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部·針火

火部·針火

《火部·針火》是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創作的《本草綱目》中的條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火部·針火
  • 作者:李時珍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處:《本草綱目》
  • 作品體裁:條目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火部·針火
釋名
亦名燔針、淬針、燒針、煨針。
主治
火針,用的是鋼針,是燒過的鋼針。方法是:在燈盞里,放二十七莖燈草,注滿麻油,把燈草點燃。然後把針不斷沾油,不斷持向燈火里去燒。要燒到通紅才能用,用時須按穴道針刺。或針末燒紅或是冷針,那不但不能治病,而且於人有害。
火針,“乃為筋寒而急者設”。所謂筋寒而急,指肌肉受寒,猛縮不已。這是火針是古的用途。以後,又有人用以刺積塊,又有人用以刺癰疽。以後,還有人用以治傷寒症。那就不免要出些副作用了。總結火針的用途,行之有效者,約有下列四項:
治風寒筋急攣引痹痛,即所謂急抽筋。
治癱瘓不仁。
治症塊、結積(腹中結塊)。
治癰疽發背,有膿無頭。
前兩項,按穴刺,拔針要快。拔針後,急用指頭按穴孔,否則痛甚。第三項,針刺入,可轉動,拔針要慢。第四項,要讓膿流出來,所以不宜按穴孔。“凡用火針,太深則傷經絡,太淺則不能去病。”應當進針適當。針後如有發熱惡寒,這是對了症的表現,是好現象。據《靈樞經》講:刺到病人內部如有知覺,就行了,刺到病人叫痛,就不算好。
病在臉部以夏天在濕熱在兩腳時,都不可用火針。
附方
平頭針:是火針的一種。一般火針,針頭是尖的,平頭針呢,針頭是平的,專門用來治眼病。凡是肝虛的人,眼睛昏,眼淚多,甚至長一層頑厚的皮膜,障在瞳孔之前,這便是所謂這兩種翳子,都可採用平頭火針熨烙法來治療。平頭針的針頭平而圓,這圓頭的大小和翳子的大小差不多。把針頭燒紅,迎向眼珠面前,徐徐熨烙,接觸要非常輕,只以翳膜漸漸烘乾、漸漸裂破為度。翳破之後,可用除翳藥敷點。

作者簡介

李時珍(約1518~1593),明代傑出醫藥學家。字東璧,晚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蘄春)人。世業醫,父言聞,有醫名。念本草一書歷代註解者謬誤亦多,遂考古證今,辨疑訂誤,廣采博收群書,奮發編修。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歷時二十七載,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綱目》五十二卷,初刊於金陵。此書歸納脈象為二十七種,各撰體狀詩、相類詩、主病詩。另著有《奇經八脈考》,於奇經循行路線及證治規律闡發尤多。已佚醫著有《三焦客難》《命門考》《五臟圖論》《瀕湖醫案》《瀕湖集簡方》等。次子建元,從父業醫,有醫名。父卒,獻《本草綱目》於朝廷。四子建方,精醫,中年入選太醫院醫士。弟子龐鹿門,傳其醫學;瞿九思,傳其儒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