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爭報恩
- 外文名:Fight gratitude
- 性質:曲牌名
- 年代:元
《爭報恩》 元·無名氏撰。本劇演梁山好漢關勝、徐寧、花榮驅奸扶正的故事。共四折一楔子。關勝、徐寧、花榮三人奉宋江之命下山探聽官兵訊息。趙通判之妾臘梅與...
著人,讀音是zhe rén,漢語詞語,猶言討人喜歡。出自《爭報恩》。...... 著人,讀音是zhe rén,漢語詞語,猶言討人喜歡。 [1] 出自《爭報恩》。...
心驚肉戰,讀音xīn jīng ròu zhàn,漢語成語,釋義指擔心災禍臨頭,恐慌不安,出自《爭報恩》。...
知道別人對自己有恩德而不報答,算不得真正的人。 元·佚名《爭報恩》三:“便好道蒙人點水之恩,尚有仰泉之報。知恩不報非為人也。”明·佚名《趙氏孤兒》一...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意為路途遙遠,才可以知道馬的力氣的大小;經歷的事情多了,時間長了,才可識別人心的善惡好歹。【出處】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則...
拽巷囉街(zhuài xiàng luó jiē):指大聲呼叫,驚動街坊。出自 元·無名氏《爭報恩》。...
出處 元·無名氏《爭報恩》 恨海愁天(hèn hǎi chóu tiān) 出處: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俺又不曾弄月嘲風,怎攬這場愁山悶海。” 示例: ...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貶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賓語;指內容貧乏的寫作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
《爭報恩》 別稱 朝真禮斗 所屬 道教目錄 1 簡介 ▪ 釋義 ▪ 出處 2 拜斗之淵源 3 斗與人之關係 4 斗由七種法物組成 5 如何參加拜斗...
愁山悶海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 chóu shān mèn hǎi,意思是憂愁如山,苦悶似海。形容愁悶象山一樣大,象海一樣深,無法排遣。出自:元·無名氏《爭報恩》。....
打道,指古代官員出行時,差役在前面開路叫人迴避。語出:元 無名氏 《爭報恩》第三折:“我只聽得一下鼓,一下鑼,撮枷稍的公吏搊搜,打道子的巡軍每葉和。...
元 無名氏 《爭報恩》第一折:“往日家私甚過的好,敢則是十年五載,四分五落,直這般踢騰了些舊窩巢。”明 無名氏 《勘金環》頭折:“不自由呼么喝六,撥萬...
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則願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示例】 但是“~”,在長期和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