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莽蒼蒼:中共五大全景錄

煙雨莽蒼蒼:中共五大全景錄

《煙雨莽蒼蒼:中共五大全景錄》是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方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煙雨莽蒼蒼:中共五大全景錄
  •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 頁數:192 頁
  • 開本:16 開
  • 作者:方城
  • 出版日期:2011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6068444, 721606844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煙雨莽蒼蒼:中共五大全景錄》內容簡介:波詭雲譎,險象環生,“六齡幼童”何以應對?撲朔迷離,眾說紛紜,歷史真相能否還原?《煙雨莽蒼蒼:中共五大全景錄》的作者方城在致力於展示歷史過程、揭示歷史本質的同時,還在致力於挖掘歷史的審美內涵,並且通過文體的創造表現歷史的美學物質。
《煙雨莽蒼蒼:中共五大全景錄》以一種全景掃描、細節刻畫的生動描述,用解密檔案的方式告訴讀者一個真實的中共五大--中國共產黨探索革命道路艱難歷程中的重要環節。本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圖文並茂。

圖書目錄

序章艱難起步
第一章高潮與危機--中共五大的背景
革命洪流從珠江流域推進到長江流域
武漢:大革命後期的全國革命中心
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
二期北伐宣告“西北學說”破產
第二章主動與主導--中共五大的籌備
蔡和森的建議遭到共產國際否定
史達林在莫斯科遙控指揮
共產國際代表在中國越俎代庖
全黨討論共產國際決議加緊籌備五大
最新考證的數據挑戰傳統說法
武昌第一國小和漢口黃陂會館
第三章公開與秘密--中共五大的經過
史無前例:嘉賓雲集的大會開幕式
身著長衫的陳獨秀儼然回到大學講台
瞿秋白之問:“第三國際還是第零國際?”
毛澤東的考察報告剛發二十幾本就被勒令收回
一唱一和:羅易和汪精衛成了這天大會的主角
幾十位代表發言與九個決議案通過
遭到嚴厲批評的陳獨秀依然當選中央總書記
第四章貢獻與局限--中共五大的成果
激烈碰撞:君子動口不動手
後來的中共五大書記有四位在五大進入中央
中央監察委員會:第一把指向自己的利劍
挽救大革命: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六齡幼童:誰能借我一雙慧眼?
第五章應變與轉折--中共在五大後的奮鬥
“五人臨時中央”上台與陳獨秀離職
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公開“分共”
周恩來匆匆趕到南昌領導武裝起義
鮑羅廷和瞿秋白上廬山“避暑”
8月7日:決定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命運的緊急會議
武裝起義--毛澤東率部走上井岡山
尾章走向輝煌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後記

去年11月份,湖北人民出版社賴潔玉編審和綜合編輯室主任馬駿編輯依
照省委宣傳部謝雙林處長的建議,要我寫一本全景式描述中共五大的書,作
為向中國共產黨90周年誕辰的獻禮,並要求在2011年2月底交稿。我當時手
頭有幾部稿子在趕寫,還有講課、陳列展覽等其他的事,已經壓得喘不過氣
來,便要他們另請高手,可他們無論如何要我承擔,因為他們知道我參加過
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歷史陳列”大綱設計
,還因為他們看過我寫的東西,要的就是我的那種風格。盛情難卻,只得勉
為其難。但是,要在短短三個月內拿出十幾萬字的稿子,靠我一個人的力量
無論如何是不行的。無奈之下,只得求助於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原館長周斌
研究員,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館長、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原館長趙曉林研究
員,中共武漢市委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處處長宋健研究員,武漢晴川閣管理
處主任、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原副館長萬琳研究員,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陳
列部副主任王謙研究員。他們分別參與了“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歷史陳列”大綱設計或資料征編、研究討論工作。
……
由於時間緊迫、資料不足,加之作者能力水平所限,本書仍存諸多遺憾
,尚望方家及讀者朋友不吝賜正。
謹以此書獻給中國共產黨誕辰90周年!
方城
2011年6月於武昌水果湖

序言

2007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國家文物局和中共
湖北省委、中共武漢市委在武漢聯合召開“從中共五大到八七會議——紀念
中共五大和八七會議召開80周年學術研討會”。此前,我因為日程排得很滿
,人也不在北京,沒有寫文章與會。具體策劃這次研討會的方城同志兩次給
我家裡打電話,望我無論如何回湖北一趟,參加會議並作主題學術報告。家
鄉的事要支持,這使我無話可言了。誰要我是湖北遊子呢?故鄉人這樣誠摯
邀請,我無法婉拒,只好“臨時抱佛腳”趕回,憑著幾年前主持編修《中國
共產黨歷史》第一卷時的一些想法,以《從黨的五大到八七會議——黨在新
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第一次轉折》為題,講了幾點不成熟的意見。
……
本書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就是可讀性。一次會議,能夠寫成這個樣子,
確實是費了工夫的。可以看出,作者在致力於展示歷史過程、揭示歷史本質
的同時,還在致力於挖掘歷史的審美內涵,並且通過文體的創造表現歷史的
美學特質。所以,讀者在閱讀本書時,得到的不僅有知識的營養、思想的啟
迪,還有審美的享受。所謂可讀性,也就由此而產生了。我想,這與方城同
志是學文學的、曾經創作多種體裁的文學作品是分不開的。
記得1997年,在東莞召開的《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編修第一次座談
會上,方城同志在談到中共歷史是什麼的時候,就提出大歷史中的中共歷史
、人的有目的的活動的中共歷史、作為審美對象的中共歷史的觀點,主張研
究和表述中共歷史,要將其放在大歷史的背景中,以人的活動為中心,注重
對其審美內涵的挖掘和表現,當場得到張靜如先生的讚賞。此前此後,他都
在努力實踐這種主張,並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本書就具有這樣的風格。據
說出版社編輯之所以約請方城同志寫這本書,就是看上了他的這種風格。
如此全景式詳細描述中共五大的作品,似乎還不多見。近年來,中共五
大的研究雖有進展,但仍很薄弱。可以預料,本書的出版,將對中共五大乃
至整箇中共歷史的研究發揮應有的作用。
是為序。
2011年3月於北京
(作者系著名中共黨史學家、研究員、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現任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研究會會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