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守者》是現代文學家王亞平於1935年1月5日創作的一首新詩。這首詩並未正面去描寫燈塔守者工作的寂寞和艱辛,而把重點放在環境氛圍的刻畫上,前三節都在寫大海之夜。不過詩人又不直接去寫茫茫黑夜,他只通過海洋之夜的幾個富於特徵的細節來表現。最後一節用了“我”,使全詩確立了第一人稱的抒情角度,顯得格外意味真醇。全詩借物象寄意、藏慨,特別能夠啟迪讀者智力,開拓讀者思路,使得作品魅力無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燈塔守者
- 作者:王亞平
- 作品出處:《王亞平詩選》
- 作品體裁:新詩
- 創作時間:1935年1月5日
作品原文,創作背景,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燈塔守者
白鷗在夜幕里睡熟了,
太平洋上沒有一絲帆影。
----
烏雲奪去了星月的光輝,
天空矗立著孤獨的塔燈。
----
遠處送來驚人的風嘯,
四圍喧騰著憤怒的濤聲。
----
在這曙色慾來的前夜,
我把生命獻給了光明。
創作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詩人王亞平帶著失望、憂思蟄居青島,在一所學校教書餬口。青島,三面環海,景色秀麗。但是,當時聚集青島的青年詩人“並沒有沉醉於碧海雲天、紅樓綠樹之間,作閒情之賦”,而是“心情沉鬱,時作仰天長嘯”(臧克家《捏著一把火》)。這首詩正是這種心情的結晶。
文學賞析
詩人筆下的海洋是寂靜凝滯的:沒有白鷗的飛翔,沒有一絲帆影;它是黑暗濃重的:“烏雲奪去了星月的光輝”,惟有“天空矗立著孤獨的塔燈。”然而,這是風暴降臨前的死寂。與這種被凍結了的死寂現實相對照,詩人諦聽到“遠處送來驚人的風嘯”,伴隨著的是“四周喧騰著憤怒的濤聲”。風嘯與濤聲將打破黑暗和凝滯所占領的一統天下。就在這風暴、怒濤中,燈塔守者更覺能施展身手,用自己點燃的火焰戰勝黑暗。在風濤的伴奏中,他讓燈塔像壯士作“劍舞”一樣,手執鋒利雙劍,劈開重重包裹的黑幕,斬斷這層層的黑網。燈塔守者深知這風濤是黎明的前奏曲,他坦然迎接風暴的洗禮。但他也深深懂得,在太陽升起時,燈塔的光芒將自動退位消失;而這位無私的光明使者也願像燈塔的光芒一樣,把自己生命的炬火,在東方欲曉時旺發,以至燃光耗盡。
《燈塔守者》不是寫實的作品,它是一種思想感情的象徵。靜極思動,是人類普遍的本性,人們過久了死寂的生活會嚮往動盪的人生。而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一大批青年知識分子,經過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後,久久地被白色恐怖壓制,不能自由呼吸,普遍萌生了渴望鬥爭,擺脫不死不活的人生的感情。這首詩正是在這種情態下產生的強烈心緒。黑暗終將過去,光明一定會來到,當前急迫地要無私奉獻自己的青春光焰,直到燃耗殆盡。這是詩人超出一般知識青年的見地之所在。
名家點評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張同吾《沉默地,飛向無窮遼遠——悼念著名詩人王亞平》:1935年他曾寫過一首著名短章《燈塔守者》,其中有這樣傳誦一時的警句:“在這曙色慾來的前夜,我把生命獻給了光明。”在十年動亂風雨如晦的日月里,他便是懷著這樣堅定的信念,期盼著曙色騰飛的時代!
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周嘯天《新詩三百首鑑賞辭典》:詩到最後一節用了“我”這個字眼,使全詩確立了第一人稱的抒情角度,自然顯得格外意味真醇。當然,讀者決不至於誤會詩人就是燈塔守者,然而他因觸物起情,在寫詩中溶入個人的生活體驗與信念則是完全可能的。因而詩句本身又啟發讀者超越本文,進入它的深層結構,作進一步的欣賞。
詩歌理論家郭瑤琴《古今中外哲理詩鑑賞辭典》:在寫作方法上,這首詩的現實主義的主題不是直接表現出來的。而是從不具客觀實在感的象徵對象——“燈塔守望者”引起感覺,發揮想像,然後暗示出來的。這種象徵的寫法,借物象寄意、藏慨,特別能夠啟迪讀者智力,開拓讀者思路,使得作品魅力無窮。
作者簡介
王亞平(1905年~1983年),原名王福全,號減之,河北威縣人。曾就學於邢台河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1932年參加中國詩歌會。1934年到青島籌稿《詩歌新輯》、《現代詩歌》。1935年創辦《詩歌季刊》。1936年到日本留學,1937年回國後,創辦《高射炮》。建國後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文化處處長、北京市文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