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線報

火線報

1965年初,攀枝花特區黨委決定創辦《火線報》,以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黨中央的備戰指示,報導工業基地建設的艱苦奮鬥精神和好人好事為宗旨。1967年報紙停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線報
  • 地區:攀枝花特區
  • 目的: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 創始時間:1965年
創辦背景,發行歷史,

創辦背景

1965年5月1日,渡口特區建設總指揮部創辦《火線報》,幾經起伏,至1974年正式出版《渡口日報》,是第一張公開發行的日報。
火線報
火線報
1973年,攀枝花市文化局創辦文藝期刊《攀枝花》,後移交市文聯主編,是唯一在國內公開發行的刊物。截至1985年底,全市已有公開發行的報紙3種、刊物1種;內部發行的報紙7種、刊物23種。這些報刊都在攀枝花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發行歷史

1965年初,攀枝花特區黨委決定創辦《火線報》,以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黨中央的備戰指示,報導工業基地建設的艱苦奮鬥精神和好人好事為宗旨。開辦時為油印四開張,不定期發行,人員僅4名。實行采編合一,經常奔走於建設工地,編輯、刻印都是流動作業。沒有電台,靠收音機收抄訊息;沒有電燈,用蠟燭、煤油燈照明。印刷設備僅有1台舊四開平台機、2台舊圓盤機、1台手搖鑄字機、1部油印機和1塊刻字鋼板。5月1日,《火線報》第1期出刊,特區黨委書記徐馳寫了《發刊詞》。9月3日從第8期開始改為鉛印,周二刊,每期印4000份,限市內發行,並上送冶金部和西南三線建委辦公室。
1966年5月1日,郭沫若視察《火線報》時親筆題詞:“渡口英雄們活學活用毛主席思想在改天換地,讓我們的筆桿像風鎬一樣,為新興工業基地寫出一部偉大的創業史。”
1967年2月《火線報》及其印刷廠實行軍事管制。3月,改《火線報》為《紅色電訊》,只刊新華社電訊,不發地方稿。至此,《火線報》共出刊130多期。9月,報紙停刊,編輯部撤銷,采編人員下放勞動。
1968年3月,市革委成立,決定籌辦《新渡口報》,編輯部設編輯、記者、攝影、校對、電台等組,共40餘人。5月1日出刊,四開四版,周六刊,每期印2萬餘份。1969年11月,根據中央和成都軍區、省革委的指示,《新渡口報》停發地方稿,只留兩人編髮電訊,其餘采編人員集中學習。1971年5月,根據省革委關於撤銷地方報紙的指示精神,《新渡口報》停刊,只留少數人組成報導組,大部份采編人員被調出報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