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釉
- 原料:穀殼和蚶殼灰
- 溫度:1300℃
- 工藝:燜燒
將穀殼和蚶殼灰的混合物,在1300℃左右高溫下燜燒4—5晝夜,經冷卻粉碎漂洗而製得粉狀物質,稱烏釉。化學成分以SiO2、 CaO為主,並夾雜有少量的鉀、鈉化合物。
顏色釉,在釉中加上某種氧化金屬,焙燒後,就會顯現某種固有色澤,故稱“顏色釉”。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為著色劑,在一定溫度與氣溫中燒成,會呈現不同色澤的...
青瓷是中國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作為一種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青瓷色調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鐵,在還原焰氣氛中焙燒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鐵不純,...
單色釉也稱“一色釉”“純色釉”或“一道釉”。由於瓷釉內含不同化學成分,瓷器燒成後就呈現出不同的單一色澤,如青釉、紅釉、黃釉、黑釉、綠釉、藍釉和白釉等...
【說明】:黑釉是石灣窯套用最廣的一種色釉,但大多套用於普通日用器皿和炊煮器的內部,施用於整件藝術作品上則較為少見。石灣黑釉系列之精美者,分紫金、鐵鏽、...
紅色釉與黑色釉交界處形成青綠的過渡色。釉有較大流動性,脫口較重。紅釉部分開片稍粗。兩種釉在燒成時的流動過程中互相穿插,協調自然,變化無窮。
仿鈞釉的一種。又稱“鈞紅花釉”。在已經燒成的鈞紅瓷上再上一道鈞紅釉,然後滴塗熔融溫度較低的含鐵、鈷、錳面釉於其上,還原焰在1280—1320℃高溫下燒...
【康熙單色釉瓷器】康熙朝單色釉中紅釉成就最卓著。此時燒制出的紅釉瓷有郎窯紅、豇豆紅、霽紅等,均蜚聲國內外。著名的郎窯紅釉,其釉色鮮紅,宛若寶石或初凝之...
朱一圭,著名陶瓷藝術家,書畫家,新中國美術陶瓷開創人之一,因創製黑釉陶彩釉中立粉等工藝,遂而讓高溫彩釉壁畫(即窯變壁畫)臻於成熟,成為一門獨特的中國造型藝術...
在宋代,淄博被譽稱“瓷都”,不僅因其遍地瓷爐,居人相襲善陶,陶瓷產品豐富,更重要的是研製生產出了“兩點瓷”(也稱“油點瓷”或“天目釉”)、“茶葉末釉”...
[4] 自2010年起創辦南平市建陽區紅岩建盞陶瓷工作室(簡稱:紅岩建盞),開始研究燒盞技藝,擁有10年建盞技術經驗,主要代表作品有油滴、藍兔毫、烏金釉、柿紅釉、...
此展品為清代文物,通高8.4厘米,香薰上為球體,面施綠釉,下有烏金釉底座。球頂部貼塑5隻瑞獸,施淡黃釉。造型小巧,胎體極薄,採用鏤空與貼塑結合,製作頗難,不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