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娘戲”亦稱牛戲、地戲或長衫戲,解放以後定名為牛娘戲,是岑溪市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戲,牛娘戲中有說、有唱、有戲,娛樂性很強,深收當地農民喜愛。
簡介,演出劇目及現代牛娘戲特色,現代牛娘戲所遇到的問題,牛娘戲劇團的分布地區,爆肚,舞春牛,牛娘戲歷史,娘戲牛的唱腔,
簡介
“牛娘戲”亦稱牛戲、地戲或長衫戲,解放以後定名為牛娘戲,是岑溪市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戲,牛娘戲中有說、有唱、有戲,娛樂性很強,深收當地農民喜愛。牛娘戲主要流傳於桂東南地區,這與其在演唱時使用的粵語語系的桂東南地區白話方言密切相關。正因為如此,以唱為主的牛娘戲,在多是以四三結構的七字句的唱詞上做到了符合中國詩歌平仄規律,做到了唱起來字正腔圓,通俗易懂。牛娘戲的唱腔一般為四平調,沒有音樂?一韻到底,不分角色行當,男女同腔。因此除了生、旦主角外,演員們串角是普遍存在的。
演出劇目及現代牛娘戲特色
牛娘戲的演出劇目相當豐富,據粗略統計,傳統劇目有340多個。代表劇目有《春色太平歌》、《陳世美》、《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傳統劇目題材多為才子佳人的故事。或者是表現勞動人民對受苦受難的被剝削者的同情和對剝削者的反抗。
隨著歷史的發展,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後,牛娘文藝工作者不斷給牛娘戲注入新鮮血液。現代牛娘戲的音樂曲調融匯吸收了粵劇、採茶、鹿兒、南音等劇種的音樂,最常用的有“山水調”、“採茶調”,增加了唱腔表現的多樣化。為了使情節更加跌宕起伏,現代牛娘戲器樂伴奏音樂的表現多樣化也得到了增加,其中,二胡、高胡、中胡、南胡、月琴、大提琴、笛子等樂器出現在牛娘戲的舞台上。現代牛娘戲的劇目有101本左右,有《雞籠》、《酒不醉人》、《親家》等優秀劇目。現代劇目中多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矛盾衝突、歌頌好人好事,批判舊思想、舊風俗。傳統牛娘戲的曲調、唱詞及演出風格的特點依舊被現代牛娘戲沿用,但是現代牛娘表現手法更加靈活,對白比傳統牛娘戲多,內容更加生活化,通俗易懂,幽默風趣。劇中人物貼近生活,不受傳統牛娘戲角色的限制。
現代牛娘戲的出現,離不開傳統牛娘戲,沒有現代牛娘戲,牛娘戲就談不上改革和發展。
傳統牛娘戲和現代牛娘戲是岑溪牛娘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一般把專門表演傳統牛娘戲的劇團,戲班,稱為傳統牛娘劇團。岑溪牛娘劇團目前是以粵劇團為主的多功能劇團。
岑溪牛娘戲在政府的重視下?2007年被列入了第一批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岑溪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現代牛娘戲所遇到的問題
傳統牛娘戲和現代牛娘戲能否得到傳承和發展,能否做到比翼雙飛?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牛娘戲的發展,必須要有載體。如果牛娘戲沒有載體,那又談何傳承和發展。劇團,戲班,是牛娘戲的主要載體。它是牛娘戲的晴雨表。劇團,戲班,發展的好壞,關係到牛娘戲的生存和發展。
牛娘戲劇團的分布地區
目前表演傳統牛娘戲的都是活躍在岑溪各個鄉鎮,自負盈虧的民間戲班,共有16個。主要集中在南渡、馬路、糯洞等8個鎮,知名的戲班有9個。岑溪牛娘劇團是岑溪唯一一個表演現代牛娘戲的劇團。劇團成立於2010年,由岑溪粵劇團組建,得到政府的正式承認。
爆肚
牛娘戲的一大特色就是“爆肚”。所謂“爆肚”,就是演員們在演出時的唱詞和道白工整對仗,押韻,朗朗上口,並且是即興演出。牛娘戲的傳統樂器主要是鼓、鈸、鑼三種,演員唱完上下兩句後即打一次擊樂。
舞春牛
牛娘戲是在當地民間歌舞“舞春牛”基礎上衍變而成。每逢春節前後,當地民眾自發開展迎春活動,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舞春牛”是活動的中心。“舞春牛”由二至四人拉著一個披上畫有圖案的彩布裝扮的牛形,至各家各戶拜賀新春.邊舞邊唱。牛娘戲的特色
最初只唱些禱祝之詞,由一人主唱,二至三人幫腔伴舞,有時有些即興的表演。後來,漸次向娛樂方向發展,演唱內容不僅限於祈神祝願,還編演了一些有故事情節的生活片斷,一般是表現農事勞動過程,如耕田、播種、插田等,稱為“插戲”,開始由歌舞向戲劇形態發展,但“舞春牛”或“插戲”的演出,都離不開牛公、牛婆兩個角色,後來“插戲”成分不斷擴大,終至脫離“舞春色”而獨立進行。
牛娘戲歷史
據口碑資料:清乾嘉年間藝人梁麗堂、李世釗等把一些佛經故事和廣東傳入的木魚、南音唱本改編演出,並建立了梁麗堂班。這是最早的牛娘戲班。以後又逐漸有過不少班社。光緒末年(1908年),由莫華釗組建的集慶堂班,是最有影響的戲班,該戲班的著名藝人莫玉芳(人稱“玉姐”)在演出時吸收了民歌小調,豐富了牛娘戲的音樂。20年代以後,有廣東粵班演員來到岑溪,加入了集慶堂班,便將廣戲的演藝傳授給牛娘戲演員,牛娘戲吸收了廣戲的表演程式及服飾裝扮,向更成熟階段發展。至40年代,因當局禁賭,戲班演出受到很大影響。解放以後,牛娘戲得到恢復和發展,60年代以後建立了專業性劇團,並創編了一些現代題材的新劇目,其演出影響日漸擴大。
娘戲牛的唱腔
娘戲牛唱腔為聯曲體制,有[採茶調]、 [春牛調]、[賀年調]等少數幾個唱腔和簡單的鑼鼓過門。從70年代始,岑溪縣文藝隊在創作演出新劇目的同時,對其音樂不斷改進和創新,將原來民歌體單句式的唱腔改為上下句演唱。主要唱腔是[牛娘調],句式多為七字句,少量的為五字、十字或長短句結構,常用的“羅”、“呀”、“你”、“個”、“都”、“道”、“又”等襯詞,並無明確含義,只是演員的演唱習慣,但顯得較為口語化。70年代經唱腔改革,除保留上句末尾加“羅”字外,其它襯詞全部取消。原來只用鑼鼓伴奏以掌握節奏,烘托氣氛。後來借鑑粵劇增加了大笛、橫笛、二胡等,70年代增加了高、低音二胡及大、小提琴、三弦及手風琴等。樂隊也從3人變為大樂隊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