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木蓮

灰木蓮

灰木蓮(學名:Magnolia sumatrana var. glauca (Blume) Figlar & Noot.)是木蘭科木蓮屬植物,常綠喬木,高達26米,胸徑80厘米,樹皮灰白平滑。單葉互生薄革質,倒卵形,窄橢圓形或窄倒卵形,花被9片,乳白色或乳黃色,內質,稍厚。聚合果卵形,有種子5-6枚。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原產于越南及印度尼西亞,中國廣東、海南和廣西於1960-1963年引種栽培。適生於南亞熱帶。幼齡時稍耐陰,中齡後偏陰,喜溫瞹濕潤環境,在土壤乾旱、瘠薄立地生長較差,忌積水地,抗污染能力一般。

材質輕重適中,色澤美觀,為優質用材,宜乎作高級家具、膠合扳等用;花朵淨白而大,有香氣,具觀賞價值。宜作混交林樹種,亦是優良的庭院觀賞樹和行道樹。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採種,播種,栽培技術,選地,定植,管理,病蟲防治,病害,蟲害,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達26米,胸徑80厘米,樹皮灰白平滑。單葉互生薄革質,倒卵形,窄橢圓形或窄倒卵形,長10-20厘米,寬3.5-6.5厘米,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全緣,長10-20厘米,寬3.5-6.5厘米,直徑2厘米,花被9片,乳白色或乳黃色,內質,稍厚。聚合果卵形,有種子5-6枚。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成熟時,假種皮紅色。

產地生境

灰木蓮適生在北熱帶與南亞熱帶地區。幼齡時稍耐蔭,中齡後偏陽,適生在海拔800米以下,土層疏鬆、深厚,濕潤肥沃的砂頁岩發育成的磚紅壤性土、磚紅壤性紅壤或紅黃壤,年平均氣溫在18℃以上,年積溫6000-8000℃,絕對低溫-2℃,年降雨量1200-2700毫米的地方。在土壤乾旱、瘠薄的地方生長較差。
原產于越南及印度尼西亞;中國廣東、海南和廣西於1960-1963年引種栽培。

繁殖方法

採種

9-10月種子成熟。但開花多,而結果甚少。選擇13-15年生的優、良植株作採種母樹。種子成熟的特徵,果實由淺綠色變為黃綠色,稍微裂,即可採種。採回的果實應攤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陰乾,待果開裂後,用木棍輕敲和翻動,種子即可脫出。用細沙搓去假種皮,洗出的種子,混濕潤細沙貯藏備用。出種率23%,種子千粒重40-50克,發芽率70-80%。

播種

早春2-3月播種,採用條點播,條距25厘米,粒距5-7厘米,覆土厚1-1.5厘米,並蓋一層薄草。每畝播種量8-9公斤。播後20天種子開始發芽出土,苗期要加強管理。一年生苗高達50-60厘米,徑粗達0.6厘米以上,可出圃定植。每畝產苗1.5萬株左右。

栽培技術

選地

灰木蓮喜溫喜濕喜肥,造林地宜選擇在北回歸線以南丘陵山地,土層疏鬆深厚、肥沃濕潤的山坡中下部酸性土壤。

定植

先清山後穴墾,挖植穴50厘米×50厘米×35厘米,株行距3米×2.5米,造林密度1500株/公頃,雨後陰天定植。除純林栽培外,還可營造混交林,但要嚴格控制闊葉樹的比例。灰木蓮與尖葉杜英、黃桐、木荷、馬占相思等混交,混交比例為1:3或1:4,即灰木蓮占20-25%,其他樹種占75-80%,可採用行帶混交或均勻錯開,照顧均勻,株行距2-2.5米。

管理

灰木蓮早期速生,植後應加強撫育管理及施肥工作,頭3年,每年4-5月和9-10月進行2次鏟草鬆土,春夏季節和撫育每株施複合肥100克,以後每年鏟草或割草1次,直至鬱閉成林。到6-7年生,林木開始分化,此時應協調種間關係,合理間伐,促進林分增長,以利培育中、大徑材。

病蟲防治

病害

幼苗易發生根腐病,防治方法:①種子、插穗消毒。播種前,種子可用種子重量0.3%的退菌特或種子重量0.1%的粉銹寧拌種或用80%的402抗菌劑乳油2000倍液浸種5小時;插穗基部也可用同樣濃度藥液浸1小時後扦插。②苗床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50%多菌靈15克撒於地表翻入土中,或用75%五氯硝基苯3克均有良效,且可兼治猝倒病、立枯病。③藥劑防治。發病時,可用40%根腐寧1000倍液噴霧或澆灌病株;或80%的402乳油1500倍液灌根。

蟲害

灰木蓮病蟲害不多,主要蟲害苗期有螻蛄大蟋蟀咬食幼苗。防治方法為毒餌誘殺,毒餌是57%辛硫磷0.25千克,麥麩1.5-2.5千克,加適量水拌勻成團,以撒出去能散開為適度。傍晚撒在苗床周圍,殺滅蟋蟀、螻蛄效果都好。

主要價值

灰木蓮樹幹通直,圓滿。木材筆理細緻,易加工,切面光滑美麗,乾燥容易,可供建築、家具和膠合板等用。樹形整齊美觀,枝葉茂盛,可作城鎮、公路和四旁綠化樹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