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輝,北京積水潭醫院骨腫瘤科主任、主任醫師。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曾在法國魯昂大學賽德外科中心進修骨科專業及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聖文森大學骨科任客座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曉輝
- 畢業時間:1986年
- 畢業院校:首都醫科大學
- 職務:北京積水潭醫院骨腫瘤科主任
- 職稱:主任醫師
社會任職,專業方向,醫療理念,醫界前沿,
社會任職
同時擔任中國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骨腫瘤學
組副主任委員、亞太地區骨與軟組織腫瘤協會理事、國際惡性骨腫瘤保肢協會委員、美國紐約科學院會員、華裔骨科學會理事。中華外科雜誌、骨腫瘤骨病雜誌編委。
專業方向
骨及軟組織腫瘤的診斷,肢體惡性骨腫瘤的保肢治療,軟組織腫瘤的診斷及治療,脊柱腫瘤的外科治療,骨盆腫瘤的外科治療,骨轉移癌的診斷及治療。曾獲三次北京市科技進步獎及一次北京市衛生局技術改進獎,參加國際學術交流二十餘次,發表論文三十餘篇。
醫療理念
肢體骨肉瘤首先是威脅生命的疾病,其次才是影響肢體功能。
原發肢體骨肉瘤是一種比較少見的惡性腫瘤,它的診斷及治療需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在有細胞學的明確診斷後,病人應進行手術前的化療。化療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手術方式的選擇及病人的最終結果。如果病人只重視肢體上的病變及其對功能的影響,盲目要求進行保留肢體的手術治療而不進行全身化療,就會導致肉眼不可見的微小轉移灶得不到治療。這樣的結果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微小病灶逐漸長大,形成可危及生命的肺轉移及危及肢體的腫瘤局部復發。因此,肢體骨肉瘤治療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綜合治療,即手術前化療、手術、手術後再化療。有癌症病史的病人出現骨痛不一定就是癌症的骨轉移。
許多癌症可以轉移到骨骼,一旦骨轉移出現就表明癌症已發展到晚期,病人的治療方案要發生原則性的改變,即由治癒癌症為目的變為緩解症狀、提高生存質量為目的。由此可見,癌症骨轉移的診斷非常重要。骨痛是骨轉移的主要表現,但是外傷、關節蛻變、骨性關節炎、感染、代謝性骨病等這些常見病也可以造成骨痛,而且在骨掃描的檢查中也與骨轉移癌一樣表現為陽性。因此,癌症骨轉移的診斷一定要由既具有廣泛骨科知識,又具有腫瘤學知識的骨腫瘤科醫生作出。
手術是緩解骨轉移癌症狀最有效的方法。
一旦出現了癌症的骨轉移,最主要的症狀就是疼痛、活動受限及神經受壓。疼痛是由骨被破壞引起的,腫瘤發生在脊柱就會壓迫神經。正常骨質受到破壞而出現骨折,單純藥物治療骨折造成的疼痛效果不好,外科手術能夠加強骨的強度,恢復肢體的活動,徹底消除疼痛。癌症患者發生骨轉移,是惡性腫瘤的晚期表現,但這遠不是生命盡頭的標誌,骨科手術可使患者免受骨折或截癱的痛苦。
醫界前沿
在骨腫瘤診治實踐中最早倡導了臨床、影像和病理三結合,這種科學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成為當今國內骨腫瘤專業尊崇的診治原則之一。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確立了骨腫瘤科在全國骨腫瘤學組的領先地位,骨腫瘤科近三十年的臨床經驗科研成果的歷史積澱,正日益顯現出在全國,乃至國際上發展優勢。
正在開展的研究項目有:
建立骨腫瘤資料庫的研究 惡性骨腫瘤外科治療邊界的評價研究、骨轉移癌外科治療的研究、軟組織腫瘤外科治療的研究、骨盆腫瘤的切除與重建的研究、脊柱腫瘤外科治療與重建的研究、惡性骨腫瘤的各種保肢治療:人工關節、異體骨移植和兒童惡性骨腫瘤的保肢治療後的肢體延長技術、同種異體骨移植在骨腫瘤保肢技術中的套用、惡性肌肉骨骼系統腫瘤的綜合治療:外科手術及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