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巨洞,70~80年代科學家發現宇宙薄餅模型,巨洞和巨弧,宇宙時空構造不可思議令人震驚20世紀80年代天文學的重大成就之一,是對宇宙大尺度結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我們的宇宙是由尺度為上億光年的物質聚集區—超星系團—和尺度與之相當卻異常空虛的“巨洞”區域交織構成的,超星系團往往就是巨洞的邊。星系和星系團的形成,有兩種互相對立的理論,一種認為先形成星系,然後眾多的星系彼此吸引而聚集成星系團;另一種理論即“薄餅模型”。該理論認為在早期宇宙中先形成星系團或超星系團那樣的巨大物質集團,它們坍縮成扁平的片狀結構,即所謂的“薄餅”,其中的物質後來再碎裂形成星系。它們都需要進一步證實。
1978年,人們首次發現在室女座超星系團中有一個尺度達上億光年的無星虹習甩系空區。1980年,又在英仙座超星系團中發現一個尺度為1億光年的類似空區。此類大尺度的無星系空區即稱“巨洞”。1981年曾在牧夫座發現一個體積達1025立方光年的巨洞,系迄今所知的最大巨洞,它大致呈現球狀,直徑3億多光年,其內部未頸兆鍵發現正常的亮星系。後來在該巨洞中發現了少數異常天體—均為發射判剃棄星系,估計那裡的星系總密度約為正常情況下的10%。巨洞中缺催熱盛艱少發光星系,但不缺乏槓斷獄不可視物質。
1987年1月,在三個遙遠星系團的中心區各發現一個非常巨大的發光弧。這些巨弧寬逾3萬光年,長度超過30萬光年。每個弧都是一個圓心位於某亮橢圓星系的圓的一段。它們可能表征著宇宙中以前未知的某種物理結構。巨弧的象呈藍色,它們由大質量的恆星構成。由於它們的亮度和顏少罪地廈色都很均勻,且有清晰的邊緣和端點,所以不會起源於兩個或龍整多個星系的碰撞。在宇宙史早期此類巨弧可能更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