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無體腔動物在內、外胚層之間已有中胚層,但還沒有體腔。兩側對稱體型和中胚層的出現使動物從附著、漂浮轉變為主動運動,為器官系統的發展和分化提供了必要條件,從而成為由水生進化到陸生的基礎。無體腔動物廣泛分布在海水、淡水中,少數在陰濕的陸地生活,也有很大一部分適應了寄生生活。
排泄系統是由焰細胞、毛細管和排泄管組成的原腎管系統;扁形動物的消化系統與腔腸動物類似,有口而無肛門。紐形動物的消化系統較進步,有口也有肛門,使攝食、消化和排遺有了更好的分工。
扁形動物起源於櫛水母動物門中爬行的櫛水母,或由浮浪幼蟲式祖先進化而來。它與紐蟲身體都扁平,皮肌囊和表皮生有纖毛,神經系統為梯形。扁形動物的繆勒氏幼蟲和紐形動物的帽狀幼蟲很相似。這些特點說明兩者有親緣關係,而紐蟲是由扁形動物進化而來。但紐蟲又比扁形動物高級和特化,尤其是具有閉管式的循環系統,消化道有肛門;帽狀幼蟲又與環節動物門的擔輪幼蟲相似,大多數為雌雄異體。這些特點又說明紐蟲與環節動物有相似之處。因而學者們認為紐形動物是介於扁形動物和環節動物之間的類群。
寄生的無體腔動物為各種吸蟲和絛蟲、危害人類和家禽、家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