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陶彩繪豆

灰陶彩繪豆呈泥質灰陶。 豆盤外壁彩繪紅褐和淡黃兩色組成的寬頻紋和弧帶紋,圈足部位彩繪一周紅褐 色寬頻紋。 新石器時代南方部分地區流行的彩繪陶是在器物燒成後進行彩繪,故圖案易於 脫落。此件能完整保留下來,實屬不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灰陶彩繪豆
  • 館藏地點:上海博物館藏
  •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
  • 類別:陶器
基本信息,器物介紹,相關資料,

基本信息

灰陶彩繪豆
【年代】:新石器時代
【尺寸】高11厘米 口徑17.4厘米
【文物出土】 一九七六年上海市青浦縣松澤遺址出土

器物介紹

該器物泥質灰陶,斂口卷唇,弧腹,多節形圈足。器腹下部有一周垂稜,圈足作束腰形。上部鼓出一周凸稜,下部作喇叭形。豆盤外壁彩繪紅褐和淡黃兩色組成的寬頻紋和弧帶紋,圈足部位彩繪一周紅褐色寬頻紋。彩繪陶是在陶器燒成後再繪彩,與繪彩後再入窯燒成的彩陶不同,所以極易脫落,出土後能保留彩色的極少。這類裝飾方法,盛行於戰國與兩漢。松澤彩繪陶是其中最早的一種。

相關資料

崧澤文化距今約5800-4900年,屬新石器時代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發現而命名。崧澤文化上承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階段。
青浦區發現崧澤文化遺址4 處(崧澤遺址、福泉山遺址、金山墳遺址、寺前村遺址),出土各類文物800餘件。
1958 年,崧澤農民挖塘時發現古物,然後於1961年和1974年兩次有計畫地發掘,挖出古墓100 座,以及大量的石器、玉器、骨器、陶器和獸骨、稻種等遺物,證明崧澤距今6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活動,崧澤人是上海最早的祖先。崧澤遺址於1962年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命名為崧澤文化。

崧澤發現有兩口6000 多年前的馬家浜文化水井,均為直筒,井壁光滑,水源豐富,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水井,其形制沿用至今。
崧澤文化的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鋤耕進入犁耕,能人工培植粳稻、秈稻。可以製造多種形狀、多種用途的陶製鼎,首先開創了輪制陶器,從中期開始,已運用陶輪快速旋輪、捏泥坯成型的製造技術,使器型規整,器壁勻薄,往往在內壁和內底遺留坯的旋痕。
崧澤文化陶器,除炊器(夾砂陶)仍為紅陶,其他器物多以灰陶為主,伴隨灰陶的燒制,還出現了一種灰胎黑衣陶,這類黑陶由於器表微小的孔隙為黑煙所滲填,因此具有不滲水的特點。以往只知道烏黑髮亮的泥質黑衣灰胎陶為良渚文化陶器的一大特色,現根據考古資料得知,這類陶器在崧澤文化時期已經出現了。
崧澤文化陶器不僅製造技術方法較前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十分講究造型和裝飾。使器物具有濃厚的藝術氣質和神韻。在造型上,充分運用弧線、折線的適當處理,器型繁多,各不相同,成為崧澤文化陶器的顯著特徵之一。如器型有圓球形、扁圓形或葫蘆形、塔式型和動物型等等。
總之,崧澤文化陶器不僅器型種類多,尤其講究造型和裝飾藝術。器型有釜、鼎、罐、豆、壺、瓶、觚、杯、盆、匜等。鼎的形制多樣,有釜形、深缽形和盤形等等。器表裝飾盛行堆紋、壓劃紋、彩繪和鏤孔等技法。少數彩繪陶也比較突出,是在燒成的陶器上用紅褐和淡黃色彩描繪。
1990年嘉興大墳遺址出土人首陶瓶,現嘉興雀幕橋遺址、南河浜遺址出土了一批以往從未面世的陶器,如塔形壺、鷹頭壺、鳥型三足盉、六足陶龜、獸面鐘形壺及形制各異的器蓋和器座等等。
另外,嘉興南河浜遺址還首次發現了崧澤文化的“祭台”,並較好地揭示了“祭台”的形成過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