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克梓

熊克梓

熊克梓,字張琴,筆名蘇齋墨叟,1929年出生,湖北鄂州人。是晚清著名書法家張裕釗的曾外孫,與其子熊友金、孫熊超皆研習張體書法,著有《蘇齋文萃》,被鄂州市楹聯學會表彰為“鄂州聯壇十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熊克梓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鄂州
  • 出生日期:1929年 
  • 職業:教師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筆承曾外祖,一家三代,結情誼翰,

人物簡介

熊克梓先生,筆名“蘇齋墨叟”,1929年出生,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塗家垴鎮熊易村人。是清代書法家張裕釗的嫡系傳人,他組織成立了梁子湖區張體書法研究會,已有百餘名農民書法愛好者加入。一家三代人傳承張體流派書法,實為難得,1999年,他們被評為“書法之家”,翰墨香飄海外,與日本友人結下情誼。次年,還接受了央視媒體的採訪。許多研習張裕釗書法的日本朋友都來與熊克梓交流書法技藝。近百年來在日本書壇張體已成為一大流派,研習者達上萬人。

人物經歷

筆承曾外祖

熊克梓是梁子湖區公友熊易村萬隆莊人,從小他就愛好書畫。從小就跟隨在祖父身邊,其祖父對張裕釗書法頗有造詣。1948年,熊克梓來到武昌藝專學院求學。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裡,熊克梓卻一頭扎進了張體字的世界裡。“吃飯時想著它,睡覺時也想著它,就連行路也是邊走邊比劃。”
有一次,熊克梓從鄉親那兒求得一張體碑帖,帖中文書並茂,正氣橫生。“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勢分三足鼎,業復五珠錢,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淒涼蜀故妓,來舞陷魏宮前。”文中自有一股英雄豪邁的氣概,筆法似珠光劍氣。熊克梓如獲至寶。
張體字集合眾碑帖之長而將其融為一體,具有獨特的藝術技巧。為了將張體字推介給更多的人,多年來,全國性的書畫大賽中總會有熊克梓的書法作品,而大多時候,他的作品都獲得了金獎。
2007年,他組織成立了梁子湖區張體書法研究會。當時,有百餘名農民書法愛好者加入。“這些還不夠。”他還常常和當地書法協會會員一起進行張體書法交流。只要對張體書法感興趣的,熊克梓都熱心免費教授。

一家三代

熊友金是宅俊中學一名普通教師,從小聞著墨香長大。在潛移默化中,他也漸漸愛上了書法。“練好張體字是不容推辭的責任,但是更不能在我手上失傳了。”熊友金笑著說。自從知曉身上的責任後,他開始有意識地整理父親的手稿並集結成冊,一來以便自己臨摹,二來也好相贈書友。
在給兒子取名時,熊友金取了一個單字“超”,意在希望兒子在張體字的造詣上超過自己。此時兒子正讀國小,學業不太繁重,正是出於這些考慮,熊友金和父親商量,利用雙休日,三代人聚在一起共同研究學習張體書法。
熊超悟性好,也能吃苦。“兒子日寫夜練,沒有筆,用手指劃;沒有墨,用白水代;沒有紙,以地為紙。”熊友金說。每天,熊友金就為兒子準備一桶水。中午放學回到家的兒子就以筆蘸水,在門外的水泥地上練起字來。水漬幹了,重來再寫。有了紙張後,就在紙上寫,紙上乾一層再寫一層。在提高兒子的書法水平上,熊友金還有著自己獨特的方法。
“對聯是春節時每家必不可少的吉祥符。在熊超七八歲的時候,我就讓他在街上的三岔口處擺上一張桌子,為民眾寫對聯。一來練練字,二來還鍛鍊了膽量。”熊友金就在旁邊幫忙裁紙。許多路過的客車司機都停下車來請熊超寫對聯。厚積薄發。後來,熊超多次參加過省市舉辦的書展活動,得獎無數。在大學裡,也是人人皆知的小書法家。“正是父親嚴厲的教育,才讓我的張體字有所突破。”熊超說。

結情誼翰

一家三代人傳承張體流派書法,實為難得,1999年,他們被評為“書法之家”,次年,還接受了央視媒體的採訪。隨著名聲越來越響,就連推崇張體流派書法的日本友人也慕名拜訪。
2001年,日本友人恩田靜月女士隨日本書道代表團參加張裕釗先生陵園竣工典禮大會並來到張裕釗的故鄉,當她了解到張裕釗紀念館中的“後記”就是熊克梓書寫的時,她特意與熊克梓合影留念。回國後不久,靜月女士又千里飛鴻,熊克梓當即就詠詩四首回寄了靜月女士:“三生有幸結書緣,文藝高峰共勉攀。百尺竿頭還待上,磨穿鐵硯戰艱難”。
在書信往來中,熊克梓與日本友人靜月女士互訴張體流派書法心得。“在日本當地,靜月女士是有名氣的張體流派書法家。為此,兒子熊超寫了‘立雪尊師’四個大字向靜月女士拜師求學,靜月女士不僅將我們的書畫懸掛在她家的牆上,還特意給熊超寄來了《張裕釗、宮島泳士、上條信山作品集》。”熊友金如是說,“有一次,當地舉辦書法比賽,靜月女士還把我們的書法作品推薦給了組委會。交流中,提高了我們的書法技藝,還增進了中日書友的友誼。”熊克梓老人由衷地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