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蘇里鼠李(Rhamnus ussuriensis J. Vass.)是鼠李科、鼠李屬灌木,高可達5米,小枝灰褐色,無光澤,枝端常有刺,腋芽和頂芽卵形,具數個鱗片,葉片紙質,對生或近對生,或在短枝端簇生,稍偏斜,齒端常有紫紅色腺體,側脈兩面凸起,具明顯的網脈;托葉披針形,早落。花單性,雌雄異株,有花瓣;花梗萼片卵狀披針形,核果黑色,分核,基部有宿存的萼簡;種子卵圓形,黑褐色,背側基部有短溝,上部有溝縫,通常生於不開裂或不易分離的薄膜質的內果皮中。4-6月開花,6-10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北部和山東(崑嵛山);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朝鮮、日本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1600米以下的河邊、山地林中或山坡灌叢。
烏蘇里鼠李的種子榨油,供制潤滑油用,樹皮及果實含鞣質,可提制栲膠和黃色染料;枝、葉作農藥,可殺大豆蚜蟲及治稻瘟病。木材堅硬,可作車輛、轆轤、細工雕刻等用。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
近種區別
產地生境
繁殖方法
播種
- 作床:平地可依地塊的形狀,任意選向作床;山地應沿等高線方向作床。床高10-15厘米,床寬110厘米,床長依方便管理而定,一般長10-30米,床間步道寬40厘米。
- 種子採收:秋季果變軟時可直接摘取果實,也可打落或震落後收集於容器內後熟,待果肉腐爛時人工搓掉果皮、果肉,洗淨種子,放置陰涼通風處。
- 播種時間:秋季播種時間為地表土壤凍結前;春季播種時間為距地表5厘米處地溫穩定通過8℃時。
- 播種方法:開溝條播。溝深1-1.5厘米,溝寬5-7厘米,溝間距15-20厘米,將沙種按照1:1的比例混合均勻播於溝內。上覆與床面持平的細土。
- 播種量:(8-9)克/平方米。
- 遮陰:春季土壤解凍或播種後,用葦簾或遮陰網覆蓋床面,當60%以上種子頂殼出土後,於陰天或晴天傍晚撤除覆蓋物。
- 水分管理:春季土壤解凍或播種後至幼苗期(苗木出土50天內),保持苗床濕潤,但不應存水;苗木出土50天后,應視天氣情況及苗床墒情於早晨或傍晚及時澆透水;8月中旬後停止澆水。
- 肥力管理:6月中旬到7月上旬,視苗木生長情況及時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不超過2次,每次宜施尿素20-30克/平方米(或等氮量其它肥料),宜將肥料溶解後噴施,施後用清水洗淨苗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可噴施1次磷酸二氫鉀,肥料使用應符合NY/T496的規定。
- 鬆土:土壤板結時,及時鬆土,鬆土深度依苗木大小而定,幼苗期2-4厘米,苗木出土50天后5-6厘米,鬆土時不應傷苗和壓苗。
- 除草:可隨時人工拔除雜草,亦可根據雜草種類用除草劑除草,除草劑使用應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規定。
- 間苗:間苗可結合鬆土、除草同時進行。間除弱苗、病苗、小苗,苗木密度保持100 -150株/平方米。
扦插
- 扦插時間:6月下旬至7月上旬。
- 配製基質及作床:用河沙+蛭石+泥炭土為1:1:1的比例,充分混合,配製成扦插基質,做成1米寬的苗床。用惡霉靈藥液對插床進行消毒,藥劑使用應符合GB/T8321和NY/T1276中的規定。
- 插穗剪取及處理:選取1年生半木質化枝條,剪成長8-10厘米的穗,上剪口直徑≥0.3厘米,上剪口平剪,下剪口剪成馬蹄型。剪穗上半部應留1片葉及1個以上芽苞。用100毫克/千克的ABT6號生根粉浸泡插穗基部2-4小時。
- 扦插:扦插深度為插入基質內1/2。扦插密度為400株/平方米。插後應及時遮陰,空氣濕度保持在75%以上。
栽培技術
- 選地:日照充足,地勢高燥或平坦,土層厚≥30厘米,土壤微酸性至中性(pH6.5-7.0)。
- 定植:時間為春季。
- 苗木規格:根莖≥0.8厘米,宜根部帶土移栽。
- 定植方式:起壟栽植,株距1.2米,壟上穴狀整地,規格為長×寬×高=30厘米×30厘米×30厘米,基施腐熟農家肥3千克/穴。
- 水肥管理:遇旱則澆,但育苗地不應積水。7月份追肥一次,可施磷酸二氫氨750千克/公頃,肥料使用應符合NY/T 496的規定。
- 除草:同繁殖方法。
- 修剪整形:定植後將生長點剪掉。於第2年早春截冠。適當疏枝,剪掉徒長枝;亦可根據園林景觀的需求,定向修剪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