灩

灩,中國漢字,讀作”yàn“,意思是水閃閃發光。出自唐代張若虛之《春江花月夜》——“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灩
  • 拼音:yàn
  • 注音:ㄧㄢˋ
  • 部首
  • 結構:左右結構
  • 姓氏:從氵、艷聲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拼音:yàn
注音:ㄧㄢˋ
部首筆劃:3
總筆劃:13
繁體字:灧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簡體部首:
造字法:形聲
筆順:捺捺橫橫橫橫豎撇折折豎橫折
統一:U+6EDF
五筆86:IDHC
五筆98:IDHC
五行:水
UniCode:U+6EDF
四角號碼:37117
倉頡:EQJU
GBK編碼:E4D9
規範漢字編號:5563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正字通》俗灩字。

詳細解釋

yàn
<形>
(形聲。從水,艷聲。本義:水閃閃發光) 同本義 [bright]
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水光瀲灩晴方好。——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又如:灩瀲(水光耀貌);灩灩(水光貌)
瀲灩
1.水波蕩漾的樣子。[ripples]
文選·木華<海賦>》:“浟湙瀲灩,浮天無岸。”
李善註:“瀲灎,相連之貌。”
溫庭筠《郭處士擊甌歌》:“佶栗金虬石潭古,勺陂瀲灎幽修語。”
方乾《題應天寺上方兼呈謙上人》詩:“勢橫綠野蒼茫外,影落平湖瀲灩間。”
無名氏《鳴鳳記·鄒林遊學》:“湖光瀲灩接晴空,山色有無中。”
2.水滿的樣子。[flooding;billowing]泛指盈溢
3.光耀的樣子。
盧綸《上巳日陪齊相公花樓宴》詩:“樹色參差綠,湖光瀲灩明。”
王子一《誤入桃源》楔子:“色籠,光瀲灩。” 明何景明《明月篇》:“初照瀲灎黃;金波,團圓白玉盤青天。”
4. 形容水波相連,蕩漾閃光,波光 閃動的樣子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相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