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鹽業

煮鹽業

鹽是生活必需品,人人要吃鹽,不吃鹽要生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煮鹽業
概況,歷史,提取工藝,

概況

鹽是民眾的生活必需品,有鹽不愁沒有銷路。所以,一些國家出產鹽的地區,就成了該國的財源、寶地。如春秋時期,山西解縣產池鹽,成為晉國之寶。《左傳》成公六年載: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之地,沃饒而近盬(鹽),國利君樂,不可失也……夫山、澤、林、盬,國之寶也。

歷史

《管子·地數》說:"惡食無鹽則腫。"春秋戰國時,人們已知淹鹹菜吃。《禮記·內則》說:"屑桂與姜,以灑諸上而鹽之,乾而食之。"《管子·海王》說:"十口之家,十人食鹽;百口之家,百人食鹽。終月,大男食鹽五升少半,大女食鹽三升少半,吾子(《地數》作嬰兒)食鹽二升少半,此其大曆(數)也。"正由於鹽是人人不可缺的生活必需品,本地無鹽,就得依賴外地供給,所以《管子·輕重甲》說,管仲主張把齊國的鹽"糶之梁(魏)、趙、宋、衛。。彼盡饋(仰賴外地供給)食之國也,無鹽則腫"。
春秋末、戰國初的猗頓就是靠山西解縣的池鹽致富的。史籍載猗頓"用盬鹽起。。與王者埒富"①。
春秋戰國時,齊、燕兩國是重要的海鹽產地。《管子·輕重甲》說:"齊有渠展之鹽,燕有遼東之煮。"《史記》也說:"山東多魚、鹽","燕有魚鹽棗栗之饒"②。齊國濱鄰渤海、東海,是春秋戰國時的產鹽大國。《管子·輕重甲》假借管仲之口,請齊君伐薪,煮海水為鹽,並說"十月始正,至於正月,成鹽三萬六千鐘(鐘,六斛四斗)"。又說:"孟春既至,農事且起。。。北海之眾無得聚庸而煮鹽。"這就是說在孟春三月春耕開始後,為不妨害農事,所以禁止雇用民眾煮鹽。值得注意的是,《管子·地數》也有與此相同的記載①。《輕重甲》、《地數》這些文字大同小異而內容相同的記載,可能是根據春秋戰國時齊國官方的檔案寫成的。這正反映了齊國地區煮鹽業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產業。

提取工藝

古人為了提取鹽,採用諸多辦法,如從植物汁液和動物血液中取鹽。最常用的方法是從含鹽較多的滷水和海水煮鹽。滷水放入鍋中,煮時加入豆漿等,提取雜物,煮至22.5%鹽水時,滷水就可以結晶成鹽。《天工開物》說:“凡鹽產最不一:海、池、井、水、崖、砂石,略分六種,而東夷樹葉……赤縣之內,海鹵居十之八,而其二為井、池、土鹼。”這幾種提取鹽的方法,關東自古皆有之,這在《東北地區食生活史》(王建中主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均有記述,如蕪萸白鹽、青鹽等。而琿春沿海灘涂產的是樹葉鹽、草葉鹽和水煮鹽。黃海、渤海沿岸有曬鹽之俗,且是取鹽的大宗,而琿春一帶灘涂面積小,天氣又寒冷,只能以鍋煮海水取鹽。
海水煮鹽,在《天工開物》一書中有詳細記載,且附有插圖。從圖可知,其鍋很深,口面很大,下面盤的灶門有十數個,同時燒火。提取結晶物 用的是椎碎的皂角和粟米糠,“投入其中攪和,鹽即頃刻結成。蓋皂角結鹽,猶石膏之結腐也”。南方天氣較暖和,樹木較稀少,所取得的只是海邊灘涂的粒鹽,不可能得到樹葉鹽和草葉鹽。
元明以前,東北北部地區鹹鹽奇缺。黑龍江以北地區,人們生吃海藻、海草等植物,或者吃海魚、海蝦、海貝,以補充人體鹽分的需求。而遠離海岸的大部分人還得食用鹹鹽。交通又十分不便,不可能從遼南海邊往北方運輸鹹鹽,只能從鹽土、鹽池和海水中熬取鹹鹽。早在魏晉時代,滿族的先民勿吉人就開始在東海煮鹽,民間稱之為熬鹽。鯨海一帶冰凍較早,且氣溫較低,不利於曬鹽。而琿春一帶森林茂密,燒柴取用不竭,很利於煮鹽。所謂煮鹽,就是在海邊灘涂的樹林下盤造鍋灶,用牛拉海水, 裝入大鐵鍋中,灶下旺火猛燒。鐵鍋煮的鹽晶瑩潔白,遠勝於灘涂上曬的鹽。猛火燒煮海水,海水沸騰,水汽裊裊上升,在草葉上、樹葉上就凝結成鹽粒。鍋里的海水達到飽和時,放入結晶物,就結晶成鹽粒。遠看,下面灶膛烈火熊熊,鍋上水汽繚繞,而樹枝樹葉卻像樹掛(霧凇),虬結盤曲,十分瑰麗壯觀。人們就在樹下,鋪上油布、樺皮,用木桿抽打樹枝、樹葉、草葉,鹽粒紛紛落下。這就是樹葉鹽和草葉鹽。樹葉鹽、草葉鹽潔白清純,質量是最好的。海水煮鹽,解決了北方各民族食鹽的困難。至今到2018年,在岩杵河下游、摩闊崴子一帶還保留有“鹽鍋”、“牛圈”(用牛來運輸海水、柴火)等地名,就是海水煮鹽的明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