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識下的文字加工

無意識下的文字加工

《無意識下的文字加工》是依託江蘇師範大學,由白建娥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意識下的文字加工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白建娥
  • 依託單位:江蘇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對文字加工機制的研究是心理語言學的熱點之一。文字本身所攜帶的語言學信息使其與其他物體相比具有獨特的大腦加工機制。近來,科學家們發現,被試在一種通過雙眼競爭製造的無意識條件下也能夠對刺激所攜帶的一些重要信息進行加工,如裸體圖片的性別及面孔的情緒信息。研究者認為這些信息對人類生存具有重要意義,可能存在著某種具有遺傳特徵的潛在大腦加工機制。語言本身是存在大腦遺傳特性的,而文字是攜帶語言學信息的重要載體,對雙眼競爭導致的無意識條件下文字的加工進行研究對於了解文字的神經機制以及語言的大腦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在本項目中,我們將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通過結合行為學、腦電技術及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從字形、語音、語義加工多個方面,對雙眼競爭導致的無意識條件下文字的加工進行系統研究。

結題摘要

閱讀文字的過程中,閱讀者首先通過對文字進行視覺或者正字法加工,提取抽象的字形信息,進而通達心理詞典,理解詞義信息。在本項目中,我們主要研究了眼間抑制下對字形、語音、語義等信息的無意識加工。研究結果顯示,在眼間抑制導致的無意識條件下,漢字的語義信息能夠得到加工,表現為在啟動範式研究中,與啟動詞具有辭彙水平聯結的目標詞能夠更快地突破眼間抑制導致的無意識而進入意識。而當目標詞與啟動詞語音相同或語音不同時,目標詞的反應時間未出現差異。在另一項對語音加工更為敏感的命名任務中,處於眼間抑制下無意識的啟動詞無論與目標詞語音相同還是不同,對目標詞的命名反應時間都不存在差異。綜合上述研究的結果表明,對漢字語義和語音的加工機制存在差異,對漢字語音的加工可能依賴意識的參與,而對漢字的語義加工即使在無意識下也能通達。對熟練的閱讀者來說,漢字的加工過程存在從字形到語義的直接通路且該通路可以不依賴於語音而在無意識下通達。對手語使用者與非手語使用者的腦成像研究發現,懂手語的被試大腦梭狀回對手語圖片的反應更強,且出現左側偏側化,表明來自更高級皮層的語義信息可以自上而下地影響大腦左側梭狀回詞形加工區的反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