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食堂是翁牛特旗格日僧蘇木抓住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標準化建設的契機,經旗委宣傳部審核和指導,在阿日嘎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了一處食堂。旨在向各種不健康的社會風氣宣戰,通過物質優惠、精神鼓勵、宣傳引導、志願服務等方式,將牧民食堂逐步打造為凝聚民眾、以文化人、摒棄陋習、成風化俗的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
簡介,理念,影響,意義,
簡介
“牧民食堂”位於格日僧蘇木阿日嘎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由嘎查閒置舊房屋經改造、翻新後,於2021年底建成,2022年初開始運營。食堂占地約300平方米,設有14張餐桌,能夠容納150多人就餐,徹底解決了農牧民遇到紅白喜事需要自己租大棚搭建場地的問題。食堂里冰櫃冰櫃、桌椅餐具、飲水機等廚具一應俱全,供農牧民免費使用。食堂水電費由集體經濟補貼。“牧民食堂”招募了有廚藝技術的志願者,免費為農牧民提供炒菜服務。來這裡辦理紅白喜事的農牧民只要帶好食材,就能便捷、順利地舉辦一場宴席。
理念
本著新事新辦、勤儉節約、統一標準、注重情感交流的原則,“牧民食堂”還設計制定了相關管理制度。比如,禮金不超過200元,每桌不超過8個菜,對菸酒的單價和數量做了相應規定……此外,“牧民食堂”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積極倡導一切從簡的理念,通過張貼牌匾、掛橫幅標語等宣傳手段,引導農牧民養成厲行節約的習慣。
影響
“牧民食堂”運營後,立即在廣大農牧民中引起強烈反響。在黨員幹部的帶動示範下,民眾從試驗到適應,已完全成為全嘎查的一種生活慣例。“牧民食堂”已成功舉辦了十餘場紅白喜事活動,獲得了農牧民的普遍好評。講排場沒有了,攀比風不見了,禮金減少了,環境衛生改善了,酒後滋事杜絕了,壓在民眾心裡的“大石頭”消失了。“牧民食堂”被當地農牧民親切地稱之為“天邊的朵藍”(草原深處的“溫暖”)。
荊愛民,是一位在“牧民食堂”給農牧民們辦宴請做飯的漢族志願者廚師,義務為民眾提供幫助和服務。他介紹說,過去當地紅白喜事、人情往來攀比的風氣很重,蘇木相關部門也曾出面管控,但都苦於沒有很好的解決方式,現如今運營半年多的“牧民食堂”卻慢慢地把當地攀比的習俗給改變了,確實減輕了大家的負擔。
意義
“牧民食堂”的建設一方面節省了開支、減少了浪費,另一方面摒棄了陋習,改善了鄉風,新時代文明新風吹遍了阿日嘎查。翁牛特旗旗委常委、宣傳部長班孟祺表示,“牧民食堂”的出現使當地逐漸形成了“婚事新辦、喜事廉辦、白事簡辦、小事不辦”的節儉新風。同時,通過對“牧民食堂”的宣傳引導以及眾多漢族志願者的無償服務,加深了蒙、漢兩民族的溝通和融合,相愛相敬的民族團結故事在這裡不斷上演,“牧民食堂”已成為血濃於水的民族情感逐步深化的經歷者和見證者。下一步,則要把“牧民食堂”推廣到其它新時代文明所、站,讓“牧民食堂”像一顆包含精神文明成果的種子,在翁牛特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