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影搖紅·一朵鞓紅

《燭影搖紅·一朵鞓紅》是南宋詞人孫惟信創作的一首詞。詞先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一位婷婷玉立的妙齡女子形象,後訴說出女主人公相思的苦楚。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燭影搖紅·一朵鞓紅
  • 創作年代:南宋
  • 文學體裁:宋詞
  • 作者:孫惟信
作品原文,詞句注釋,文學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燭影搖紅
一朵鞓紅,寶釵壓髻東風溜。年時也是牡丹時,相見花邊酒。初試夾紗半袖。與花枝、盈盈斗秀。對花臨景,為景牽情,因花感舊。
題葉無憑,曲溝流水空回首。夢雲不入小山屏,真箇歡難偶。別後知他安否。軟紅街、清明還又。絮飛春盡,天遠書沉,日長人瘦。

詞句注釋

⑴鞓紅:牡丹中的一種,以花色似紅韞犀帶,故名。鞋,皮帶。
⑵東風溜:指髮髻的光滑柔順。(宋)姜夔《角招》詞:“青樓倚扇,相映人爭秀,翠翹光欲溜。”
⑶與花枝、盈盈斗秀:與花相比,看誰更秀麗。

文學賞析

女子總是與多情相伴。而嬌美女子的多情,則更有多少清雅之士為之詠嘆。這就是一首抒發一位嬌美少女的閨怨之詞,似怨春光,又盼春光。詞中的女主人公與情人初次相見是在牡丹花盛開的季節,而她又正值妙齡,楚楚娟秀,柔媚多情。那正是花好人秀,景美情深,故上片開頭連寫六句,工筆細描。“一朵鞓紅,寶釵壓髻東風溜”,鞓(ting廳)紅,是牡丹花的一種,這句是寫女子的髮飾之美。她髮髻高綰,寶釵對插,再戴上一朵紅艷艷的牡丹,在和煦的東風中,流光溢彩,顯得格外窈窕多姿。這種以物見人的手法,含蓄而又傳神,一位嫵媚娟秀的女子形象已隱約可見。“年時也是牡丹時,相見花邊酒”,寫年華和幽會情景。女主人公如花似玉,貌美而又年輕,正如艷麗的牡丹,國色天香,又恰值牡丹花開時節,與情人花邊相會,良辰美景,情歡意洽,有說不盡的柔情蜜意。作為佳冶窈窕的女主人公,“初試夾紗半袖”。從這句可知她只是身著輕柔細軟的短袖夾紗,淡雅樸素,更顯得體態輕盈,容姿清秀。
燭影搖紅·一朵鞓紅
以上五句,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一位婷婷玉立的妙齡女子形象,但作者似乎還嫌該女子不夠妖艷動人,又添上“與花枝、盈盈斗秀”一句。這一句如妙筆生花,秀出意表。“盈盈”二字,形象揭示其體態之美、風韻之美。而“斗秀”二字,則不僅描寫出一位女子正值芳年的閉花羞月之貌,而且點帶出俊俏活潑的情采。花美人更美,花秀人更秀的意蘊全在“斗秀”二字中表現出來。然而接下去轉回眼前情景的描述。情人遠別了,幾度東風,只留下她“對花臨景,為景牽情,因花感舊”。這三個四字句都是口語入詞,不加雕琢,但信筆拈來,圓轉如珠,然而在詞情上卻是一步一跌,懷舊傷別之情愈轉愈深。通觀上片,以牡丹花起、結,一次用鞓紅,一次用牡丹,而花字則反覆出現四次,花雖是陪襯映照,但景以花成,姿借花顯,情為花引,又頭戴以花、相見以花,可見其構思運筆確有韻味。
“題葉無憑,曲溝流水空回首”,反用唐人盧渥得紅葉題詩典故,表達了人們對愛情幸福的渴望和追求。可是,詞中的女主人公卻說“題葉無憑,曲溝流水空回首”,意思是無法傳遞自己的濃情,只能借流水之逝而表達自己的淒涼之感。“夢雲不入小山屏,真箇歡難偶”,將淒涼的詞情再深入一層,訴說出女主人公相思的苦楚。她非但得不到紅葉題詩的機緣,連在枕邊的山水畫屏前做一個甜蜜的夢也不成,因此只能忍受著離恨別苦的折磨,但沒有隻想著自己,而是惦念著遠別的情人,於是寫出“別後知他安否”一句。雖只短短一句,卻是牽腸掛肚,思念之切,一語道破。詞的最後四句:“軟紅街、清明還又。絮飛春盡,天遠書沉,日長人瘦”,回應上片最後三句的臨景、牽情、感舊。軟紅街,指臨安城。繁華的臨安,又到了清明時候,柳絮飄飛,春已歸去,而遠在天外的情人,音訊杳然,朝思暮想,永晝難度,真是“天與多情,不與長相守”,刻骨的相思使她形容憔悴。
寫到這裡,詞雖收結,但辭盡而情未絕,離愁鬱結,幽思渺渺,不允卒結。
古代詩詞中寫懷舊傷別的作品,非常繁多。而這首詞卻以樸素洗鍊的語言形象勾勒出悲歡離合的真實情感。從上片到下片,愈寫愈深,讀罷全詞,給人哀婉曲折之感。

作者簡介

孫惟信(1179-1243)字季蕃,開封(今屬河南)人。以祖澤調為監當官,不樂,棄去,游四方,留蘇杭最久。自號花翁,名重浙江公卿間。淳祐三年客死錢塘,年六十五。與杜范、趙師秀、翁定、劉克莊等交厚。劉克莊為撰墓志銘,稱其“倚聲度曲,公謹之妙。散發橫笛,野王之逸。奮神起舞,越石之壯也”。有《花翁詞》一卷,已佚。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有輯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