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河生物群的載體-遼西中生代盆地的沉積學研究

《熱河生物群的載體-遼西中生代盆地的沉積學研究》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金小赤、柳永清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熱河生物群的載體-遼西中生代盆地的沉積學研究
  • 成果登記號:20040207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040207
項目名稱
熱河生物群的載體-遼西中生代盆地的沉積學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金小赤、柳永清
研究起始日期
2000-09-01
研究終止日期
2002-09-01
主題詞
遼寧西部;中生代;盆地
任務來源
02;
計畫名稱和編號
200010404

成果摘要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目標為:沉積盆地的構造屬性和延伸範圍、沉積盆地中沉積建造的分布和層序、沉積建造在橫向上和縱向上沉積相的變化特徵、沉積環境的演替與生物的變化、以及沉積盆地的演變歷史及其對生物群的演變所起的作用。取得了如下的進展:1義縣盆地相對來說是一個最年輕的盆地,沒有發育前義縣組的侏羅紀沉積,義縣組的沉積是伴隨著盆地的形成而開始的。2義縣盆地和其西面的北票南盆地以長城系石英岩所形成的北北東向隆起為界。在義縣盆地中,沉積-火山岩地層序列以大致向東緩傾的單斜狀產出,地層由西向東依次由老變新。最下部的地層見於盆地西部邊緣,在馬神廟村南可見與基底長城系大紅峪群的石英岩的接觸關係。此處在長城系石英岩之上先沉積有不到1 m厚的礫岩層,礫石成分大多為下伏地層的石英岩,接著出現的是中酸性火山角礫岩。3義縣盆地的火山岩從橫向上由西到東,縱向上由下到上逐步由中偏酸性向基性變化。底部以中酸性火山角礫岩開始,向上以中性、中基性熔岩為主,夾有一些火山碎屑岩,頂部以厚逾200 m的黃花山角礫岩段結束。在義縣組中有多個沉積岩段,由西向東可分別在馬神廟、上底家溝、磚城子西、王家屯、朱家莊和棗茨山等地見到,其中以棗茨山的金剛山段因厚度較大、含豐富的魚化石而比較知名。4北票南盆地的義縣組沉積序列以粗礫岩開始,不整合在土城子組的砂泥質沉積之上,這一接觸關係在李八郎溝表現得比較清楚。礫岩向上變成砂泥質沉積夾少量礫岩層,後被安山玄武岩覆蓋。著名的四合屯產鳥層形成於兩套中基性噴發的間歇期,為淺灰色、灰白色粉砂岩和頁岩。在由李八郎溝到-四合屯剖面中,產鳥層為一厚約30-50 m的沉積夾層。5通過對凌源盆地含道虎溝生物群和含熱河生物群的地層序列及相關地層詳細的野外調查研究,基本查明了產出地的地質背景及構造特徵,理出了凌源盆地含中生代生物群的地層層序及其與周邊地區中生界的對比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