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雅註疏(下) 孟子註疏

爾雅註疏(下) 孟子註疏

《爾雅註疏(下) 孟子註疏》是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東漢] 趙岐 注,[東晉] 郭璞注,[北宋] 刑昺 疏,[北宋] 孫奭 疏,董彥俊、林■乾 點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爾雅註疏(下) 孟子註疏
  • 作者:[東漢] 趙岐 注、[東晉] 郭璞注、[北宋] 刑昺 疏、[北宋] 孫奭 疏、董彥俊、林■乾 點校
  • 出版時間:2001年6月1日
  • 出版社: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571719344
  • 裝幀:精裝
  • 叢書:十三經註疏分段標點
  • 售價:NT7,770
內容簡介
「十三經註疏分段標點」將艱深之經典轉為現代風貌,使條理分明而標點清楚。 《爾雅註疏》,晉郭璞(276-324)注,宋邢昺(932-1010)疏,為唐宋間所修《十三經註疏》之一。《爾雅》一書,為讀經之鎖鑰,辭書之鼻祖,漢代即頗多注家。至郭注出,因其徵引廣博,信而有徵,遂大行於世,而他注式微。至宋,以前代孫炎、高璉等人之義疏淺近不經,邢昺等八人遂奉敕撰定新疏。邢疏序稱“考案其事,必以經籍為宗;理義所詮,則以景純為主”,可見其疏證原則在於以經證經,疏不破注。然其所謂以經證經者,正如邵晉涵所說多攘善於《毛詩正義》,又如阮元所謂多綷唐人語,而且邵氏還指出其於《尚書正義》《禮記正義》雖有採獲,復多闕略。可見其以經證經做得並不高明、徹底。至於疏不破注,則為唐宋註疏的通例,客觀上加劇了其他漢唐舊注的亡佚。雖然此書並不理想,但此書是傳統的註疏之一,千餘年來一直處於...(展開全部)「十三經註疏分段標點」將艱深之經典轉為現代風貌,使條理分明而標點清楚。 《爾雅註疏》,晉郭璞(276-324)注,宋邢昺(932-1010)疏,為唐宋間所修《十三經註疏》之一。《爾雅》一書,為讀經之鎖鑰,辭書之鼻祖,漢代即頗多注家。至郭注出,因其徵引廣博,信而有徵,遂大行於世,而他注式微。至宋,以前代孫炎、高璉等人之義疏淺近不經,邢昺等八人遂奉敕撰定新疏。邢疏序稱“考案其事,必以經籍為宗;理義所詮,則以景純為主”,可見其疏證原則在於以經證經,疏不破注。然其所謂以經證經者,正如邵晉涵所說多攘善於《毛詩正義》,又如阮元所謂多綷唐人語,而且邵氏還指出其於《尚書正義》《禮記正義》雖有採獲,復多闕略。可見其以經證經做得並不高明、徹底。至於疏不破注,則為唐宋註疏的通例,客觀上加劇了其他漢唐舊注的亡佚。雖然此書並不理想,但此書是傳統的註疏之一,千餘年來一直處於比較崇高的位置,其所徵引的古書不少已經亡佚,所以有很高的數據價值。黃侃曾說此書不可因清代新疏而廢,並總結邢疏有三善:“一者,補郭注之闕。二者,知聲義之通。三者,達詞言之例。” 趙岐(?—201),字邠卿,原名嘉,字台卿。東漢末年京兆長陵(今陜西鹹陽東北)人。少明經,有才藝。延熹元年(158),因得罪中常侍唐衡兄唐玹,匿姓名而四方逃難。後遇安丘孫嵩,躲於其家,藏匿複壁中數年。遇赦出,拜并州刺史。靈帝初,又遭黨錮之禍被禁十餘年。中平元年(189)征拜議郎,後舉敦煌太守。獻帝時復拜議郎,遷太僕。建安初拜太常,年九十餘卒。撰有《孟子章句》、《三輔決錄》。《孟子章句》是漢代唯一一部完整保存下來的《孟子》注。該注本對《孟子》進行了分章,且每章下有“章指”,概括一章之旨意;將《孟子》分為上下,凡十四卷,奠定了《孟子》篇章後世的流傳形態。孫奭(962—1033),字宗古,博州博平(今山東茌平)人。太宗朝九經及第,歷真宗、仁宗朝。歷任莒縣主簿、國子監直講、工部郎中、龍圖閣待制、兵部侍郎等,以太子少傅致仕。幼即嫻熟經書,以經術仕進。撰有《經典徽言》、《崇祀錄》、《五經節解》等。《孟子註疏》題名孫奭疏,相傳是孫奭為趙岐《孟子章句》所作的疏。其體例大致符合通行之經疏樣式,對經文及注文進行疏證,以通俗串講為主。因其多敷衍趙注為說,對趙注之典故、史實往往不加註明,或說解錯誤,故前人對其評價不高。且疏文在每章下對趙岐“章指”有刪節或改寫,將其散入疏文,甚至增置於注文中,使“章指”原貌湮滅無存,至清人多方輯錄,始得恢復。不過該書作為首部《孟子》注的疏解之作,有其開創之功;說解雖有疏誤,但大致通達,亦不乏精善之見。後又收入《十三經註疏》,在孟學史上的價值及影響自不待言。關於此書之作者,南宋朱熹最早提出質疑,認為是邵武士人假作,清代學者趙佑、周廣業以及四庫館臣等皆有進一步的考辨。現一般認為該書為偽托孫奭之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