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斯特拉大海牛
- 拉丁學名:Hydrodamalis gigas
- 界:動物界
- 目:海牛
- 科:儒艮
- 分布區域:北太平洋海岸、日本的南部、加利福尼亞
- 身長:7.9米
- 滅絕時間:1768年
- 體重:3噸
簡介,無齒海牛,習性,形態特徵,發現,研究,
簡介
斯特拉大海牛又叫斯氏大海牛,無齒海牛,大儒艮,隸屬於 海牛目中的儒艮科。主要生活在科曼多爾群島。它是一種像海牛的巨型動物。 斯特拉大海牛身軀龐大,體長達7~8米,重達3~4噸,是海洋里的第二大哺乳動物。
1741年6月,一支探險隊的船隻遇險,斯特拉等倖存者則漂流到了科曼多爾群島,在沒有食物來源的孤島上熬日子。就在這時,斯特拉發現了沿海的大海牛,數量也不過2000頭。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這種大海牛,從此人們把這裡的大海牛定名為斯特拉海牛。他們在發現斯特拉海牛的同時開始捕殺它們來充飢。1742年,斯特拉等回到了堪察加,帶回了許多斯特拉海牛的皮和肉,並對斯特拉海牛作了記述,還讚美斯特拉海牛的肉味鮮美。俄國的皮毛商人則一下 子就對斯特拉海牛的皮毛髮生了興趣。他們紛紛來到科曼多爾群島,開始了無情的捕殺。首先遭難的是那些成年的斯特拉海牛,到後來連那些幼仔也沒能逃脫。斯特拉海牛從發現到滅絕只用了短短的26年時間,在人們沒有更多的了解它們的時候,貪婪的人類就使斯特拉海牛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
無齒海牛
無齒海牛的身軀龐大,體長600~1000厘米,體重5000-6400千克。頭部較小,前端平,吻部前伸,嘴向下張開,密生髭毛,沒有牙齒。眼、耳都很小,沒有耳殼,身體為棕灰色,皮膚厚硬而堅實,褶皺很多,被毛稀少背部常有貝類寄生,因此常吸引些海鳥幫助清潔這些貝類。前肢很短,呈鱔狀,端部殘留有馬蹄狀的趾蹄。後肢退化,與尾平行無齒海牛曾分布於白令海峽一帶,因此也叫白令海牛。棲息於北太平洋冷水區域的淺海地帶。善於用前肢划水游泳和在水底行走,也能通過上下晃動尾部快速前進。以海帶類海草等為食,它們吃“草”時的動作有些像陸地上的牛,一面咀嚼,一面還不停地擺動著頭部。在水裡的時候,每隔四五分鐘就會浮出水面呼吸一次。科曼多爾群島的居民性格溫順善良,從不主動襲擊無齒海牛,它們成群活動,常常十幾頭或兒十頭組成一個群體,如果群體中一頭受了傷,夥伴們就會把它圍攏在中間來幫助它。
1741年6月,俄國人維白令率領的探險隊尋找從堪察加到北美洲的航線。他們在完成橫渡北太平洋航行的返航途中,船隻遇險,白令和許多船員不幸死去了,而斯特拉等倖存者則漂流到了科曼多爾群島,在沒有食物來源的孤島上熬日子。就在這時,斯特拉發現了沿海的無齒海牛數量也不過2000頭。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無齒海牛,從此人們把這裡的無齒海牛又稱為斯氏大海牛、斯特拉大海牛。
習性
形態特徵
無齒大海牛,身軀龐大,體長達7~8米,重達3~4噸,是海洋里的第二大哺乳動物。它們吃草的時候動作有些像陸地上的牛一樣,一面咀嚼,一面還不停的擺動著頭部。斯特拉海牛性格溫順,非常善良,常常十幾頭或幾十頭組成一個群體。如果群體中一頭受了傷,夥伴們就會把它圍攏在中間來幫助它。大海牛在1751年時發表為一新物種,早在林奈提出學名格式的時間,加上27年內即將宣告滅絕,已知沒有模式標本存留,因此曾經有許多I學名被提出。現今採用的學名Hydrodamalis gigas由Zimmerman在1780年時命名,而無齒牛屬(Hydrodamalis)則是Retziuss在1794年時確立。19世紀時曾將大海牛歸入Rytina屬。大海牛有兩個俗名,分別是borkentier(德)與kapustnik(俄),前者含意為:橡樹皮般的皮膚,後者意思是:吃甘藍的(cabbage eater)。
大海牛按親緣關係屬於牛目中的儒艮,所以巨儒艮這個名字理應更加科學。
發現
1741年6月,俄國人維·白令率領的探險隊尋找從勘察加到北美洲的航線。他們在完成橫渡北太平洋航行的返航途中,船隻遇險,白令和許多船員死去了,而斯特拉等倖存者則漂流到了科曼多爾群島,在沒有食物來源的孤島上熬日子。
就在這時,斯特拉發現了沿海的大海牛,數量也不過2000頭。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這種大海牛,從此人們把這裡的大海牛定名為斯特拉大海牛。他們在發現斯特拉大海牛的同時開始捕殺它們來充飢。
1742年,斯特拉等回到了勘察加,帶回了許多斯特拉大海牛的皮和肉,並對斯特拉大海牛作了記述,還讚美斯特拉大海牛的肉味鮮美。
研究
北海道札幌市一居民於2003年8月發現了大海牛肋骨化石,化石長約50厘米。從化石推斷,這頭大海牛體長約6米到7米。島根大學研究人員利用放射線絕對年代測定法,最終認定這頭大海牛生活在距今大約850萬至790萬年前。
北海道教育大學古生物學名譽教授木村方一認為,這證明這種海牛約在800萬年前就在北太平洋西側的北海道地區開始進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