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背景
熱軋H型鋼在全連續軋制生產過程中,隨著生產節奏的加快,出現了一些問題:H型鋼軋件表面
氧化鐵皮厚,矯直後呈片狀脫落,產品在存儲期間鏽蝕嚴重;在軋件的腰腿接合部(簡稱R部)外側出現明顯疤疹狀缺陷;軋件的力學性能偏低,且經常出現不合格;軋件上冷床溫度偏高,容易出現冷床上變形甚至倒伏現象;冷床能力嚴重不足,成為抑制生產節奏的瓶頸。
有效的解決方法是在精軋後設定線上控制冷卻裝置,對成品軋件立即進行控制冷卻。通過增大軋後冷卻速度,細化鐵素體晶粒,同時增加偽共析珠光體數量,合理分配冷卻能力使鐵素體晶粒獲得最大程度的細化,是提高熱軋型鋼的性能的關鍵。經由這樣的冷卻措施,可實現減少鋼材生產過程的礦石、貴合金等戰略性資源消耗,降低冶金企業生產成本,對冶金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09年12月之前,該技術已引起全球企業和科研院所的重視,在日本、德國、義大利等一些國家都有研究的報導,如QST技術,即H型鋼軋後淬火加自回火控制冷卻工藝。德國套用QST熱處理工藝,在精軋機後設定一冷卻段,H型鋼出精軋後立即進行噴水淬火冷卻,然後自回火,提高了H型鋼的屈服強度和韌性。但該技術還不成熟,存在冷卻不均勻和軋件變形等問題。並且在中國,用戶不易接受採用軋後淬火加自回火工藝強化的鋼材,認為淬火自回火後形成的回火層降低鋼材的使用性能,主要問題有:鋼材的屈強比大;焊接性能下降;鋼材的應力時效大。所以該技術在中國無法推廣套用。
《軋鋼》雜誌2004年第5期第15-17頁刊登了名稱為“熱軋H型鋼控制冷卻工藝研究”的論文,該論文披露了一種H型鋼熱軋後氣霧控制冷卻裝置,包括上下噴嘴和左右側噴嘴,上噴嘴冷卻H型鋼翼緣的上內側面及R角、下噴嘴冷卻翼緣的下內側面及R角、兩側噴嘴冷卻翼緣的外側面,噴嘴中心線正對H型鋼表面。由於噴嘴中心線正對H型鋼表面,線上冷卻時H型鋼快速移動,噴嘴噴射方向與H型鋼移動方向合成後的水流最終方向不是垂直於H型鋼表面,而是偏向H型鋼移動方向,導致冷卻速率較低,最大冷卻速度只有30℃/秒,對產品強度、韌性等性能指標的提高有限。
發明內容
專利目的
《熱軋H型鋼軋後控制冷卻裝置》提供一種熱軋H型鋼軋後控制冷卻裝置,該裝置採用噴水冷卻方式,冷卻速率為75-150℃/秒,顯著提高熱軋H型鋼強度和韌性。
技術方案
《熱軋H型鋼軋後控制冷卻裝置》包括安裝在上下噴管的上下噴嘴和安裝在左右側噴管的左右噴嘴,上下噴嘴分別對準熱軋H型鋼上下R部,左右噴嘴分別對準熱軋H型鋼左右側翼緣中心,其特徵在於,噴嘴噴射方向背離熱軋H型鋼軋制方向傾斜一定的角度,以使噴嘴噴射的水流方向垂直於熱軋H型鋼表面。 該發明進一步改進,所述左噴管、右噴管、上噴管和下噴管都可以在一定範圍內自由轉動。
該發明進一步改進,所述上下噴管各兩根,兩根上噴管交錯布置,對準冷卻需求較大的熱軋H型鋼R部,同時保證噴嘴以及由噴嘴噴射出的水不會發生干涉現象,兩根下噴管也採用同樣的布置方式。
該發明進一步改進,所述左、右噴管內側各設定左側擋板和右側擋板,在左側擋板和右側擋板上開長橢圓形孔,讓噴嘴噴出的水通過孔噴射到熱軋H型鋼左右側翼緣。 該發明進一步改進,在所述的上噴管內側設定上擋板,在上擋板上開長橢圓形孔,讓噴嘴噴出的水通過孔噴射到熱軋H型鋼上R部。
該發明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左側擋板和右側擋板的入口為喇叭形。
該發明進一步改進,所述的上擋板入口為喇叭形。
該發明進一步改進,在所述的左側擋板和右側擋板內側間隔設定立輥。
該發明進一步改進,在所述上擋板內側間隔設定水平輥。
改善效果
《熱軋H型鋼軋後控制冷卻裝置》的噴嘴以背離熱軋H型鋼軋制方向傾斜一定的角度安裝,可以使噴嘴噴射方向與H型鋼移動方向合成後的水流最終方向垂直於H型鋼表面,提高冷卻效果,冷卻速率為75-150℃/秒,通過該裝置對成品軋件進行控制冷卻,在不增加貴重合金的情況下,可提高了軋件的屈服強度70MPa以上,同時也提高了熱軋H型鋼的韌性。該發明設定的左右側擋板和上擋板本可夾持H型鋼,防止移動的H型鋼撞擊左右側噴管和上噴管。該發明將左、右側擋板和上擋板的入口為喇叭形,可將側彎或上翹的H型鋼導入冷卻裝置,防止其撞擊冷卻裝置,在左、右側擋板內側間隔設定立輥和上擋板內側間隔設定水平輥,可減少H型鋼對擋板的撞擊和刮傷,當立輥損壞後,只需更換立輥而無需更換擋板,可節約時間。由於左、右側噴管和上、下噴管都可以在一定範圍內自由轉動,無需更換便可適應一定規格範圍的熱軋H型鋼生產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熱軋H型鋼噴管布置示意圖。
圖2為熱軋H型鋼冷卻裝置三維圖。
圖3為熱軋H型鋼冷卻裝置三維圖的仰視圖。
圖4為噴嘴安裝示意圖。
圖5為噴嘴噴射方向與H型鋼運動方向合成示意圖
圖6為噴嘴噴水示意圖。
圖1中:1、左側噴管;2、H型鋼;3、上噴管;4、下噴管;5、噴射水;6、右側噴管。
圖2中:1、左側噴管;2、左側擋板;3、左側噴管連線軟管;4、側噴管供水方管;5、上噴管;6、上噴管連線軟管;7、上下噴管供水方管;8、上噴管供水管接頭;9、下噴管供水管接頭;10、右側噴管連線軟管;11、側噴管供水管接頭;12、右側噴管;13、右側擋板;14、輸送輥道;15、噴嘴;16、熱軋H型鋼。
圖3中:17、下噴管;18、下噴管連線軟管。
圖4中:1、噴管堵頭;2、噴管;3、噴嘴、4、噴射水。
技術領域
《熱軋H型鋼軋後控制冷卻裝置》屬熱軋H型鋼生產領域,尤其涉及熱軋H型鋼軋後控制冷卻裝置。
權利要求
1.《熱軋H型鋼軋後控制冷卻裝置》包括安裝在上下噴管的上下噴嘴和安裝在左右側噴管的左右噴嘴,上下噴嘴分別對準熱軋H型鋼上下R部,左右噴嘴分別對準熱軋H型鋼左右側翼緣中心,其特徵在於,噴嘴背離熱軋H型鋼軋制方向傾斜一定的角度安裝,以使噴嘴噴射的水流方向垂直於熱軋H型鋼表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軋H型鋼軋後控制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噴嘴噴出的水的形狀為橢圓錐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軋H型鋼軋後控制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噴管、右噴管、上噴管和下噴管都可以在一定範圍內自由轉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軋H型鋼軋後控制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下噴管各兩根,兩根上噴管交錯布置,對準冷卻需求較大的熱軋H型鋼R部,同時保證噴嘴以及由噴嘴噴射出的水不會發生干涉現象,兩根下噴管也採用同樣的布置方式。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軋H型鋼軋後控制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右噴管內側各設定左側擋板和右側擋板,在左側擋板和右側擋板上開長橢圓形孔,讓噴嘴噴出的水通過孔噴射到熱軋H型鋼左右側翼緣。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熱軋H型鋼軋後控制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側擋板和右側擋板的入口為喇叭形。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軋H型鋼軋後控制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上噴管內側設定上擋板,在上擋板上開長橢圓形孔,讓噴嘴噴出的水通過孔噴射到熱軋H型鋼上R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熱軋H型鋼軋後控制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擋板入口為喇叭形。
9.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熱軋H型鋼軋後控制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左側擋板和右側擋板內側間隔設定立輥。
10.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熱軋H型鋼軋後控制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上擋板內側間隔設定水平輥。
實施方式
圖2、圖3中,側噴管供水管接頭(11)連上車間供水管道,水進入側噴管供水方管(4),經由左側噴管連線軟管(3)進入左側噴管(1)、經由右側噴管連線軟管(10)進入右側噴管(12)。左側擋板(2)和右側擋板(13)的作用是防止熱軋H型鋼(16)在輸送輥道(14)上跑偏,在左側擋板(2)和右側擋板(13)上開長腰型孔,利於左側噴管(1)和右側噴管(12)的噴頭(15)噴出的水順利穿過。轉動左側噴管(1)和右側噴管(12),調整噴頭(15)的方向,使之完全覆蓋熱軋H型鋼(16)的兩側面。上噴管供水管接頭(8)連上車間供水管道,水進入上下噴管供水方管(7)的上部,經由上噴管連線軟管(6)進入上噴管(5),被安裝於上噴管(5)的噴嘴(15)噴射。下噴管供水管接頭(9)連上車間供水管道,水進入上下噴管供水方管(7)的下部,經由下噴管連線軟管(18)進入下噴管(17),被安裝於下噴管(17)的噴嘴(15)噴射。當熱軋H型鋼(1)在輸送輥道(14)上經過噴射水區域時,被冷卻。圖1中,上噴管(3)交錯布置於熱軋H型鋼(2)的上方,經由上噴管(3)噴出的噴射水(5)正對於熱軋H型鋼(2)的上R部;下噴管(4)交錯布置於熱軋H型鋼(2)的下方,經由下噴管(4)噴出的噴射水(5)正對於熱軋H型鋼(2)的下R部;左側噴管(1)和右側噴管(6)分別置於熱軋H型鋼(2)的左方和右方,經由左側噴管(1)和右側噴管(6)噴出的噴射水(5)分別正對於熱軋H型鋼(2)的左、右兩側面。圖4中,噴管(2)兩頭用噴管堵頭(1)堵住,若熱軋H型鋼的運動方向向左,則噴嘴(3)向右下方傾斜安裝,保證噴射水(4)的方向相對於熱軋H型鋼的表面為正垂。 由圖5可見,當噴嘴的噴射方向V2以背離熱軋H型鋼軋制方向傾斜一定的角度時,H型鋼運動方向V1與V2的合成方向V垂直於H型鋼表面。由圖6可見,噴嘴噴出的水的形狀為橢圓錐形。
將實施列1中左、右側擋板和上擋板的入口為喇叭形。
在將實施列1或2中在左、右側擋板內側間隔設定立輥和上擋板內側問隔設定水平輥。
榮譽表彰
2017年6月22日,《熱軋H型鋼軋後控制冷卻裝置》獲得安徽省第五屆專利獎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