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情簡介
區位
牙舟鎮位於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平塘縣境中部,東及東南與白龍鄉、
卡羅鄉,南與
擺茹鎮、
西涼鄉,北與
谷硐鄉、掌布鄉,西與大塘鎮、
通州鎮接壤。鎮政府據地長寨村距縣城27公里,冊三公路穿過鎮境。所轄的邊蘭、卡臘等村有公路與冊三公路相接。
行政
全鄉轄14個行政村:新寨村、長寨村、永忠村、高寨村、陳家彎村、白雲村、甲先村、白岩村、甲本村、白沙村、豐坡村、石筍村、邊蘭村、王宋村,127個村民小組,有118個自然村寨,4780餘戶。全鄉有12個村用上了自來水,14個村通電,14個村通公路,5個村通電話,8個村通郵件。
人口民族
2002年,全鎮人口2.07萬人。平均每平方公里85人,比全縣平均數少21人,總人口中:農業人口2.01萬人,占97.1%,少數民族人口8020餘人,占38.69%,有布依族、苗族等9個少數民族;布依族人口5100餘人,占總人口的24.59%。苗族2820餘人,占總人口的13.59%。
2017年,總人口24194人。
經濟發展
農業經濟
該鎮經濟為農業為主,主要農產品有稻穀、
玉米、小麥、高粱、
大豆、蕃薯、
辣椒、烤菸、花生、
油菜籽等。烤菸面積及產量均占全縣第一位。水果有梨、桃、李、柑桔等。林產品有洞桐籽、
五倍子、棕片、木材等。農村非農行業開展的項目主要有採煤、陶瓷、運輸、建築、商業、飲食服務等。
農業數據
1998—2002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累計完成14647.5萬元(90價,下同),其中:農業產值8277.93萬元,占69%;林業產值978.18萬元,占10.18%;牧業產值4585.41萬元,占20.73%;漁業產值6.89萬元,占0.09%。2002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393.71萬元,比上年增長7.56%,比1998年增長43.55%。糧食總產量5年累計完成2.35萬噸,其中稻穀1.6萬噸,玉米4493多噸,大豆443多噸,小麥1861多噸。
特色農業
5年中,牙舟鎮由於大力發展烤菸生產,拉動和促進了全鎮經濟的迅速增長,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建了人畜飲水大山塘6個,完成坡改梯785畝,新修村級公路10條28公里,擴修村級公路16公里,拓寬鎮政府至冊三公路口寬9米的水泥路面公路1公里,安裝路燈10盞。同時,該鎮還安裝了容量為128門的程控電話交換機。為了調動村級幹部的積極性,鎮黨委、政府將經濟管理機制引入村級幹部管理軌道,在全縣率先實行獎懲相結合的村級幹部月薪制。
牙舟鎮是全縣烤菸種植面積最大的鄉鎮,烤菸生產已逐步成為該鎮的支柱產業。1998年,鎮黨委、政府從提高烤菸質量上狠下功夫,當年烤菸生產實現了面積、產量、產值、斤價、稅收、戶均收入、上等菸葉、種煙大戶等8個增長。在全縣範圍內第一次出現了烤菸產值超萬元的種煙大戶6戶,當年全鎮種煙10755畝,產量1116噸,產值360.75萬元,創利稅111.83萬元。
農業改革
1999年,在全縣烤菸生產大滑坡的形勢下,果斷地實行集團承包和分片包乾責任制,由於措施得力,激勵了菸農種煙的積極性,出現了烤菸產值超萬元的大戶13戶。其中菸農楊昌華被評選為貴州省勞動模範和貴州省種煙能手。全鎮當年種煙5500畝,產量465噸,產值260萬元,創稅52萬元。2000年,烤菸生產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湧現了王宋、白雲、永忠3個創稅20萬元的村和上壩、埡口、翁拉、馬口硐、谷己、牛場、大沖等7個創稅10—20萬元的村民小組。全鎮戶值超1萬元的煙戶已上升到43戶,並出現了產值超2萬元的煙戶2戶。當年全鎮種植烤菸6000畝,產量540噸,產值350萬元,創稅72.5萬元。
2001年,烤菸創稅在鎮財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由50%上升到75%,牙舟也因此跨進了黔南州的烤菸種植“十強鄉鎮”之列。在種煙的2192戶菸農中,戶均收入達4959元,產值在1.5萬元以上的菸農就有132戶,產值在4萬元以上的就有6戶。當年種煙9000畝,產量468.25噸,產值808.04萬元,創稅88.7萬元。2002年,烤菸生產雖受到菸葉市場銷售困難的影響,牙舟鎮仍堅持種煙的信念,烤菸種植面積仍達9678畝,產量860.4噸,產值848.54萬元,創稅169.7萬元,創歷史最好水平。擔均價達493元,比上年增加38.62元,增長8.5%,菸農產值在2萬元以上的有11戶,產價在1-2萬元的180戶。
資源狀況
牙舟氣候宜人,民眾熱情好客,是通往克度國際天文大射電選址、塘邊天坑和掌布景區以及甲茶風景區的必經之路,處於交通要道上;有豐富的煤礦資源,儲量達30萬噸以上;現有勞動力資源13680人;可利用荒山達1.5萬畝,建有110千伏安變電站一個,能保障外來投資商投資興辦企業用電;有可供開發利用的新寨、甲先、長寨三個壩區,可用土地達2000畝,是外來客商投資辦企業的理想場所。
集鎮建設
近些年來,牙舟鎮加投資項目力度,加大基礎設施建設,2009年10月,從卡羅鄉引水,修建牙舟水廠,解決集鎮周圍6000多人及禽畜安全飲用水問題。完成了甲本村提灌工程、水落洞水庫及引水工程、邊蘭村羊腸提灌引水工程、王宋和白雲村引水工程,解決甲本村、陳家灣村、卡臘村、王宋村、白雲村、邊蘭村的人畜安全飲水問題。基本完成了各通村通組公路建設,全鎮除白沙村的楊柳井組未公通路外,其餘村寨均已通公路,交通條件較好。集鎮街道實現路面硬化,安裝街道路燈等基礎設施,亮化集鎮環境。
文化傳統
陶器發展
古樸的牙舟古陶,陶瓷是牙舟的經典
牙舟陶器產於牙舟鎮,距縣城26千米,境內豐富的陶土資源和獨特的制釉原料,是陶瓷製作的理想環境。據載,牙舟陶始於明洪武16年,距今已近700年歷史。明末初具規模,清初已發展到40多座陶窯,清末後產品遠銷南洋及法國等地。民國時期最為鼎盛,有100多家制陶小作坊,產品靠人背馬馱大量銷往四川、雲南、湖南、廣西等地,並有傳教士將牙舟陶帶到歐洲。
牙舟陶工藝精湛,以造型古樸敦厚著稱,在中國陶瓷界獨樹一幟,極具觀賞性和藝術性。牙舟陶屬自然龜裂的玻璃釉型工藝,主要分為餐具、用具和玩具3大類。其中,杯、盤、壺、虎、牛、狗、馬等可供家庭擺設、裝飾用,又稱美術陶。中國美術館民間部已經先後收藏了100多件牙舟陶作品。牙舟陶以黃、白、綠、紫、棕、褐色為基調色,以玻璃為基礎釉,各色互相配合。產品多為生活用具及陳設品、動物玩具和祭祀器皿,造型自然古樸,線條簡潔明快,色調淡雅和諧,具有濃重的出土文物神韻。在設計上選擇蠟染、刺繡、桃花圖案,以浮雕的手法體現,富於裝飾性,凡魚、獸、蟲、鳥等玩具,色彩自然,玲瓏剔透。時至今日,牙舟還以古老的輪製法製作,並沿襲著以龍窯燒制的傳統。
陶器成就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牙舟陶多次作為貴州陶瓷工藝的代表作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展出。1978年在北京“全國第二次工藝美術展覽會”上,中央美術學院陶瓷系主任梅建鷹教授把牙舟陶譽為“全國工藝美展陶瓷展品中最有特色的展品”;1983年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國際旅遊會上,經44個國家一千多名代表推薦,“雞紋雙耳罐”被評為旅遊紀念品優秀作品,獲輕工部發給優秀作品證書及金質獎章;1984年在全國工藝美術品評比中,“方紋奶罐”產品又獲輕工業部優秀作品獎;1985年、1986年,“雞紋雙耳罐”和“方紋奶罐”分別獲國際旅遊獎、輕工部百花獎和貴州省“黃果杯”獎;2006年獲“多彩貴州”旅遊商品大賽三等獎等;2008年“牙舟陶器燒制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我國十大名陶之一,所產雙魚罐、孔雀插屏、瓶、碗、筆筒、檯燈、壺、盤等,多次出國參加展出。
前景
牙舟陶藝擠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平塘牙舟陶以其古樸、典雅、敦厚而享譽國內外,多次作為貴州陶瓷工藝代表選送參加全國陶瓷展覽會,並在日本、朝鮮、丹麥、芬蘭等國際展覽會上展出。具有較高的開發、觀賞價值。近幾日,經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嚴格評審,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委員會審核,牙舟陶器製作技藝被列入全省91個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單。
面臨問題
盲目搬遷毀了牙舟陶
有些東西離開了原產地進行生產就會變樣,特別是那些名貴的特產,茅台酒只能產於茅台鎮,上國小就能讀到的歷史故事“南橘北枳”講的也是這個道理。但卻仍有人犯這個忌。已有600多年歷史、曾輝煌一時的牙舟陶器就因一次盲目的決策、搬遷廠址而毀於一旦。
牙舟陶產於平塘縣牙舟鎮,明洪武年間開始生產,以造型古樸敦厚著稱,工藝精湛,極具觀賞價值。在燒制過程中,玻璃釉表面會出現自然裂變現象,形成各種和諧的裂紋,有如蠟染、刺繡中的美術畫面。它的製作一般不用翻型,以手捏為主。手捏小動物形象逼真生動,
千姿百態,神韻別致。牙舟陶工藝品因此在中國陶瓷工藝上獨樹一幟。
在辛亥革命前牙舟陶就已遠銷東南亞,到民國期間則發展到100多家小作坊,有陶窯48座。新中國成立以後,牙舟陶發展更快。1955年生產產品35種,產量19萬件;1965年產品增至70種,產量19萬件;1978年產品增至120多種,產量增至25萬件。數量增加了,質量也得到了提高。
20世紀60年代起,牙舟陶器多次被選參加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舉辦的“全國工藝美展”及“全國陶瓷展覽”展出。後又被選送日本、朝鮮、丹麥、芬蘭等國展出。1978年在北京展出時,中央美術學院陶瓷系主任梅建鷹教授把牙舟陶譽為“全國工藝美展陶瓷展品中最有特色的展品之一”。截至1981年,牙舟陶因展出、訂購等關係與英國、法國、美國、加拿大等10多個國家有交往。1983年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國際旅遊會上,經44個國家1000多名代表推薦,牙舟陶“雞紋雙耳罐”被評為旅遊紀念品優秀作品。1984年,在全國工藝美術品評比中,“方紋奶罐”產品又獲輕工業部優秀作品獎。牙舟陶迎來了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可是,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期,牙舟陶瓷業
日漸式微。61歲的張福忠曾任牙舟陶瓷廠廠長,他說,牙舟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1984年將廠從25公里外的牙舟鎮遷往縣城,盲目搬遷,盲目上規模,技術跟不上,造成成本高,機械生產燒制不過關,而老廠又無資金投入,技改搞不過來,生產工藝、規模上不去,最後兩敗俱傷,老廠新廠全部倒閉。“就像人不服水土一樣,離開了這個地方是不行的!”在原牙舟陶瓷廠廠長劉朝輔眼裡,牙舟陶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是“水土不服”。兩位老人說,他們當時都堅決反對搬遷。
如今,牙舟街上堅持做陶的只有7戶人家,他們都是原牙舟陶瓷廠解散後無地耕種的老陶工;陶窯也只有兩個,已十分陳舊。不說在平塘,就是在牙舟鎮,也很難見到牙舟陶的蹤跡。劉朝輔記憶中牙舟道上處處見挑陶人身影的情形已成遙遠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