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食品:四棱豆生產技術規程

無公害食品:四棱豆生產技術規程

《NY/T 5254-2004 無公害食品 四棱豆生產技術規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於2004年1月7日發布,並於2004年3月1日正式實施。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提出。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農業部熱帶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黨選民、朱國鵬、曹振木、楊龑等。本標準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公害食品:四棱豆生產技術規程
  • 發布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範圍,引用檔案,術語和定義,產地環境,生產技術,病蟲害防治,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採收,附錄A,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無公害四棱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 DC.)生產的產地環境條件要求、種植園地的前處理、種子處理、育苗、田間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治及採收等技術規程。本標準適用於全國無公害四棱豆生產。

引用檔案

下列檔案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定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檔案和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
GB 4285 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GB 5084 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T 8321(所有部分)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NY 5010 無公害食品 蔬菜產地環境條件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
硬豆 hard seeds
指四棱豆種子中一些種皮較厚、質地堅硬、吸水較慢、發芽困難的種子。

產地環境

產地環境條件應符合NY 5010中的有關規定。

生產技術

保護設施
四棱豆生產上採用的保護設施和材料包括:加溫溫室、日光溫室、塑膠棚、溫床和保溫覆蓋材料等。
栽培形式及播種期
1露地栽培
當露地5cm地溫≥15℃以上,平均氣溫≥18℃可播種。
2保護地栽培
加溫溫室、日光溫室生產可周年播種。
品種(品系)選擇
選擇優質、早熟、符合當地市場消費習慣的品種(品系)。
精選種子
選擇籽粒飽滿、有光澤、無病蟲害和無機械損傷的種子作為生產用種。
種子質量標準為:純度≥95%,淨度≥98%,發芽率≥75%,水分≤12%。以當年新生產的種子為佳。
種子處理
1曬種
選擇晴天曬種2d-3d。
2種子消毒
以55℃熱水浸泡種子15min,並不斷攪拌使受熱均勻,殺死種子表面所帶病菌。
3浸種
用30℃左右的溫水浸種10h-12h,挑選出已完全吸脹的種子進行催芽或播種,將部分吸脹的種子沖洗後繼續浸種,每7h-8h換水一次,經24小時可全部吸脹。挑出不吸水的硬豆另行處理(具體見5.5.4)。
4硬豆機械擦皮處理
將硬豆放入粗砂中中搖動15min-20min,使種皮破損後再進行浸種,以提高發芽率。
催芽
將浸種後的種子在25℃-30℃條件下催芽,催芽過程中每天用清水沖洗種子2次-3次,當種子胚根長3mm-5mm播種。
育苗
四棱豆一般採用直播,北方地區為提早上市可採用育苗移栽。
1育苗設施
選用溫室、塑膠棚、溫床等育苗設施,育苗前應對育苗設施進行消毒處理。
2營養土配製
2.1營養土要求
營養土要求養分全面、土壤疏鬆肥沃、無病蟲害、保肥保水性能良好。配製好的營養土適用於營養缽和苗床育苗用土。
2.2營養土配方
選取前茬非豆科作物的肥沃表土、爐灰渣(或腐熟馬糞、或火燒土、或草炭土)、腐熟農家肥各1/3.過篩混勻。不宜使用未腐熟的農家肥。
2.3苗床土消毒
每平方米播種床用福馬林30mL-50mL,加水3L,噴灑床土,用塑膠薄膜悶蓋3d後揭膜,待氣體散盡後播種;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g-10g和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等量混合劑,與15kg-30kg細土混合均勻撒在床面消毒。
3播種方式
點播,營養缽直徑應≥6cm,每營養缽播催芽種子1粒-2粒,覆土1.5cm-2.0cm。
4苗期管理
4.1溫度管理
苗期各階段溫度管理指標如下。
階段
白天適宜溫度(℃)
夜間適宜溫度(℃)
最低溫度(℃)
播種至出土
26-30
16-20
16
出土後
20-28
15-18
15
定植前4d-5d
20-23
12-15
12
4.2肥水管理
移栽前7d-8d施尿素一次,每667m2施肥量為15kg,澆水送肥促發新根。
4.3煉苗
定植前5d-6d適當通風降溫,控水煉苗。
5壯苗標準
幼苗子葉完好,真葉3片-4片,葉色濃綠,苗齡25d-30d,無病蟲害。
栽培技術
1定植(播種)前的準備
1.1土地選擇
選擇有水源、地勢較為平坦、土壤疏鬆的土地;忌選地勢低洼、土壤黏重的地塊。
1.2整地施肥
種植地塊經深耕耙耱整平,達到平、松、細的標準,每667m2施腐熟農家肥2000kg-3000kg,配合施用過磷酸鈣50kg,硫酸鉀30kg,整地作畦。
2種植密度
北方地區行株距一般早熟品種為0.6m×0.4m-0.5m,晚熟品種為0.8m×0.5m-0.6m;南方地區行株距一般為0.8m-1.0m×0.6m-0.8m。
3田間管理
3.1查苗、補苗
直播後8d-12d進行查苗補苗,發現缺苗、弱苗的要及時補種(植),保證全苗、壯苗。
3.2中耕除草、培土
苗期中耕除草2次-3次,中耕宜淺不宜深,結合中耕進行培土。
3.3搭架引蔓和修蔓
3.3.1搭架:植株15cm時需及時搭架引蔓。架形有三角架、平棚架和人字架等,架高≥1.5m。搭架材料以堅固材料為主,如用大麻竹、小竹、樹枝等。
3.3.2引蔓:植株伸蔓後,在晴天下午進行人工引蔓上架,要求小心操作,避免折斷蔓莖。
3.3.3修蔓:將距離地面50cm以下的側蔓及過密衰老的枝葉及時剪除掉,保留50cm以上的壯蔓。
3.4肥水管理
3.4.1施肥:施肥原則,前期以氮肥、磷肥為主,後期氮肥、鉀肥為主。苗期至初花期,每667m2施用速效氮2.5kg-5kg;初花期後,每667m2速效氮3.5kg,氧化鉀磷3.5kg。結果期每採收2次-3次後,每667m2 可施氮磷鉀三元複合肥(15:15:15)20kg或其他速效肥料。
3.4.2水分管理:育苗移栽時需灌足定根水。苗期澆水以淋水為主,防止水分過多引起徒長。豆蔓上架後進行溝灌,保證水分均勻供應。結莢期應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濕潤。雨季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防止漬水爛根。灌溉用水水質應符合GB 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要求。
3.5保花保果
開花結莢期,應及時進行根外追肥和適當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保花保莢。每667m2可用磷酸二氫鉀0.1kg兌水54kg噴施葉面;也可選用葉面寶、噴施寶等藥劑進行噴施,減少落花落莢,提高產量。

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

1蟲害
蚜蟲、豆莢螟、紅蜘蛛、白粉虱、茶黃蟎、潛葉蠅等。
2病害
鏽病、病毒病、立枯病、細菌性疫病等。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實行與豆科作物3年以上的輪作,嚴格進行種子消毒,培育壯苗,合理施肥,氮磷鉀配施,增施腐熟有機肥,及時排水防澇,摘除老葉、病葉和生長過旺葉片,改善田間通風條件,增強植株抗病能力。
2物理防治
2.1設定黃板誘殺蚜蟲和潛葉蠅:在設施栽培條件下,按每667m2設定30塊-40塊的30cm×20cm黃色黏膠或黃板塗機油,掛於行間進行誘殺。
2.2利用糖醋液誘殺鱗翅目成蟲。
2.3銀灰膜避蚜:在田間鋪銀灰色地膜或張掛銀灰膜膜條避蚜。
2.4殺蟲燈誘殺:利用黑光燈、高壓汞燈、頻振殺蟲燈等誘殺害蟲。
3生物農藥防治
提出採用農抗120、Bt乳劑、印楝素、苦參鹼、農用鏈黴素、新植黴素、瀏陽黴素等農藥防治。
4化學藥劑防治
4.1使用化學農藥時,應執行GB 4285和GB/T 8321(所有部分)相關標準。
4.2針對相應的病蟲害,對症下藥(詳見附錄A)。應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機理的農藥,嚴格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原則,禁止使用劇毒、高度農藥。

採收

一般在開花後13d-15d(南方地區10d-12d),豆莢長寬定型、尚未鼓粒、嫩莢革質膜未出現,尚未木質化時採收。

附錄A

四棱豆主要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名稱
防治時期
防治推薦農藥
蚜蟲
苗期至開花坐果期
溴氰菊酯、抗蚜威、氰戊菊酯、吡蟲啉等
白粉虱
苗期至開花坐果期
噻嗪酮、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等
潛葉蠅
苗期至開花坐果期
毒死蜱、阿維菌素、毒死蜱+氯氰菊酯(農地樂)等
紅蜘蛛
苗期至開花坐果期
炔蟎特等
豆莢螟
開花坐果期
殺螟桿菌 氟啶脲、Bt等
病毒病
苗期至坐果期
病毒A、植病靈(甲基硫菌靈+代森錳鋅)等
鏽病
開花坐果期
三唑酮、萎銹靈等
立枯病
幼苗期
多菌靈、甲基立枯磷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