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法國2011年阿蘭·卡瓦利埃執導電影)

法國2011年阿蘭·卡瓦利埃執導的電影《父親》,(JAP/文)文森特·林頓與阿蘭·卡瓦利埃是對情同父子的忘年交,他們定期會面,相約一起去酒吧小酌,順便討論一下有朝一日可以拍一部電影;他們偶爾也會西裝革履,偽裝權貴,給自己製造點麻煩,也是為給生活添點笑料。在這部影片中,他們將向觀眾講述各種匪夷所思的故事,有些是他們自己的真實經歷,有些純粹就是天花亂墜的吹牛。但其實關於電影,永遠有一個問題無法解答:這一切究竟是真還是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父親
  • 製片地區:法國
  • 導演:阿蘭·卡瓦利埃
  • 類型:喜劇、紀錄片
  • 主演:阿蘭·卡瓦利埃,文森特·林頓
  • 上映時間:2011年
  • 對白語言:法語
幕後花絮
早在2009年10月,阿蘭·卡瓦利埃就向媒體宣布了自己的新片拍攝計畫——在講究效率的現代人看來,這個計畫甚至有些太過奢侈——“從2010年1月的最後一周起,我將帶著攝影機進駐巴黎布里斯托酒店的房間,和文森特·林頓開始我的新片拍攝。影片講述一個年輕人浪子回頭,回到自己父親身邊的故事(片名Pater就是拉丁語“父親”的意思),我和林頓都對這個題材很感興趣。影片預計將在一年時間內不定期拍攝,主要以他的時間來定。”
阿蘭·卡瓦利埃在1986年《聖女德萊斯》奪得坎城電影節評審會獎,並在次年的凱撒獎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6項大獎。但在此後他卻有16年的時間沒有新作問世。直到2002年才憑影片《重生》回到觀眾視線。2009年,他攜《伊蓮娜》入圍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影片是卡瓦利埃為紀念在1972年死於車禍的妻子而作,這是一部利用極少資源拍攝而成的個人作品,片中僅展現了一個男人,他的攝影機,少量的場景,以及卡瓦利埃的回憶和思想。
而這樣簡易和私密的拍攝方法在《父親》中又有了新的發揮,影片的一大特點在於,它幾乎沒有什麼技術人員參與,全靠阿蘭·卡瓦利埃一人完成拍攝。故事的主要內容就是他和文森特·林頓的不斷會面與交談,卡瓦利埃藉此探討了導演與喜劇演員之間的關係問題。如果說數字時代的來臨讓人人都可以成為導演,那么卡瓦利埃顯然又走在了先鋒的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