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火

火濟一般指本詞條

濟火(175年—238年),彝名妥阿哲,或謂濟火是彝族傳說人物。相傳,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諸葛亮南征時,水西彝族遠祖酋長濟火(彝名“妥阿哲”)曾於黔西北和滇東北部分地區親迎蜀軍,在今貴州西北積糧通道,協助平孟獲有功,受封為“羅甸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濟火
  • 其他名稱:濟濟火、火濟
  • 性別:男
  • 民族:漢代牂牁人
  • 彝名:妥阿哲
人物簡介,人物事跡,

人物簡介

濟火(175年—238年),也稱濟濟火、火濟,尊稱將軍,漢代牂牁人,為南中羅甸彝族默部君長勿阿納第六世孫,系水西(黔西)安氏、芒部(鎮雄)隴氏彝族土司之遠祖。濟乃父名,火乃已名,眾稱濟火將軍。濟火深目身長,面黧色而白齒,以青布帛為囊,籠發其中,若角狀。習戰鬥,尚信義,善撫其家眾,諸彝戴之。

人物事跡

濟火居於顯貴地位,握有大權,用楚吐城(成都)制的名帛,祭奠自己之祖宗,於是進占了四十六個山莊。“按臥龍先生的謀略,要聯結勿阿納的後裔,攻城如摧枯拉朽;野占則吶喊稱強。”蜀漢建興三年(225),濟火聞諸葛武侯南征,即率眾往芒部之大草壩(今彝良境)迎接武侯師,積糧通道,助帝出征,遂隨軍佐武侯平西南夷,“視為賢能老臣。在楚敖山(七星關附近)設宴,給臥龍先生接風,與他盟誓,本帥所統帥的人,都聽命令,若有反叛之心,叫他不得好結果。”紅日東升就出發,分三路進軍,濟火領中軍,對叛逆者進行征討之後,捷報頻頻傳來,濟火很高興,“彝君長的江山多麼絢麗,阿哲家的轄地,將永世繁榮,如陽光燦爛,堪稱樂土。”在攻打孟獲時,穿著皇家所贈的冠冕袍帶,儼然一位王侯。戰鬥勇敢,親擒孟獲,立功于軍前,得武侯讚賞。建興丙午四年(226年)封爵酬功,蜀漢後主劉禪封濟火為羅甸王,世長其土,勒四十八部,部之長曰頭目,其等有九,曰九扯,最貴者曰更苴,皆屬濟火統轄,即後,蜀漢建興十一年(233年)牂牁界中普里(屬貴州)革僚叛,濟火受後主詔,率眾討平之,進而拓其境地。時,濟火年已耆艾,帝賜給縷銀鳩杖(龍頭拐杖),以寵異焉。
濟火既平普里,令其件父克之子柏墨長之,是為鹵氏大宗。夷謂宗為主,而呼主為革,呼普里為白勒,故謂普里諸鹵為大革。火世居閔(今雲南東川一 帶)。南梁太清三年(549年),濟火閩支第二十世,由閩(今雲南東川)向東北擴展,據今水城、大方、黔西地帶。相傳,濟火死後,葬於大定城東之火焰山,故後人稱火焰山為濟火峰。
至清代,水西地方曾設祠祭奠濟火。1981年,在大方縣城西響水柯家橋出土濟火紀碑,高0.52米,長0.65米,已移至大方縣文化館,全碑鐫彝文242言,殘存174字,清代有拓片,原件存西南民族學院圖書館。立碑時代待考。載《昭通彝族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