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市“十二五”防震減災規劃

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十二五”防震減災規劃於2013年1月17日正式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海市“十二五”防震減災規劃
  • 發布單位: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人民政府
規劃全文
烏海市“十二五”防震減災規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和《內蒙古自治區 “十二五”防震減災專項規劃》,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烏海市地震形勢及防震減災工作現狀
(一)烏局坑凶海市及毗鄰地區地震與災害形勢。 烏海市位於我國大陸的南北地震帶北段,“天山—陰山”緯向構造帶中部南側,“祁—呂—賀”山字型構造的脊柱頂部。北邊是臨河斷陷盆地,南邊是銀川斷陷盆地,西側是吉蘭泰斷陷盆地,東側是鄂爾多斯台地,位於鄂爾多斯台地的西北邊緣,這些構造特徵決定了烏海市及周邊是一個多震地區。據歷史記載,烏海周邊地區曾經發生過6.0級以上地震5次。1739年1月3日在寧夏平羅發生8.0級地震、1934年1月21日在烏拉特前旗發生6.2級地震 、1976年9月23日在巴音木仁發生6.2級地震 、1979年8月25日在五原發生6.0級地震 、1996年5月3日在包頭髮生6.4級地震。其中,1739年1月3日在寧夏平羅發生的8.0級地震,造成5萬餘人喪生;1976年在巴音木仁發生的6.2級地震給我市的社會生活、經濟造成了重大影響。 近年來,寧蒙交界地區一直被列為全國值得注意地碑臭說區和自治區重點監視防禦區,面臨的震害防禦形勢十分嚴峻。
(二)烏海市防震減災工作現狀。 “十一五”期間,烏海市防震減災工作在市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密圍繞監測預報、震害預防和應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防震減災工作水平顯著提升。 1.防震減災工作機構不斷健全。全市及各區政府均成立了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防震減災工作機構,財政資金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全市基本形成了政府領導、分級管理、分部門負責的防震減災工作機制達多鑽厚。 2.監測預報能力明顯提高。完成了烏海台和哈圖烏素地震台數位化改造工程,建成了國家陸態網烏海基準台、哈圖烏素強震動台和地震數據信息平台節點,初步實現了數位化、網路化、信息化、自動化觀測。加強地震台站管理及監測環境保護,保證監測儀器正常運轉;嚴格執行周、月會商制度和突發異常妹鍵說核實制度,加強短臨跟蹤工作,地震監測預報分析能力明顯提高;加強群測群防網路體系建設, 設立地下水位觀測點1個, 動植物巨觀觀測點7個。 3.震災綜合防禦能力不斷提高。2010年,出台了《烏海市地震安全性評價和抗震設防管理辦法》,將地震安全性評價和抗震設防工作納入囑殼虹了基建項目評審和審批程式。2011年,我市地震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和地震小區劃項目正式啟動。 4.地震應急救援體系逐步完善。建成了地震應急預案管理信息系統,收集錄入市區兩級政府、市直各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地震應急預案45個。應急救援隊伍逐步壯大,依託公安消防成立了烏海市綜合應急救援支隊,三區成立了綜合應急救援大隊;市衛生局成立醫療救治專家組和地震應急救治組;神華烏海能源公司成立了救護大隊;君正化工公司成立了應急救援組。市民政局建立了救災應急物資儲備庫,市、區相關部門配備了15部衛星電話。我市規劃建設應急避難場所35處,截至2011年底,已經完成了25處應急避難場所的掛牌工作。 5.地震科普宣傳成效明顯。利用“5.12”國家防災減災日、科普宣傳周等重要時段廣泛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深鴉騙入學校、社區、企業開展防震減災知識講座,開通了12322防震減災公益服務平台,公眾防震減災意識進一步增強。積極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創建活動,海勃灣區第一國小等9所學校被命名為“烏海市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海南區西卓子山學校等5所學校被命名為“內蒙古自治區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十一五”期間,我市的防震減災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民眾對防震減災工作的要求相比還存在明顯不足。主要是:一是地震監測預報和巨觀觀測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城市建築物和生命線工程的抗震性能需進一步增強;三是各區地震工作機構和投入機制需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四是地震應急救援體系起步晚,應急救援裝備水平及救援能力有待提高;五是資源整合和綜合利用還不充分,防震減災社會動員機制有待完善。
二、指導思想、發展戰略和規劃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設您汗全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和《內蒙古自治區防震減災條例》,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堅持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依靠科技、法制及全社會力量, 不斷提高防震減災綜合能力,充分發揮防震減災在維護公共安全、構建和諧社會和保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保障作用。
(二)發展戰略。 緊緊抓住全市“十二五”規劃實施的戰略機遇,以政府為主導,以全社會參與為依託,以法制建設為保障,以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為支撐,以提高震害綜合防禦能力為目標,加強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和應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建設。深化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不斷增強人民民眾防震減災意識,形成全社會自覺參與、積極防禦、共同抵禦地震災害的新局面。 1.加強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健全防震減災工作的組織領導體系,建立防震減災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三區地震工作管理機構建設,形成領導重視、組織落實、保障有力的防震減災工作運行機制。 2.加強地震監測與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套用最新地震科技成果,建設現代化地震監測系統和地震應急信息與輔助決策系統,為地震應急處置工作提供快速、準確的地震及災情信息。 3.加強震災預防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體系,開展活斷層探測和地震小區劃工作,逐步實施農區地震安居工程,提高城市及農區各類工程的防震抗震能力。 4.不斷增強社會公眾防震減災意識。加快建立和完善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宣傳教育新機制。充分利用網路、媒體等現代化宣傳手段,深入推進防震減災宣傳工作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發展,全面提高社會公眾對防震減災的參與度,形成全社會共同抵禦地震災害新局面。
(三)規劃目標。
1.“十二五”規劃目標 到2015年,全市基本達到綜合抗禦6級地震的能力。
(1)建立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防震減災工作體系,使全社會綜合防禦地震災害能力大幅提升。 (2)最佳化地震監測台網布局,全市地震監測能力達到2.0級。建立覆蓋全市區域的地震烈度速報網,建設實時的強震動觀測系統,實現20分鐘內的烈度速報。 (3)加強數字地震、GPS、群測群防等觀測資料在地震預測和科學研究中的套用,力爭做到長期預報更加科學、中期預報準確率不斷提高,努力實現有減災實效的短臨預報。 (4)城市建設工程按照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新建、擴建、改建的建設工程全部依法達到抗震設防要求,全面提升城鄉地震安全保障能力。在發生中強破壞性地震或相當於當地基本烈度地震時,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工程基本不破壞、城市基礎設施功能基本不喪失、地震安全農居基本不倒塌。建設覆蓋全市的農區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5)加強和完善地震應急救援體系和工作機制。全面推進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應急救援志願者隊伍和應急避難場所建設。逐步建立全市救災物資儲備系統。破壞性地震發生後30分鐘內應急指揮系統全面運轉,2小時內本地救援力量全面投入救災工作,48小時內災民生活得到基本救助。 (6)初步建成覆蓋學校、社區、企業、農區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網路,社會防震減災知識普及率達到60%以上。
2.遠景目標 到2025年,全市具備綜合抗禦6級地震的能力,防震減災綜合能力達到全國大中城市先進水平。
(1)地震監測能力建設。達到1.0級,初步建立起全市公眾預警系統。 (2)地震災害防禦能力建設。城鎮建設工程普遍達到抗震設防要求,農區80%的新建工程採取抗震措施,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工程具備緊急自動處置能力,人民民眾防震減災意識普遍提高。 (3)地震應急與救援能力建設。建立起科學、高效、完善的地震應急管理指揮體系和應急救援體系,建立比較完備的震災物資儲備、應急避難場所和醫療保障體系,確保災後12小時內災民能夠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和醫療救助。
三、“十二五”防震減災主要任務
(一)建立健全防震減災工作體系。 1.健全和完善全市防震減災領導體系,形成防震減災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為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 2.健全完善三區防震減災工作管理機構,明確職能職責,加強地震行政執法監督檢查。
(二)建設現代化地震監測系統。 1.完善地震監測台網建設。地震監測能力達到2.0級。 2.完善地震烈度速報網。地震發生後,迅速提供全市不同場點的地震烈度,提高全市災情速報能力,為地震應急決策提供基礎數據。 3.進一步提高地震監測預報水平。綜合利用多種觀測方法和技術手段,多學科、多途徑地探索地震觀測理論和方法,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實際的地震預測指標體系。依法規範社會組織、公民的地震預測行為。加強地震監測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地震台網運行維護、質量檢測技術保障體系。依法加強對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的保護。 4.建立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網路。進一步完善地震巨觀觀測網、地震災情速報網、地震知識宣傳網和防震減災助理員“三網一員”群測群防體系。制定加強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建立穩定的經費投入渠道,落實地震巨觀觀測員補助資金,保證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開展和群測群防工作隊伍的穩定,引導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群測群防活動。
(三)建立高效的震災預防體系。 1.依法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工作。嚴格執行抗震設防管理辦法和基本建設審批程式,切實推進抗震設防要求與相關行業設計規範的技術銜接,確保抗震設防要求落到實處。 2.完成城市活動斷層探測項目。為城市整體規劃和城市土地合理利用提供基礎資料。 3.完成規劃區地震小區劃工作。在濱河二期、三期和濱海西區開展地震小區劃工作,為城市的規劃和建設提供科學合理的抗震設防要求,提高城市整體抗禦地震災害的能力。 4.全面提高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抗震設防要求。把學校和醫院建成具備地震應急避難和應急救治功能的綜合場所。 5. 開展對全市生命線工程、重大建設工程、易產生次生災害工程,特別是危化企業的抗震性能鑑定工作。對未達到抗震設防要求的建設工程,分步、分階段實施加固改造。 6.加強農區民居地震安全工作。針對農居建築抗震能力普遍偏低的情況,要加強地震安全宣傳引導,採取方便、有效、農區居民樂於接受的措施,積極推進農區民居地震安全示範工程建設。
(四)建立反應迅速、指揮得力的地震應急體系。 1.健全地震應急指揮體系。按照統一指揮、反應迅速、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要求,規範全市各級抗震救災指揮體系建設。完善規章制度,明確職責分工,健全指揮調度、協調聯動、信息共享、社會動員等工作機制。 2.健全地震應急工作體系。健全市、區、鎮街道辦事處抗震救災工作機構,落實各成員單位的職責任務,建立經常性的工作通報和聯絡機制。修訂並完善市、區、鎮及相關部門地震應急預案,明確應急工作程式,適時組織地震應急演練,檢驗反應能力,使地震應急預案更加科學、實用,增強可操作性。 3.提升地震災害應急救援能力。建立地震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地震快速反應系統,實現自治區、市、區三級實時回響,為應急處置的指揮提供有力支撐,提高政府應急管理決策水平。進一步完善市、區地震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建立志願者隊伍,定期對志願者隊伍進行培訓,形成以地震專業救援隊為中堅、各有關行業救援隊伍為骨幹、志願者隊伍為補充的地震應急救援體系。 4.規劃建設應急避難場所和地震應急救援物資儲備體系。“十二五”期間,做好已經規劃的35處應急避難場所的建設工作,加強應急避難場所通道及城市出入口的梳理工作。各有關部門應加強協作配合,堅持平災結合原則,統一規劃、統一建設,逐步使中心城區的應急避難場所達到國家要求。紮實落實地震應急救援資金,完善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的物資生產、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機制,最佳化儲備布局和方式。
(五)建立有效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體系。 1.加強我市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體系建設,把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納入國民素質教育體系及中國小公共安全教育綱要。 2.建設完善我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大力普及地震應急避險知識,增強防震減災安全意識,使科普教育基地成為普及防震減災知識的重要陣地。 3.最佳化完善我市防震減災信息網站,進一步加大信息量,使防震減災宣傳教育融入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中。 4.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建設,建立各級各類學校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網路,把防震減災科普讀物納入各類學校科普書目。 5.進一步推進防震減災知識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活動,全面普及防震減災知識,幫助社會公眾掌握防震、避震、自救和互救的知識及技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防震減災領導體系和工作機制建設。 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領導,建立完善防震減災領導體系和工作機制,定期召開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和聯席工作會議,按照《全市防震減災工作任務分解方案》,明確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的職責,確保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健全三區防震減災機構,明確職能職責,依法履行管理職責,確保防震減災工作有效開展。
(二)加強防震減災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 進一步完善地方政策措施,積極推進防震減災法制化管理;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全面提高防震減災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加強普法宣傳,積極營造依法開展防震減災工作的良好環境。
(三)建立以公共財政為主的防震減災投入機制。 將防震減災發展納入各級政府發展規劃和財政預算,防震減災投入要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協調並隨全市財力的不斷增強而相應增加。
(四)實施人才強業戰略。 以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引進為重點,積極穩妥地改善防震減災隊伍的總體結構,提高隊伍綜合素質;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科技人員的潛能,保障防震減災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推進地震科學技術和新成果套用。 加快科技創新,為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以地震觀測技術和地震科學基礎研究為依託,開展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應急救援領域的科學技術工作,堅持依靠科技,採用先進的理論、先進的設備、先進的方法,逐步提高監測預報水平。
五、重點項目
(一)城市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 2014年5月完成我市城市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為我市城市規劃、國土利用、城市建設、重大工程選址等提供科學依據。
(二)規劃區地震小區劃項目。 2014年5月完成濱河二期、三期和濱海西區地震小區劃項目,為規劃區的土地利用規劃、工程場地選址、建設工程抗震設計、震害預測等提供科學依據。
(三)應急避難場所建設。 我市規劃建設35個應急避難場所,其中海勃灣區17個,烏達區12個,海南區6個。要逐步完成應急避難場所的應急通道、供水、供電、消防、排污、救災帳篷、醫療救護、衛生防疫等基本設施建設工作。
(四)地震監測預報基礎設施最佳化改造項目。 積極配合自治區地震局完成地震監測預報基礎設施最佳化改造項目,改變地震監測預報基礎設施滯後的現狀,改善台站觀測環境和生活條件。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十一五”期間,我市的防震減災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民眾對防震減災工作的要求相比還存在明顯不足。主要是:一是地震監測預報和巨觀觀測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城市建築物和生命線工程的抗震性能需進一步增強;三是各區地震工作機構和投入機制需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四是地震應急救援體系起步晚,應急救援裝備水平及救援能力有待提高;五是資源整合和綜合利用還不充分,防震減災社會動員機制有待完善。
二、指導思想、發展戰略和規劃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和《內蒙古自治區防震減災條例》,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堅持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依靠科技、法制及全社會力量, 不斷提高防震減災綜合能力,充分發揮防震減災在維護公共安全、構建和諧社會和保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保障作用。
(二)發展戰略。 緊緊抓住全市“十二五”規劃實施的戰略機遇,以政府為主導,以全社會參與為依託,以法制建設為保障,以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為支撐,以提高震害綜合防禦能力為目標,加強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和應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建設。深化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不斷增強人民民眾防震減災意識,形成全社會自覺參與、積極防禦、共同抵禦地震災害的新局面。 1.加強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健全防震減災工作的組織領導體系,建立防震減災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三區地震工作管理機構建設,形成領導重視、組織落實、保障有力的防震減災工作運行機制。 2.加強地震監測與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套用最新地震科技成果,建設現代化地震監測系統和地震應急信息與輔助決策系統,為地震應急處置工作提供快速、準確的地震及災情信息。 3.加強震災預防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體系,開展活斷層探測和地震小區劃工作,逐步實施農區地震安居工程,提高城市及農區各類工程的防震抗震能力。 4.不斷增強社會公眾防震減災意識。加快建立和完善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宣傳教育新機制。充分利用網路、媒體等現代化宣傳手段,深入推進防震減災宣傳工作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發展,全面提高社會公眾對防震減災的參與度,形成全社會共同抵禦地震災害新局面。
(三)規劃目標。
1.“十二五”規劃目標 到2015年,全市基本達到綜合抗禦6級地震的能力。
(1)建立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防震減災工作體系,使全社會綜合防禦地震災害能力大幅提升。 (2)最佳化地震監測台網布局,全市地震監測能力達到2.0級。建立覆蓋全市區域的地震烈度速報網,建設實時的強震動觀測系統,實現20分鐘內的烈度速報。 (3)加強數字地震、GPS、群測群防等觀測資料在地震預測和科學研究中的套用,力爭做到長期預報更加科學、中期預報準確率不斷提高,努力實現有減災實效的短臨預報。 (4)城市建設工程按照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新建、擴建、改建的建設工程全部依法達到抗震設防要求,全面提升城鄉地震安全保障能力。在發生中強破壞性地震或相當於當地基本烈度地震時,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工程基本不破壞、城市基礎設施功能基本不喪失、地震安全農居基本不倒塌。建設覆蓋全市的農區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5)加強和完善地震應急救援體系和工作機制。全面推進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應急救援志願者隊伍和應急避難場所建設。逐步建立全市救災物資儲備系統。破壞性地震發生後30分鐘內應急指揮系統全面運轉,2小時內本地救援力量全面投入救災工作,48小時內災民生活得到基本救助。 (6)初步建成覆蓋學校、社區、企業、農區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網路,社會防震減災知識普及率達到60%以上。
2.遠景目標 到2025年,全市具備綜合抗禦6級地震的能力,防震減災綜合能力達到全國大中城市先進水平。
(1)地震監測能力建設。達到1.0級,初步建立起全市公眾預警系統。 (2)地震災害防禦能力建設。城鎮建設工程普遍達到抗震設防要求,農區80%的新建工程採取抗震措施,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工程具備緊急自動處置能力,人民民眾防震減災意識普遍提高。 (3)地震應急與救援能力建設。建立起科學、高效、完善的地震應急管理指揮體系和應急救援體系,建立比較完備的震災物資儲備、應急避難場所和醫療保障體系,確保災後12小時內災民能夠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和醫療救助。
三、“十二五”防震減災主要任務
(一)建立健全防震減災工作體系。 1.健全和完善全市防震減災領導體系,形成防震減災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為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 2.健全完善三區防震減災工作管理機構,明確職能職責,加強地震行政執法監督檢查。
(二)建設現代化地震監測系統。 1.完善地震監測台網建設。地震監測能力達到2.0級。 2.完善地震烈度速報網。地震發生後,迅速提供全市不同場點的地震烈度,提高全市災情速報能力,為地震應急決策提供基礎數據。 3.進一步提高地震監測預報水平。綜合利用多種觀測方法和技術手段,多學科、多途徑地探索地震觀測理論和方法,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實際的地震預測指標體系。依法規範社會組織、公民的地震預測行為。加強地震監測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地震台網運行維護、質量檢測技術保障體系。依法加強對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的保護。 4.建立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網路。進一步完善地震巨觀觀測網、地震災情速報網、地震知識宣傳網和防震減災助理員“三網一員”群測群防體系。制定加強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建立穩定的經費投入渠道,落實地震巨觀觀測員補助資金,保證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開展和群測群防工作隊伍的穩定,引導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群測群防活動。
(三)建立高效的震災預防體系。 1.依法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工作。嚴格執行抗震設防管理辦法和基本建設審批程式,切實推進抗震設防要求與相關行業設計規範的技術銜接,確保抗震設防要求落到實處。 2.完成城市活動斷層探測項目。為城市整體規劃和城市土地合理利用提供基礎資料。 3.完成規劃區地震小區劃工作。在濱河二期、三期和濱海西區開展地震小區劃工作,為城市的規劃和建設提供科學合理的抗震設防要求,提高城市整體抗禦地震災害的能力。 4.全面提高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抗震設防要求。把學校和醫院建成具備地震應急避難和應急救治功能的綜合場所。 5. 開展對全市生命線工程、重大建設工程、易產生次生災害工程,特別是危化企業的抗震性能鑑定工作。對未達到抗震設防要求的建設工程,分步、分階段實施加固改造。 6.加強農區民居地震安全工作。針對農居建築抗震能力普遍偏低的情況,要加強地震安全宣傳引導,採取方便、有效、農區居民樂於接受的措施,積極推進農區民居地震安全示範工程建設。
(四)建立反應迅速、指揮得力的地震應急體系。 1.健全地震應急指揮體系。按照統一指揮、反應迅速、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要求,規範全市各級抗震救災指揮體系建設。完善規章制度,明確職責分工,健全指揮調度、協調聯動、信息共享、社會動員等工作機制。 2.健全地震應急工作體系。健全市、區、鎮街道辦事處抗震救災工作機構,落實各成員單位的職責任務,建立經常性的工作通報和聯絡機制。修訂並完善市、區、鎮及相關部門地震應急預案,明確應急工作程式,適時組織地震應急演練,檢驗反應能力,使地震應急預案更加科學、實用,增強可操作性。 3.提升地震災害應急救援能力。建立地震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地震快速反應系統,實現自治區、市、區三級實時回響,為應急處置的指揮提供有力支撐,提高政府應急管理決策水平。進一步完善市、區地震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建立志願者隊伍,定期對志願者隊伍進行培訓,形成以地震專業救援隊為中堅、各有關行業救援隊伍為骨幹、志願者隊伍為補充的地震應急救援體系。 4.規劃建設應急避難場所和地震應急救援物資儲備體系。“十二五”期間,做好已經規劃的35處應急避難場所的建設工作,加強應急避難場所通道及城市出入口的梳理工作。各有關部門應加強協作配合,堅持平災結合原則,統一規劃、統一建設,逐步使中心城區的應急避難場所達到國家要求。紮實落實地震應急救援資金,完善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的物資生產、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機制,最佳化儲備布局和方式。
(五)建立有效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體系。 1.加強我市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體系建設,把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納入國民素質教育體系及中國小公共安全教育綱要。 2.建設完善我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大力普及地震應急避險知識,增強防震減災安全意識,使科普教育基地成為普及防震減災知識的重要陣地。 3.最佳化完善我市防震減災信息網站,進一步加大信息量,使防震減災宣傳教育融入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中。 4.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建設,建立各級各類學校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網路,把防震減災科普讀物納入各類學校科普書目。 5.進一步推進防震減災知識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活動,全面普及防震減災知識,幫助社會公眾掌握防震、避震、自救和互救的知識及技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防震減災領導體系和工作機制建設。 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領導,建立完善防震減災領導體系和工作機制,定期召開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和聯席工作會議,按照《全市防震減災工作任務分解方案》,明確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的職責,確保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健全三區防震減災機構,明確職能職責,依法履行管理職責,確保防震減災工作有效開展。
(二)加強防震減災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 進一步完善地方政策措施,積極推進防震減災法制化管理;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全面提高防震減災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加強普法宣傳,積極營造依法開展防震減災工作的良好環境。
(三)建立以公共財政為主的防震減災投入機制。 將防震減災發展納入各級政府發展規劃和財政預算,防震減災投入要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協調並隨全市財力的不斷增強而相應增加。
(四)實施人才強業戰略。 以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引進為重點,積極穩妥地改善防震減災隊伍的總體結構,提高隊伍綜合素質;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科技人員的潛能,保障防震減災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推進地震科學技術和新成果套用。 加快科技創新,為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以地震觀測技術和地震科學基礎研究為依託,開展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應急救援領域的科學技術工作,堅持依靠科技,採用先進的理論、先進的設備、先進的方法,逐步提高監測預報水平。
五、重點項目
(一)城市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 2014年5月完成我市城市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為我市城市規劃、國土利用、城市建設、重大工程選址等提供科學依據。
(二)規劃區地震小區劃項目。 2014年5月完成濱河二期、三期和濱海西區地震小區劃項目,為規劃區的土地利用規劃、工程場地選址、建設工程抗震設計、震害預測等提供科學依據。
(三)應急避難場所建設。 我市規劃建設35個應急避難場所,其中海勃灣區17個,烏達區12個,海南區6個。要逐步完成應急避難場所的應急通道、供水、供電、消防、排污、救災帳篷、醫療救護、衛生防疫等基本設施建設工作。
(四)地震監測預報基礎設施最佳化改造項目。 積極配合自治區地震局完成地震監測預報基礎設施最佳化改造項目,改變地震監測預報基礎設施滯後的現狀,改善台站觀測環境和生活條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