迪亞軍區的元帥(公爵,Duke)。特拉布宗和其內陸地區被安娜科穆寧娜(Anna Comnena)稱作“他命運中的恩賜”並且被他像一個獨立國王那樣統治。拜占庭皇帝阿萊克修斯一世雖然確保了他的統治地位,但為了使他不生二心,留下他的兒子在君士坦丁堡作為人質。然而,加布拉斯通過擊退喬治亞對特拉布宗的攻擊而證明了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守護者。他的繼承者之一,格里高利·塔羅尼特斯(Gregory Taronites)也藉助了卡帕多西亞(Cappadocia)蘇丹的援助,但他被(阿萊克修斯一世)擊敗並且遭到囚禁,但是被再次認命為統治者。狄奧多爾的另一個繼承者是君士坦丁·加布拉斯(Constantine Gabras)——尼基斯塔(Niketas)稱他為統治特拉布宗的暴君。1140年,皇帝約翰二世·科穆寧(John II Komnenos)發動了對達尼什曼德蘇丹國(Danishmend Turks)的遠征。皇帝的大軍震懾了君士坦丁,並再次讓特拉布宗懾服於君士坦丁堡的權威之下。安東尼布萊爾認為,1165年,查爾迪亞軍區再次成為帝國的領土。
建立
特拉布宗帝國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204年。阿萊克修斯·科穆寧和他的弟弟大衛利用了當時拜占庭中央政府集中全力應對君士坦丁堡城外的第四次十字軍戰士(1203年6月-1204年4月中旬)的機會,藉助他們的親戚,喬治亞的塔瑪爾女王(Tamar of Georgia),的兵力,攻占了特拉布宗城和周圍的查爾迪亞軍區。從此以後,特拉布宗與喬治亞聯繫密切,但是這種聯繫的性質和範圍仍有爭議。
兩人(指大衛和阿萊克修斯)都是科穆寧末帝安德羅尼庫斯一世·科穆寧的孫子,曼努埃爾·科穆寧(Manuel Komnenos)和格奧爾基三世(George III of Georgia)之女魯蘇丹(Rusudan)的兒子。安德羅尼庫斯一世被伊薩克二世·安格魯斯(Isaac II Angelos)廢黜,曼努埃爾被刺瞎(一種拜占庭傳統的針對叛國罪的刑罰)並不久後去世。阿萊克修斯和他的弟弟大衛最終來到了塔瑪爾女王的宮廷,女王給予了他們軍事支持以回到拜占庭的疆土。瓦西里耶夫(Vasiliev)解釋為,塔瑪爾女王此舉意在報一箭之仇,因為拜占庭皇帝阿萊克修斯三世(Alexios III Angelos)竊奪她贈予途徑君士坦丁堡的喬治亞僧侶的贈禮。當米海爾·庫蘭斯基(Michel Kurskanskis)討論塔瑪爾女王行為的解釋時,他不同意瓦西里耶夫認為的塔瑪爾女王的意圖:瓦西里耶夫認為女王想要建立一個緩衝區來保衛喬治亞王國的安全,庫蘭斯基卻相信她支持兄弟倆努力重奪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皇位。
在十三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特拉布宗帝國都受到來自羅姆蘇丹國(Seljuk Sultanate of Rûm)、後來的奧斯曼帝國、君士坦丁堡和義大利城市共和國特別是熱那亞共和國(Republic of Genoa)持久的影響。這是一個頭銜高於實際的帝國,運用驅虎吞狼,並且利用和親的手段,送出他們以美貌著稱的公主和不菲的嫁妝,尤其是嫁給安納托利亞內陸的突厥統治者。一般認為,特拉布宗帝國嚴重地依賴與熱那亞商人和威尼斯(Venetian)商人貿易所獲取的財富,來獲取維持他們獨立地位的必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