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勞,指敬辭,表示請託。語出《管子·明法》:“張官任吏治民,案法試課成功。守法而法之,身無煩勞而分職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煩勞
- 釋義:敬辭,表示請託
- 注音: ㄈㄢˊ ㄌㄠˊ
- 拼音:fán láo
基本資料,基本解釋,引證解釋,
基本資料
基本解釋
[trouble] 敬辭,表示請託。
煩勞您順便給我們捎個信兒去。
引證解釋
1. 勞累。
漢 王符 《潛夫論·邊議》:“苟憚民力之煩勞,而輕使受滅亡之大禍,非人之主,非民之將,非主之佐,非勝之主者也。”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一回:“(齊)景公曰:‘相國政務煩勞,今寡人有酒醴之味,金石之聲,不敢獨樂,願與相國共享。’”
2. 煩惱傷神。
唐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若有人兮思 鳴皋 ,阻積雪兮心煩勞。”
3. 敬詞。猶打擾,麻煩。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六:“既蒙恩德,何敢復煩勞。”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今日煩勞你寫一供狀。”
鄒韜奮 《萍蹤寄語》一二○:“有時還有問題提出討論,都煩勞她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