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利他行為的發展及其機制研究

災難-利他行為的發展及其機制研究

《災難-利他行為的發展及其機制研究》是依託西南交通大學,由李一員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災難-利他行為的發展及其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一員
  • 依託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災難-利他行為對人類的適應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我們對其背後的心理和腦機制卻知之甚少。對兒童災難-利他行為的研究有助於從遠因和近因兩個方面揭示其本質。 本課題擬以啟動技術和獨裁者博弈為主要範式,以行為分析和功能核磁共振為主要技術,從四個方面對災難-利他行為發展的心理和腦機制進行探討:(1)初步分離出災難的負性經驗和積極經驗對兒童利他行為的長期影響。(2)初步探討災難對兒童自我類屬界定的影響,揭示進化的群體選擇機制在人類應對災難時的顯現。(3)對重複捐贈時,個體災難-利他行為的變化進行系統的結果描述和機制分析。(4)初步探索兒童災難-利他行為的腦機制,揭示兒童腦發展和利他行為的內在關係。 本課題的系列研究成果有助於進一步理解災難-利他行為的產生和效用機制,並對相關社會公共事業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結題摘要

災難-利他行為對人類的適應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我們對其背後的心理和腦機制卻知之甚少。對兒童災難-利他行為的研究有助於從遠因和近因兩個方面揭示其本質。 本課題利用啟動技術和經濟心理學博弈範式,探索了災難-利他行為的發展特點和心理機制。並以此為基礎,探索了情緒對一種特殊的利他行為——利他懲罰的調節作用。另外,從群體心理的角度,分析了懲罰成本對個體利他懲罰意願的影響。 本課題以情境啟動技術和獨裁者博弈為主要範式,從三個方面對災難-利他行為發展的心理機制進行探討:(1)初步分離出災難的負性經驗和積極經驗對兒童利他行為的長期影響。研究發現,曾經獲得他人幫助的個體更願意對災難中的受災者慷慨解囊。(2)初步探討災難對兒童自我類屬界定的影響,揭示進化的群體選擇機制在人類應對災難時的顯現。面對災難,兒童會主動尋找自己的群體身份,並且對其所認同的群體成員表現出明顯的利他意願。(3)對慈善義務化對個體利他意願的影響進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發現當把慈善作為一種義務時,兒童的捐贈意願明顯降低。 本課題運用情緒啟動技術和第三方懲罰博弈,探討了個體的附加情緒和行為成本對人類利他懲罰意願的影響。研究發現個體的附加情緒會在一定程度影響人們對公平正義的維護意願。當面對中等程度的不公正時,高興的個體往往會不懲罰不公正行為者。相反,有負性情緒(憤怒的和悲傷的)的個體傾向於對不公正行為者進行懲罰。幸運的是,在絕對公正和絕對不公正時,這種情緒效應沒有顯著的效應。另一個研究發現,懲罰成本能有效地調節個體的利他懲罰行為。更重要的是,在第三方懲罰博弈中,這種成本表現在三方的相對地位上,個體會選擇能使自己保持群體優勢的懲罰策略。更重要的是,當個體付出的懲罰成本使其地位不在三人群體中保有優勢時,個體會傾向於對不公正行為不作為。 本課題的系列研究成果有助於進一步理解災難-利他行為的產生和效用機制,揭示了影響個體利他性懲罰的幾個重要因素。對相關社會公共事業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