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潔英

熊潔英

熊潔英,男,1972年2月出生遼寧省遼陽市,現為國家二級美術師。齋名蓮坡居、荷堂。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團委員、執行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刻字委員會委員、全國刻字展評審,《中國大書法》叢刊副主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遼陽市委員會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熊潔英
  • 別名:蓮坡居、荷堂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遼寧
  • 出生日期:1972年2月
  • 職業:書法家,刻字家
  • 主要成就:擔任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執行秘書長
  • 代表作品:王安石詩《江上》、節臨《褚遂良大字陰符經》
獲獎經歷,擔任評審,作品館藏,名家評價,作品欣賞,

獲獎經歷

刻字作品獲第七屆全國刻字藝術展全國獎
代表作2代表作2
書法作品入選全國第七屆中青年書法展
全國第二屆扇面展
全國首屆行書展
全國首屆草書展
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二十五周年優秀會員作品展
第八屆國際書法交流展
當代書壇名家系統工程——全國千人千作書法作品大展
全國五百家書法精品展
中國千名書家精品走進奧運場館志願活動等十餘次展覽
獲遼寧省第二屆蘭亭獎書法展蘭亭獎創作獎(最高獎);

擔任評審

擔任第八屆全國刻字藝術展評審
擔任第九屆全國刻字藝術展評審
多次擔任中國硬筆書協會舉辦的各項展覽的評審會副主任、秘書長。

作品館藏

書法、刻字作品被中國文字博物館
熊潔英
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
中央黨校
遼寧省美術館
吉林省美術館等十幾家博物館收藏。

名家評價

(張華慶: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硬筆委副主任)
我以為,書法作品氣象要大、內涵要大。正大氣象的書法藝術作品會給人們一種鼓舞、一種激動、一種震撼。可以說三千餘年的書法史,特別是從二王到蘇黃米蔡、到明清以降,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書法大家的經典作品都透露出唯美的正大氣象,感動著無數的追隨者、熱愛者。所以說“正大氣象”是書法家永遠的追隨。正大其實是一種高遠寬博的展示,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潔英的藝術道路和創作理念始終秉承著這樣的宗旨在進行中。哲學家馮友蘭說:“書法評論的標準,不在於用筆、用墨、布局等技術問題,而在於氣韻的雅俗。”所以講,書法家應該是兩個方面都合格,一是道德修為、才情天賦、綜合修養,二是技法。書法的境界是書寫者通過線條筆跡所折射出來的心靈影像、點畫結構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作者的審美取向。潔英就是從這兩個方面不斷地加強著個人的修為,從必然王國進入到自由王國。潔英對楷行草隸篆諸體和刻字均有涉獵。他碑帖兼習、融會貫通、相輔相成。他書寫作品時,八面出鋒、陰陽相背、枯筆渴筆、焦墨飛白、漲墨濃墨,用筆技法精到、到位,筆墨的淋漓盡致,令觀者拍案擊掌。潔英的作品,承繼經典,從傳統中走來,寫出了味道,寫出了大雅,馳騁心智,揮灑自我,英氣勃發,可謂格高技淳。
(趙大超: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遼陽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熊潔英從1991年開始學習書法,到1997年入選第七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他心無旁騖,埋頭臨習了幾年的楷書和魏碑。後來,他又潛心研習行草書,他幾乎臨遍了他所能蒐集到的範本,在這些碑帖中,他尤其看重並下了大力氣的是王鐸臨寫《集王羲之的聖教序》和刻工精良的《大觀帖》。古人留給我們的這些墨跡、碑刻,工妙於點畫,神韻於結體,也使熊潔英在恪守法度,垂煉筆力,熟諳結構等方面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對藝術而言,有人十分推崇悟性與靈感,其實悟性和靈感不是天生就有的,只有當你付出十倍的努力和艱辛,視藝術為生命的時候,你才會對你鐘愛的藝術產生出一分的悟性,並在創作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所以,你看熊潔英筆下的線條,就像犁鏵在大地上留下了耕耘的艱辛,又像是老人額頭上的皺紋,印證著翰墨的滄桑。
書法藝術有它自身的特點和規律,要想把字寫好,那是一輩子的事,即所謂“百藝率三年可成,獨書用畢生精力”。因此,熊潔英在他自己取得成績的時候,他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他殫精竭慮於碑帖結合,仔仔細細地揣摩古人的筆法,氣韻與神采,所以他的楷書,既秀美嚴謹,又端莊凝重,他的行草書,結體虛淡蕭散,用筆風神縱逸,看他寫字,筆下絕無猶疑、怯弱之氣。
(李庶民:中國書協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書協刻字委員會委員)
熊潔英書兼各體,尤以行草與小楷最工。初由唐楷入手,博涉魏碑中《張玄》、《張猛龍》諸名碑,復於龍門諸品中求其會心得意之處。復又由碑入帖,於《聖教》、《韭花帖》及《大觀帖》等浸淫衍溢,漸與道合。小楷法乳晉唐,參以倪瓚之放逸,文徵明之精能,故其楷書與行書融會貫通,相輔相成,楷書於端雅精整中見姿態活潑,行書於率意中見沉穩凝粹。草書則喜明人雄肆一路,意與徐謂、王鐸等為同調。無論大幅還是小品,皆見用筆從容諳練,起收周到,轉折灑落,線條於鬆動處見質實,於沉著中見空靈。結字得天倪造化,自然參差,點畫顧盼有情,姿態因形而生,疏密之理,開合之法,盡在不經意中。法度謹嚴處如唐人冠冕,意趣高朗處有魏晉之風韻。格調霞標,境界踔犖。無論楷書還是行草,重情韻,重意態,爛漫放達,在傳統中寓以時代審美祈尚,比如喜用短線組合,點畫搭接處若即若離,得虛實相濟之妙。線形變化豐富,則得益於換筆動作的爽快利落。線上條的跌宕跳躍中,隨機變化,以筆意與筆勢強調了氣息的綿延與節奏韻律的起伏。熊潔英無論楷書還是行草,都很講究用墨,他自稱得益於寫意花鳥與山水的皴擦渲染,點線的流走中,見墨色的濃淡枯濕,飛白中墨絲纖微畢現,絞轉中筆毫鋪陳如老藤,肌理層次清晰,五色渾厚華滋。偶作大草,揮灑性靈,放浪形骸,解衣盤礴,如禪之棒喝,頭頭皆是,磊落酣暢,讀之眵目為之開滌。
(頓子斌: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書法博士後、天津師範大學教授)
潔英的作品以趣勝,面目多變,時而大刀闊斧蒼勁求破;時而平和規整穩如泰山;時而低聲呢喃有如切切私語。作品風貌隨創作題材,亦隨心而變,或為天真古樸、或為熟稔精縝。
拙樸,在審美的對比中見出的。拙,是巧之反;朴,是麗之反。作為美學範疇,拙樸是與工巧、精緻、穠麗、華艷、柔媚相對比的。它又相涵、相當或相近於稚拙、醜拙、質樸、素樸——在藝術中,特別是空間藝術中,拙樸美是並不罕見的存在。在傑英的書作中,較為直觀的視覺為——拙勁。“能拙樸則渾厚不流為夸侈,強烈不流為滯膩”。由此可見,拙樸之難成。
傑英書作無刻意拿捏矯作之媚態,也無剽竊前人之精巧,反倒是作者創作時手中揮毫剎那間的靈感迸染紙上,無不滲透著純然的秉性,洋溢著“拙”味。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中雲“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傑英作品《心如空虛量周沙界》風格拙樸、本然,改作樸實的行筆、沉緩滯澀,且運筆中似是躊躇逡巡,把筆猶豫,然卻於毫墨間調侃精巧華媚,進行中叩問智慧玄禪。書作最難得之處在於有了“禪味”。真率失控的起筆行筆、相遇殊野的字型結構,歸璞返真的情趣,雖有失精巧華雅,卻值得深深玩味。
潔英書作中也不乏佛教經文。行筆自如,仿若天成。在宗教領域中,經偈皆為宗教明理教化之功用,佛經書法亦從觀念上給人一種潛在的敬畏感。傑英手抄佛經是恬淡釋然的,沒有絲毫追名逐利的痕跡,流暢自如,虔誠靜謐。雖然寫經文字不在多少,亦不在書體、章法,僅僅一百餘字,便將書者心境渲染紙上。傑英行草築基於大王、孫過庭、黃庭堅和米芾,取米、孫之形質,而提黃之神韻。其寫經於此體現最為充分。
潔英對結字有著特殊的敏感。最 近他的行書有以“方”取勢的傾向。漢字本方,但多為美術字。而在書法中,多為長方、扁方。除了個別漢碑外,以正方取勢者不多見。這無異於給自己出了一道難題。一個藝術家的價值的大小取決於他解決難題的能力。而恰在此處,我們看出書家的匠心所在:方而不呆,方而不板,遊刃有餘。

作品欣賞

如圖:
行書手卷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行書手卷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