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灞橋風雪圖
- 作者:吳偉
- 創作年代:明代
- 畫作類型:水墨畫
- 材質:絹本
- 規格:縱138.1厘米,橫106厘米
-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灞橋風雪圖軸一般指本詞條
《吳偉灞橋風雪圖軸》是明代畫家吳偉創作的一幅絹本水墨畫,收藏於故宮博物院。款署:“小仙”。鈐“吳偉”印。“灞橋”位於西安市東的灞河之上,是東去洛陽的必經之路,古人常於此送別,唐詩中“灞橋折柳”的典故即由此而出。吳偉此圖並非寫實之景,而是取其送別的含意。圖繪嚴冬景象,山岩積雪,樹木蕭瑟,行旅之...
夏珪灞橋風雪圖軸是一件宋代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徵 夏珪灞橋風雪圖軸尺寸91.3厘米×30.1厘米,絹本,設色。作者簡介 夏珪,字禹玉,浙江杭州人。寧宗(1195—1224)、理宗(1225—1264)朝任職畫院,擅畫山水、人物,取法李唐,用禿筆帶水作大斧劈皴,是稱為“拖泥帶水皴”;善於墨法,濃淡乾濕,極盡...
稱其為"畫狀元"。畫風承襲南宋院體,人物畫分為粗筆寫意和工筆白描兩種。早年畫風較工致,中年後縱恣豪放,水墨淋漓。代表作《灞橋風雪圖》。此圖人物面部、手足以淡墨勾勒,略施淡彩,構圖取南宋"半邊一角"構圖法,筆法則變南宋人的沉著凝重為清勁飛動。左上署款"小仙畫",下有"江夏吳偉"朱文印。
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漁市山驛,使其見者悠然如在灞橋風雪中,不復有市朝抗塵走俗之狀。筆法簡勁,氣勢極壯,石體堅凝,山峰峭拔,雜樹豐茂,有枝無乾,時稱“關家山水”,與荊浩並稱“荊關”,與李成、范寬形成五代、北宋間北方山水畫三個主要流派,並與荊浩、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
他的畫風樸素,形象鮮明突出,簡括動人,被譽為“筆愈簡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關仝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漁村山驛的生活景物,能使觀者如身臨其境,“悠然如在灞橋風雪中,三峽聞猿時”,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論者謂其晚年成就,較之荊浩更能青出於藍,是荊浩畫派的有力繼承者,...
《中國畫名家經典畫庫·古代部分:沈周》內容有虎丘送客圖軸、灞橋風雪圖軸、古木寒泉圖軸、荔柿圖軸、松古圖軸、臨戴進謝安東山圖、魏園雅集圖軸、京江送別圖、仿董巨山水圖軸、仿倪噴山水圖軸、溪山秋色圖軸、碧山吟社圖卷、湖山佳趣圖卷、青山紅樹圖軸等。桐陰阮鶴圖軸 為祝淇作山水圖軸 桐陰濯足圖軸 ...
吳偉多種畫風均有代表作。山水畫如《溪山漁艇圖軸》、《長江萬里圖卷》、《灞橋風雪圖軸》均藏北京博物院,都用粗筆寫意法,筆墨雄勁酣暢,縱橫揮灑,極富雄闊氣勢。人物畫白描精品有《鐵笛圖卷》藏上海博物館、《問津圖卷》、《歌舞圖軸》、《武陵春圖卷》均藏北 京博物院等,水墨粗筆則有《柳下讀書圖軸》...
灞橋風雪圖 張 路 望月圖 風雨歸莊圖 王 諤 松閣吹簫圖 周 臣 春泉小隱圖 春山游騎圖 姚 綬 溪橋泊舟圖 沈 周 廬山高圖 松下撫琴圖 參天特秀圖 柳外春耕圖 文徵明 綠蔭草堂圖 雪景山水圖 滸溪草堂圖 蘭竹圖 唐 寅 王蜀宮妓圖 落霞孤鶩圖 關山行旅圖 仇 英 歸汾圖 松溪橫笛圖 劍閣圖 陸 ...
那是一幅吳偉的《灞橋風雪圖》。遠處是深林迴繞的古剎,近景是松枝槎椏,板橋風雪。中間一客,一副落魄之態,騎驢蹣跚而過,形態淒涼。中景一曲折清泉,下可連線灞橋濺溪以助迴環之勢,上可伸延向窗渺以續古剎微茫……整個畫面處處給人以失意悲涼感!趙仲看得呆了。他由畫聯想瞧自己的身世,仿佛身臨其境,...
關仝的山水畫,據說是追隨荊浩而又超過了荊浩,當時號稱“關家山水”。他喜歡描繪秋山寒林。他的畫使人看了如身臨其境,據說見者悠然如在“灞橋風雪中,三峽聞猿時”。很有真實感和感染力。傳為關仝的作品有《待渡圖》和《山溪待渡圖》等。取景也都是山勢雄偉的大山和深山。構圖豐富,創造了祖國山河的有力的...
”灞橋:橋名。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徐復祚《紅梨記·再錯》:“腸斷灞橋濱。”此處引用孟浩然踏雪尋梅之典。程羽文《詩本事·詩思》:“孟浩然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背上。”費唐臣《貶黃州》:“為不學乘桴浮海鴟夷子,生扭做踏雪尋梅孟浩然。”詩興:作詩、吟詩的興致。韋應物《...
關仝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漁村山驛的生活景物,能使觀者如身臨其境,“悠然如在灞橋風雪中,三峽聞猿時”,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論者謂其晚年成就,較之荊浩更能青出於藍,是荊浩畫派的有力繼承者,與荊浩並稱為荊關。北宋人將他與李成、范寬並列為“三家鼎峙”,具有很大影響。關仝傳世...
(13)“野岸”二句:回孤棹,孤舟返回,以寫雪。參見《結詩社帖》“棹雪”注。下句典用南宋尤袤《全唐詩話》:“〔唐昭宗時〕相國鄭綮,善詩。或曰:‘相國近為新詩否?’對曰:‘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此何以得之?”因作詩而用“ 吟”。灞橋在長安東。(14)“賜裘”二句:意思是皇帝憐恤將士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