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風蛇,為游蛇科動物,表面黑褐色或綠黑色,密被菱形鱗片;背鱗行數成雙,背中央2~4行鱗片強烈起棱,形成兩條縱貫全體的黑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烏風蛇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
- 綱:爬行綱
- 目:有鱗目
- 分布區域:世界各地
形態特徵,醫療功效,
形態特徵
烏風蛇,呈圓盤狀,盤徑約16cm。頭盤在中間,扁圓形,眼大不陷而有光澤;頰鱗 1枚,眼前下鱗1 枚,較小,眼後鱗2 枚。 脊部高聳成屋脊狀。腹部剖開邊緣向內捲曲,脊肌肉厚,黃白色或淡棕色,可見排列整齊的肋骨。 尾部漸細而長。 剝皮者僅留頭尾之皮,中段較光滑。 氣腥,味淡。![烏風蛇 烏風蛇](/img/4/335/nBnauQDO5cTOyI2MmFDMmVWZ0kjZjhjMiJTO1UGZzYWM1YWYhZGZmZTMjl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烏風蛇 烏風蛇](/img/4/335/nBnauQDO5cTOyI2MmFDMmVWZ0kjZjhjMiJTO1UGZzYWM1YWYhZGZmZTMjl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醫療功效
【中藥名稱】烏梢蛇
【拼音名】Wushaoshe
【英文名】ZAOCYS
【炮製】烏梢蛇 去頭及鱗片,切寸段。 烏梢蛇肉 去頭及鱗片後,用黃酒悶透,除去皮骨,乾燥。 酒烏梢蛇 取淨烏梢蛇段,照酒炙法(附錄Ⅱ D)炒乾。 每烏梢蛇100kg ,用黃酒20kg。
【性味與歸經】甘,平。 歸肝經。
1、大麻風。
用烏蛇三條蒸熟。 取肉焙乾,研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米粒大。 以此餵烏雞,待食盡即殺雞烹熟。 取雞肉焙乾,研為末。 每服一錢,酒送下。 或加蒸餅用丸服亦可。 吃過三、五隻烏雞,媽即愈。
又方:捕大烏蛇一條,打死,待爛後,加水二碗浸泡七天,去掉坡、骨,倒入糙米一升浸泡一天。 取米曬乾,餵白雞一隻(令雞先餓一日)。 等到羽毛脫落,即殺雞煮吃,冊時適量飲酒,雞吃盡後,再用熱水一盆,洗浴大半天,其病自愈。
2、紫白癜風。
3、嬰兒撮口,不能吸乳。
用烏蛇(酒浸過,去皮、骨,炙乾)半兩、麝香一分,共研為末。 每用半分,以荊芥湯灌下。
4、破傷中風(項強,身直)。
用白花蛇、烏蛇,各取後端二寸,酒洗潤,刮出肉,加全蜈蚣一條,共炙為末。 每服在錢,溫酒調下。 此方名“定命散”。
5、木舌脹塞。
用蛇膽一枚,焙乾,研為末,敷舌上。 有涎即葉去。
【用法與用量】9 ~12g 。
【貯藏】置乾燥處,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