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父與子·父子同樂)

父與子(埃·奧·卜勞恩創作漫畫)

父與子·父子同樂一般指本詞條

《父與子》(Vater und Sohn)是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E.O.Plauen)創作的漫畫作品,於1934年12月13日至1937年首次刊載於《柏林畫報》。該作品在發表後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親情漫畫之一,被譽為德國幽默的象徵。

該長篇連環漫畫溢滿了埃·奧·卜勞恩對三歲兒子克里斯蒂安的愛子之情,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親情漫畫。作品中一個個生動幽默的小故事都是來自於漫畫家在生活中的真實感受,整本漫畫無不洋溢著卜勞恩對克里斯蒂安的疼愛與呵護,是卜勞恩與兒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實寫照。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父與子
  • 外文名稱:Vater und Sohn
  • 創作年代:1934年12月13日—1937年
  • 文學體裁:連環漫畫
  • 作者埃·奧·卜勞恩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評價,作品影響,人物介紹,作品鑑賞,題材,形象,技巧,版本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父與子漫畫充滿了人性的溫情和幽默,把普通民眾的生活通過父子間的表露刻畫出來。洋溢著暖暖的人情味。由於一部分內容取材於一些特殊的社會現象,使得整部作品中,生活背景發生了一些改變,但父親和兒子那善良、樂觀的本性卻一直沒有改變。因為他們具有這樣美好的品質,所以遭遇困難不絕望,獲得意外財富不忘本,一直過著許多人嚮往的快樂生活:平常而快樂,溫馨又奇妙。

作品目錄

爸爸挨打了
踢球
帶錨的帽子
神奇的魔術書
誤解
面具妙用
有趣的書
日落
就不讓你看
聖誕節貴賓
恩將仇報
可憐的兔子
會走的箱子
搞砸的音樂會
只聽主人的命令
功夫“雪人”
反敗為勝
爸爸來幫你
汽車故障
不要叫醒夢遊者
兒童專用
養魚
物盡其用
如此教育
越看越像
魔法鬍鬚
自食其果
豐厚的遺產
不速之客
暈血的爸爸
打架
這回不是我
放生
宮中嬉戲
龍捲風來了
可惡的白鶴
爸爸的槍法
為什麼打我
輸光扣子
意想不到的禮物
荒島郵局
後期加工
越瞅越帥
再來一次
真正的愛心
虛驚一場
幻想
雕像的藝術
假鏡子
不值得幫的人
幫倒忙
未來的報紙
發現新大陸
捨不得小狗
搶劫失敗
人靠衣裝
難捨美人魚
天降美食
白忙一場
一人一輛
鍛鍊身體
滅“火”
假期驚喜
航空信
如此巧合
有禮貌的狗
跳煙圈兒
按順序來
蘑菇的用處
改造雪橇
還是家裡好啊
心想事成
拔牙
漂亮的地毯
變廢為寶
反省
怎么可能是我
被人取笑的鬍子
兒子贏了
最後一個蘋果
我要歌德的書
意外的發現
雜技表演
以假亂真
新髮型
知父莫若子
聽醫生的話
頑皮的獅子
不受歡迎的父子
誤會惹的禍
離家出走
好辦法
會彈的“鉛球”
出聲就行
落水了
傲慢的一家人
葡萄乾蛋糕
家庭戰爭
意外奪冠
盡職的管家
夜有所夢
兒子的小把戲
只要兒子高興
玩具
濫施同情心
不一樣的旅行
馴服野馬
以假亂真的蠟像
爸爸,你害帕嗎
意外收穫
裝病逃學
荒島交響曲
行善以後
中獎
復活節的禮物
好大的魚
跑得太快
爸爸的漁網
教育方式
拳頭後遺症
學吸菸
巧得簽字
掛鏡子
是要火柴嗎
感人的樂曲
體驗桑拿
四張兒童票
聖誕禮物
不分晝夜
漂流瓶通信
管家的任務
想做發明家
看球賽
不許偷吃
秘密武器
真正的寶藏
虛榮心作怪
原來如此
這樣多好
父愛的力量
忍無可忍
向長官敬禮
趕走幽靈
摔東西表演
魚兒的來信
這下不像了吧
好心辦壞事
爸爸喝醉了
弄巧成拙
幽靈也奧美
愛撒尿的狗
聰明的馬
一本好書
爸爸還會這一手
機會難得
練功
長得快
冰上回擊
木偶戲
音樂的魔力
無辜的鏡子
打錯人了
生日禮物
狗不會說謊
大力士
救星
父子畫像
原來是他們
本性難移
煙火雪茄
以假亂真
新船試水
鳥兒的反擊
成名的滋味
這下足夠了
假面舞會
家教
造船
龍蝦大餐
告別
有完沒完
露餡了
四世同堂
會啃樹的河狸
幸運的煤
爸爸輸了
餵天鵝
假扮爸爸
袋鼠
慶祝生日
最佳組合
兔子嚇壞了
秘密
挖陷阱
知子莫若父
參考資料:

創作背景

1934年春,德國《柏林畫報》準備開闢一個新的連環漫畫專欄,埃·奧·卜勞恩被邀請試畫這個專欄的草圖,於是他創作了漫畫《父與子》,1934年12月13日,第一個連環漫畫故事《糟糕的家庭作業》在《柏林畫報》刊載問世。

作品評價

近代畫家豐子愷:這種畫法值得中國人採用,這是不用文字而單靠圖畫來描寫事件,表現意義的一種藝術;不識字的人也能夠完全了解,完全欣賞。圖畫的宣傳比文字的宣傳更為有效,而無字圖畫的宣傳尤為有效。
當代學者、畫家洪佩奇:《父與子》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與納粹當局的要求沒有絲毫共同之處。人們從“父與子”這兩個可愛人物及其奇遇中,看到了自己所嚮往的自由空間。

作品影響

父親和兒子的故事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所表現的內容又是人類最無私的親情,所以《父與子》才會歷經七十餘年而不衰,流傳範圍也越來越廣。戰後《父與子》集出版,在德國家喻戶曉,並且贏得了世界範圍內的讀者們的喜愛,被譽為是德國幽默的象徵,享有極高的藝術評價。《父與子》漫畫成為世界漫畫史上重要的一章,這種父子間的溫情與幽默感染著每位讀者,歷久彌新。
父與子(父與子·父子同樂)
幽默漫畫《父與子》的出現為人們帶來了驚喜和快樂,受到了熱烈歡迎,並且在幾十年時間裡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被譽為德國幽默的象徵。
《父與子》中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後,立即被廠家或商家所利用。市場上很快出現了“父與子”形象造型的玩具、朱古力瓷器等商品。塑膠玩具廠曾生產過一種能在桌面上跳舞的“父與子”樂師。印有“父與子”形象的餐巾、胸針、菸灰缸、餅乾筒到處都能看到。在一次柏林大匯演中,《父與子》還被改編成喜劇,出現在舞台上,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
1978年10月2日,柏林自由之聲電視台少兒節目中第一次播放了90秒鐘由《父與子》改編的卡通片。
1980年底,慕尼黑巴伐利亞電影有限公司將《父與子》改編成17集電視連續劇。其中的“父親”由著名電影演員沃爾夫岡・賴希曼扮演,兒子”由孿生兄弟蒂洛・羅舍艾森和費禾克斯・羅舍艾森扮演。該連續劇由揚・克里斯蒂安・馬滕斯擔任製片,賴因哈德・施瓦賓尼斯基負責導演,1981年秋開始在螢屏上連播。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

人物介紹

父親:禿頭的大鬍子的爸爸,童心未泯,慈祥、和藹、幽默。他既是孩子的父親,又是孩子的好友。
父與子父與子
兒子:留著刺蝟頭的淘氣兒子,四歲,調皮、聰明、可愛。

作品鑑賞

題材

該畫作都取材於尋常小事,卻畫出生活的哲理,人物形象概括、洗鍊到不能再減一筆的程度,卻又很耐人尋味。
1935年第一集的封底畫1935年第一集的封底畫
前兩年發表的連環漫畫都是獨立的故事,多數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印象,或是他與愛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趣事。
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生活的智慧與幽默,把人與人之間樸實純真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深沉而真摯,深入人心,表達了人類永恆的情感。第三帝國時期,戰火不斷,硝煙瀰漫,令人窒息的白色恐怖籠罩整個國家,《父與子》猶如荒漠中的一片人性綠洲,溫暖了德國。
整本漫畫沒有一句對話,卻通俗易懂,引人發笑。《父與子》早在20 世紀30 年代就傳入我國,當時連魯迅豐子愷等大家都推崇備至。

形象

畫中的主人公是父子二人,父親童心未泯,他既是孩子的父親,又是孩子的好友。由於年齡差別和性格上的矛盾以及兩人碰到的一些奇遇,造成了可笑又感人的趣事。它內容深刻動人,極有幽默感所以流行很廣,而且整幅漫畫全無文字對話,內容和表現技法都堪稱上乘。

技巧

在創作《父與子》連環漫畫時,作者採用一種新的繪畫方法,他先畫草圖,因為每一個連環漫畫故事都由若干個畫面組成,每個畫面中各個圖景的大小和空間比例分配恰當。作者先用鉛筆輕輕地把構思迅速地勾畫出來,然後再用鋼筆或水墨畫好,用於製版印刷。

版本信息

書名
ISBN
出版社
出版時間
父與子
——
烏爾施泰恩出版社
1935年
父與子
——
烏爾施泰恩出版社
1936年
父與子
——
烏爾施泰恩出版社
1938年
無字連環漫畫父與子
——
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1951年
父與子
——
康斯坦茨南方出版社
1949-1952
父與子
9787533944438
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6年4月
父與子全集:黑白雙語版
978-7-53406087-8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7年12月

作者簡介

埃·奧·卜勞恩(E. O. Plauen,1903年3月18日—1944年4月6日),原名埃里希·奧塞爾(Erich Ohser)。德國漫畫家、藝術巨匠。1934年-1937年間,在《柏林畫報》上連載漫畫《父與子》,後結集出版風靡全球,被譽為德國幽默的象徵。1944年4月6日因受納粹迫害而自殺於獄中,遺書中寫道:“……我為德國而畫……還望把他(克里斯蒂安) 撫養成人。帶著幸福的微笑,我去了。”
埃·奧·卜勞恩埃·奧·卜勞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