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民國三年(1914年),全縣設8區、22鎮、84鄉、設陵源鎮(即牛場壩)屬第八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設牛場壩鄉屬銅鑼鄉。
1950~1956年,屬銅鑼鄉。祖凳促
1956年,初全縣設7區、2鎮、49鄉,設牛場壩鄉屬珠藏區。
1958年,設牛場壩管理區屬珠藏公社。
1961年,設牛場壩公社屬珠藏區。
1984年,建立牛場壩鄉。
2013年籃催熱妹6月24日,同意撤銷甕安縣珠藏鎮、牛場壩鄉和高水鄉建制,設定新的
珠藏鎮,以原珠藏鎮、牛場壩鄉、高水鄉和木引槽鄉新興村地域為新設定的珠藏鎮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珠藏村。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4年,牛場壩鄉轄6個行政村、55個村民小厚笑灶組。
2009年,行政村改革,牛場壩鄉轄2個行政村,55個村民小組。
2011年末,牛場壩鄉轄新華、羊鹿2個村民委員會,下設55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12年10月31日,牛場壩鄉下轄2個行政村:新華村、羊鹿村,鄉人民政府駐新華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牛場壩鄉地處
貴州高原第二梯級地帶,屬黔中北部溶丘窪地高原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中部平緩。位於縣境內淺切割低中山區,平均海拔1025米。境內山地間溝谷發育,谷地寬窄不等,多有基岩裸露。
氣候
牛場壩鄉屬
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遲多陰雨,秋早綿雨多,熱量記廈充足,雨熱同季。多年平均氣溫13.6℃。無霜期年平均280天。年平均降水量1154毫米。
自然災害
牛場壩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低溫、山體滑坡、土石流、冰雹、暴雨、雷暴等。
自然資源
2011年,牛場壩鄉有耕地面積8953畝。
人口
2011年末,牛場壩鄉轄區總人口957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1人,城鎮化率1.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6702人,占70%;有苗等少數民族2872人,占3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04人。
經濟
2011年,牛場壩鄉生產糧食4492噸。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牛場壩鄉有文化活動中心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4個,農家書屋3個,藏書6100冊。
2011年末,牛場壩鄉有線電視用戶415戶。電視綜合覆蓋率達40%以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牛場壩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7個,其中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6個;病床8張。專業衛生人員請店白榜7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1人戰朵汽。
2011年,牛場壩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
社會保障
2011年,牛場壩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戶,人數2人,月人均93.75元,比上年增長254%;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人,支出2400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4人,支出2400元,比上年增長25%;城鄉醫療救助120人次,支出7萬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臨時救濟50戶,支出30000元,比上年增長25%;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0人,支出4000元,比上年增長26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3人。
基礎設施
2011年末,牛場壩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固定電話用戶普及率30%;移動電格嬸遙話普及率86%;光纜線路總長4千米,主幹電纜3對千米,網際網路連線埠總數120個,其中已占用連線埠總數100個,寬頻接入用戶240戶。
歷史文化
牛場壩鄉因境內按生肖“牛(醜)”日趕集,故名牛場壩。
經濟
2011年,牛場壩鄉生產糧食4492噸。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牛場壩鄉有文化活動中心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4個,農家書屋3個,藏書6100冊。
2011年末,牛場壩鄉有線電視用戶415戶。電視綜合覆蓋率達40%以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牛場壩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7個,其中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6個;病床8張。專業衛生人員7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1人。
2011年,牛場壩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
社會保障
2011年,牛場壩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戶,人數2人,月人均93.75元,比上年增長254%;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人,支出2400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4人,支出2400元,比上年增長25%;城鄉醫療救助120人次,支出7萬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臨時救濟50戶,支出30000元,比上年增長25%;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0人,支出4000元,比上年增長26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3人。
基礎設施
2011年末,牛場壩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固定電話用戶普及率30%;行動電話普及率86%;光纜線路總長4千米,主幹電纜3對千米,網際網路連線埠總數120個,其中已占用連線埠總數100個,寬頻接入用戶240戶。
歷史文化
牛場壩鄉因境內按生肖“牛(醜)”日趕集,故名牛場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