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六鰓鯊(學名Hexanchus griseus)是六鰓鯊屬下的一個物種,是六鰓鯊科中最大的,體長可達4.8米以上,性情兇猛。
灰六鰓鯊的牙齒灰六鰓鯊是卵胎生的,是六鰓鯊科中最多胎數的,約有22-108頭幼鯊,每頭約有70厘米長。它們一般生活於水深多於90米的地方,最深的紀錄可達1,875米。與其他的深海生物一樣,灰六鰓鯊會進行晝夜垂直遷移。灰六鰓鯊在一些特定的地區,如近不列顛哥倫比亞的虹比島、舊金山灣的蒙特裏海底峽谷及挪威的峽灣口,我國常見於台灣基隆。一般會在水深30米的地方出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灰六鰓鯊
- 拉丁學名:Hexanchus griseus Bonnaterre
- 別稱:六鰓鯊、牛鯊
- 二名法:Hexanchus griseus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軟骨魚綱
- 亞綱:板鰓亞綱
- 目:六鰓鯊目
- 科:六鰓鯊科
- 屬:六鰓鯊屬
- 種:灰六鰓鯊
- 分布區域:太平洋、大西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生長繁殖,分布範圍,
外形特徵
大小:12-18英尺(3.7-5.5米)。體延長,前部稍粗大。頭寬扁,約為全長的1/5;尾基上下方無凹窪。吻短而鈍。綠色眼睛, 眼大,卵圓形,無瞬膜。鼻孔小,近於吻端。口裂寬,弧形;上下唇褶不甚發達。兩頜齒異形;上頜無正中齒,每側20個,前面2齒簡單而細尖,齒頭外斜,中間8-9齒,外側具1-3小齒頭,最後7齒低小圓形,齒頭很小或無;下頜正中具一齒,中央齒頭尖長,側齒頭3,每側12齒,前面6齒寬扁長方形,具7-10小齒頭,後面6齒細小。噴水孔細小,位於眼後緣上方。鰓孔6個。背鰭一個,小而後位,起點與腹鰭後端上方,後緣凹入,上角鈍圓,下角尖突;胸鰭寬大,鐮刀狀,後緣凹入,外角鈍尖,內角鈍圓;尾鰭狹長,尾椎軸稍翹,上葉見於尾端,下葉前部具顯著叄角形突出,中、後部間具缺刻。體背側暗褐色或棕褐色,有時體側具一淺色縱條;吻腹側及腹部淡色;各鰭灰褐色;尾鰭下葉及末端灰黑色。
棲息環境
棲息於大陸棚或島嶼棚斜坡外緣的近、外海底棲大型鯊類,一般棲息深度在180-1,100公尺附近,但最深可達2,000公尺。
生活習性
具日夜垂直分布,白天棲於底層,晚上至上層覓食。主要以其它小型鮫類、小型硬骨魚類、甲殼類及烏賊等為食。
生長繁殖
卵胎生,胎兒在母體內生長可達650毫米,一胎可產下約22-108尾幼鯊,剛出生之幼鯊體長可達60-70公分。 體長2米時性成熟。
分布範圍
熱帶和溫帶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