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市街街道

灶市街街道

灶市街街道,隸屬於湖南省衡陽市耒陽市,地處耒陽市西南部,耒水將境域分為東西兩岸,東至大唐耒陽電廠、東南與泗門洲鎮和小水鎮相接、西毗餘慶鄉、北接發明家廣場,東北交蔡子池街道,總面積122.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總人口12餘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約9.3萬人。

民國,屬親誠鄉。1949年10月,屬五區。1957年,屬灶市鎮。1989年3月,成立灶市街街道。1995年6月,將花石鄉花石村併入。2006年3月,析出錫里村歸五里牌街道。2010年8月,析出南嶺居民委員會歸三順街道。截至2020年6月,灶市街街道下轄10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

2011年,灶市街街道財政總收入7102萬元,比上年增加55.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244.85萬元,完成營業稅1709.68萬元,增值稅570.77萬元,企業所得稅68.39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灶市街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湖南省衡陽市耒陽市
  • 地理位置:湘南
  • 面積:122.2 km
  • 下轄地區:10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灶市街彭橋路3號
  • 電話區號:0734
  • 郵政編碼:421800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 人口數量:12 萬
  • 車牌代碼:湘D
  • 人口:12餘萬人(2019年末總人口)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民國,屬親誠鄉。
1949年10月,屬五區。
1950年11月,屬一區。
1952年8月,屬城關區。
1953年3月,屬灶市鎮。
1956年6月,將灶市、沙頭、朱彭3鄉和灶市2個居民委員會合併設立灶市鎮。
1957年,屬灶市鎮。
1958年9月,由城關、灶市兩鎮合併設立城關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析出灶市鎮。
1962年10月,灶市鎮併入城關鎮。
1984年5月,析出城關鎮的灶市、車站2個居民委員會和灶市、南嶺、沙頭、零洲4村設立灶市鎮。
1989年3月,將餘慶鄉聯平、三架鄉錫里併入,成立灶市街街道。
1995年6月,將花石鄉花石村併入。
2006年3月,析出錫里村歸五里牌街道。
2010年8月,析出南嶺居民委員會歸三順街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灶市街街道轄有彭橋、天橋、灶市、車站、鐵路園、聯平、沙頭、零洲等8個居民委員會,花石村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34個居民小組、1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灶市街街道下轄10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灶市街彭橋路3號。
車站社區
天橋社區
花石村
易成村
鐵路園社區
零洲社區
白沙村
新渡村
灶市社區
沙頭社區
集中村
新大塘村
彭橋社區
紅衛社區
灘洲村
東星村
聯平社區
泗門洲社區
王子村
/

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灶市街街道地處耒陽市西南部,耒水將境域分為東西兩岸,東至大唐耒陽電廠、東南與泗門洲鎮和小水鎮相接、西毗餘慶鄉、北接發明家廣場,東北交蔡子池街道,總面積122.2平方千米。
灶市街街道

人口

2011年末,灶市街街道轄區總人口8.7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2萬人,城鎮化率93%,總人口中,男性45034人,占51%;女性42722人,占49%;14歲以下17159人,占19.55%;15~64歲6.05萬人,占68.94%;65歲以上10097人,占11.51%,人口以漢族為主,達8.77萬人,占99.91%;另有苗族75人,占總人口的0.09%,2011年人口出生率11.6‰,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長率5.2‰。
截至2019年末,灶市街街道總人口12餘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約9.3萬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灶市街街道財政總收入7102萬元,比上年增加55.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244.85萬元,完成營業稅1709.68萬元,增值稅570.77萬元,企業所得稅68.39萬元。

農業

灶市街街道境內耕地面積0.62萬畝,人均0.7畝;林地面積1.3萬畝,2011年農牧漁業總收入2.08億元,較去年增長9%,2011年種植水稻4500畝,產量4500噸;種植蔬菜3800畝,產量3500噸;在沙頭、零洲分別建立蔬菜、水果生產基地。畜牧業以養豬、養雞為主,2011年飼養肉豬2.7萬頭、肉雞14.6萬羽,完成畜牧業總產值4080萬元。

工業

2011年,灶市街街道工業總產值達31.38萬元,占生產總值比重達75%。境內有工業企業5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7家,職工3200多人。

商業

2011年,灶市街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1313萬元。境內有商業網點800多個,其中大型超市商場5個,專業市場4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灶市街街道有幼稚園7所,幼兒857人,專任教師39人;國小9所,在校學生1925人,專任教師91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學生314人,專任教師48人,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灶市街街道有村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2處,農家書屋7個,藏書4萬餘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灶市街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個,其中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5所,有床位230張,專業衛生人員220人,其中執業醫師56人,執業助理醫師102人,註冊護士62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0.2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7.8萬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灶市街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86戶,支出290萬元,比上年增長20%,月人均65元;醫療救助8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共支出24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46戶,人數460人,支出37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3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9萬元,比上年增長20%,敬老院1家,床位25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25人,居民委員會服務設施2個,其中居民委員會服務中心1個,居民委員會服務站9個,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6907人,參保率67%。

交通

灶市街街道轄區內有一個火車站,一個汽車西站。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據縣誌載:此處原叫“灶頭市”。上世紀20年代,逐漸發展成為2公里長,約200家店鋪構成的沿河街道和商賈雲集的水陸碼頭。故稱“灶市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