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反應非諧振效應和低溫燃燒機理研究

燃燒反應非諧振效應和低溫燃燒機理研究

《燃燒反應非諧振效應和低溫燃燒機理研究》是依託四川大學,由李象遠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大研究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燃燒反應非諧振效應和低溫燃燒機理研究
  • 項目類別:重大研究計畫
  • 項目負責人:李象遠
  • 依託單位:四川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由於燃燒反應的高度複雜性和基元步驟受溫度影響的差異性,構建高可靠性的燃燒機理是燃燒反應動力學面臨的重要挑戰。本項目研究內容包括:考察低溫燃燒過氧化反應網路,基於勢能面計算,探明多通道反應的熱力學和動力學控制的競爭機制,確定低溫燃燒反應類型,建立燃燒機理生成規則;結合大分子燃燒反應熱、動力學參數計算和數據挖掘,構建燃燒詳細機理;發展建立激波管低溫點火延遲測量方法,研究低溫點火負溫度係數效應,理論和試驗相結合考察低溫燃燒微觀機制。研究目標是通過燃燒反應的微觀和巨觀研究,探索低溫燃燒客觀規律,發展低溫燃燒機理的構建方法和程式,結合替代組分方法,構建航空燃料高可靠性燃燒機理,為發動機湍流燃燒研究奠定基礎。

結題摘要

低溫燃燒動力學是目前燃燒機理研究的難點,低溫燃燒機理能為工程燃燒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持。本項目通過燃燒反應的微觀和巨觀研究,探索了低溫燃燒客觀規律,發展了低溫燃燒機理的構建方法和程式,結合替代組分方法,構建了碳氫燃料高可靠性燃燒機理,本項目研究結果為發動機湍流燃燒研究奠定了基礎。 本項目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通過反應平衡常數的理論計算,考察了低溫燃燒途徑中的平行反應及可逆反應的熱力學控制和動力學控制的競爭問題;(2)通過理論計算方法,補充和完善了低溫燃燒反應中的重要分支反應通道,完善了機理的熱、動力學參數;(3)完善了機理自動生成軟體,引入低溫燃燒反應類型,結合已發展高溫燃燒機理,構建了單組分碳氫燃料和代表性國產航空煤油多組分替代模型的寬溫度燃燒詳細反應機理;(4)發展了激波管測量技術,研究了單組份碳氫燃料和工程燃料在寬溫度範圍的點火延遲特性,特別是在低溫區獲得了燃料點火延遲時間的負溫度效應,驗證了自主構建機理的可靠性;(5)發展高碳體系高溫燃燒反應熱、動力學參數計算的非諧振模型和計算方法,將高溫非諧振校正引入高溫燃燒反應機理構建和最佳化,進一步提高燃燒機理的合理性和精確性。 項目發表文章38篇,培養博士生12人(已畢業6人),碩士生19人(已畢業9人)。組織全國性學術會議三次。在項目支助下,2016年獲準“航空動力”國家特色學科。2017年由項目負責人申請,中國化學會批准創建了“燃燒化學”專業委員會,項目負責人任首屆主任委員。本項目研究已經按預定計畫很好地完成,達到了項目的預期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