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無恨村
- 地理位置:山西省垣曲縣英言鄉南端
- 面積:22185.69畝
- 人口:2181人
歷史,藝術-懷梆”戲,
歷史
據河南濟源衛溝衛氏於雍正十三年創修的《衛氏家譜:“祖籍山西晉陽進也,遷於河南懷慶府濟源縣西陽里無恨村,又移西軹城小十字後居下泥溝。”在清朝和民國時期,無恨村歸屬於河南省濟源王屋管轄。
村里大部分原居民姓衛。至今在村里仍舊保留著古老祠堂。乾隆九年(1745年)衛氏在無恨村創建了衛家祠堂,卷棚和大門樓,嘉慶二十四年(1820年)春在無恨村創建了舞台戲樓;道光十七年(1838年)對祠堂上房卷棚門樓進行重修,裝飾一新,氣勢雄偉,名聲大震。
藝術-懷梆”戲
當時,蒲掌鄉、英言鄉隸屬河南省懷慶府濟源縣管轄,其戲劇演出也曾多次到懷慶府(現在的沁陽)演出,同懷慶府所轄各縣的演藝人員相互交流切磋,逐漸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梆子戲體系,被人們稱之為“懷梆”,並形成一定氣候,長期流傳於蒲掌鄉、英言鄉各村。其戲劇具有以下鮮明特徵:
1、多為古裝劇,有《穆桂英下山》、《楊門女將》、《鍘趙王》、《鍘美案》、《趕青山》等近百種傳統劇目;
2、其演唱是以梆定板,唱詞多為整齊規範的二、二、三格律句式和三、三、四格律句式;以方言吐字,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粗獷奔放,行當齊全,唱作並舉,擅演文武帶打蟒*架子戲,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3、演唱板式主要有慢板、二八、流水、散板、飛板(非板)等,其中二八板中的挑後嗓和慢板中的花柳腔是懷梆獨有的別具一格的唱腔。此外其音樂等方面都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4、懷梆的武戲場面風格獨特,多數演員能十分自然地將武術動作運用到戲劇演出之中,這在全國戲劇界也是絕無僅有。
2005年,河南省把“懷梆”作為稀有劇種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眼下,垣曲縣全縣只有蒲掌鄉的西陽村和英言鄉的無恨村有民間懷梆業餘莊戶劇團,演唱人員越來越少,參加演出的演員不足15人,基本上處於舉步維艱、瀕臨絕滅的狀態。
現如今,無恨的鑼鼓和秧歌也成為每年過節喜慶的傳統節目,多次上縣城參加文藝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