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業包工制的運行及其制度困境:以南礦為例

煤炭業包工制的運行及其制度困境:以南礦為例

《煤炭業包工制的運行及其制度困境:以南礦為例》是王勇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0年8月。

該書以南礦為田野研究點,分析包工制的運行機制及其權利和安全困境。該書指出,包工制的權利和安全困境是包工制自身無法克服的,煤企的組織環境制約了包工制本身的制度化和理性化。只有當國企改革徹底完成,以及國家切實保障工人權利時,才能解決包工制帶來的困境。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煤炭業包工制的運行及其制度困境:以南礦為例
  • 作者:王勇
  • 類別:經濟學著作
  • 字數:272千字
  • 首版時間:2020年8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該書通過對南礦包工制組織結構及其功能的分析,揭示包工制下的權益相關方——礦方、包工頭和工人在包工制組織結構中的權力和地位,分析包工制的運行機制,以及由此所導致的工人權利缺位和安全生產困境;通過對包工制組織運行機制—工人權利缺位—安全生產困境相關性的建構,揭示煤炭業包工制的制度困境及其可能出路,反思國有企業組織在改革開放以來的具體實踐邏輯。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南礦的歷史以及包工制的發展演變
第三章 包工制的組織結構與運行機制
第四章 包工制的功能
第五章 包工制下的工人權利狀況及其困境
第六章 包工制下的安全監管及其困境
第七章 結論與討論
附錄1 訪談對象基本情況
附錄2 與調查相關的資料
參考文獻

創作背景

包工制是資本主義早期盛行的一種生產組織方式,在工業革命與生產技術變革的衝擊下於19世紀晚期趨於消失。包工制不僅存在於西方工業化進程中,也是中國近代工業化中主導的僱傭和生產方式,特別是在煤炭行業更為典型,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包工製作為一種“封建剝削制度”才被廢除。進入21世紀,包工製成為中國煤炭生產行業雖隱蔽、但普遍存在的一種生產組織形式,越來越多的煤礦企業通過包工隊來完成一線的生產任務。為什麼一種資本主義早期的生產組織方式會在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煤礦企業重新出現?包工製作為一種非正式制度,是如何隨著國企改革一步步嵌入諸多煤礦企業中並成為生產一線重要的生產組織形式,為什麼煤企要大量使用包工制?它是如何運作的,這種運作方式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一系列問題還有待研究。基於此,《煤炭業包工制的運行及其制度困境:以南礦為例》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包工制內部層級分明,分工明確,其嵌入南礦後,南礦的治理結構由礦方—工人之間的關係轉變為礦方—包工頭—工人之間的關係。在這種治理結構下,礦方處在權力結構的頂端,居主導地位,包工頭處於權力結構的中間,相對礦方呈弱勢,相對工人又呈強勢,工人的地位最低。首先,礦方與包工頭是一種委託代理關係,包工制在兩者間的運作邏輯可以概括為“雙重包乾”,即生產包乾和安全包乾;其次,在包工隊內部,即包工頭和工人之間,包工制的運作邏輯為生產任務的不斷加碼,安全責任風險的向下轉移。由此,整個包工制的運作邏輯實質就是一個生產任務不斷向下轉移並層層加碼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安全責任風險不斷向下轉嫁並不斷增加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收益與風險出現反向配置,收益呈不斷上收趨勢,風險卻呈不斷下移趨勢,最終礦方獲得了最大收益卻承擔風險最小,包工頭次之,工人則是獲得收益最小但承擔風險最大。
在作者看來,包工制的這種權力利益上收與責任風險下移的運作邏輯符合了煤礦利潤最大化,風險最小化的要求。包工制既能轉移企業的管理責任和安全責任風險,又能轉嫁企業的用工成本,還能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滿足了煤炭行業受自身環境、市場環境和政治環境等因素形塑的要求,帶來了非常明顯的績效。但這種運作邏輯在帶來績效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問題。其一,包工制的低成本運作導致工人的合法權利得不到有效保護,工人陷入“權利貧困”之中。對於這種困境,不同的工人採取了不同的行動,服從、個體表達、用腳投票、依法抗爭,但不論哪種方式都沒有改變這種困境。其二,包工制這種向下轉移安全責任風險的運作機制引發了安全困境,即安全事故的頻發不斷,而“安全包乾”又確保了安全事故的內部消化,從而又為新事故埋下了再生的隱患,由此安全事故周而復始,陷入了惡性循環之中。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煤炭業包工制的運行及其制度困境:以南礦為例》
2020年8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6294-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