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灘涂泥撬製作工藝
- 批准時間:2007年8月28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福州市
- 保護單位:連江縣文化館
- 項目編號:Ⅷ-58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製作特徵,泥橇特徵,泥橇用處,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泥撬,又名土撬,元明之際連江沿海居民多以討小海為生,疑此前已有類似工具,是漁民討小海的生產工具,退潮之後,漁民們腰系竹簍,手持短鍬,一腳或跪或站在土撬上,一腳向泥灘用力一踩,土撬載人如飛,馳騁泥灘,來去自如。
明嘉靖年間,戚繼光在當地抗倭時,聽從連江儒生陳第的計謀,以土撬訓練士兵,敵人龜縮在小島上,戚家軍突然疾馳而至,手揮大刀,殺敵無數。從此,每當春暖花開時,青少年們便自發地組織來到灘涂,邊討小海,邊在土撬上即興表演各種動作,自得其樂,後來又逐漸發展為單純的土撬表演,並加入了體育競賽的元素。現分布在連江縣馬鼻鎮、官坂鎮、坑元鄉沿海村莊,成為一種民間勞動娛樂舞蹈。
1990年以後,泥撬速滑比賽已發展為農民體育運動項目。
工藝特徵
製作特徵
製作泥橇有著嚴謹的工序,僅大小工具就有數十種。泥橇底部的木板要選有一定弧度的杉木,上翹的部分要用墨斗和專門的模具畫線,再用鋸子、刨子等“挖”出來。泥橇的連線處採用傳統的榫卯結構,用竹釘固定,不用鐵釘或膠水(容易被海水腐蝕),這樣做出來的泥橇可用七八年。
泥橇特徵
泥橇底座用厚木板經刨光製成,頭尾部呈上翹狀,突起約8公分,長約1.8米 ,通高55公分,寬僅18公分左右,前部有一根30公分左右的木柱固定在橇板上,作戰時戰士屈身於橇板上方,一手扶住木圓柱,一手持兵器,一腳跪在橇板上面,另一腳則在泥灘上用力向後一踩,借著彈跳衝力,載著人飛也似地前進,而且運轉自如,疾同奔馬,憑此戚軍先把倭寇引向海灘,而後發揮“海上騎兵”的威力,將其一舉殲滅。
泥橇用處
泥橇作為沿海漁民討小海作業工具的主要功能並無改易,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卻賦予了它以體育的功能。沿海漁民在緊張的海埕勞作餘暇,常常借它用作活動和比賽用具,在海灘上進行灘涂滑行比賽。由於它充分體現了體育與農村生產勞動相結合的特點,被連江當地鄉鎮的政府作為民眾體育項目來發展。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泥撬是一種原始的生產工具,它的發明是沿海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不須藉助機械動力,便可在泥濘的灘涂上行駛,古人既用它作生產工具,又作為作戰工具,現代人還用它作為體育器材。泥撬速滑技巧又是體育競賽技巧,而且有傳統文化價值。自明代以來,漁民世代流傳。
傳承人物
陳承桂,男,1936年1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灘涂泥撬製作工藝”第四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1990年以後,連江縣人民政府已將灘涂泥撬速滑賽列入農民體育運動項目,錄像入編《五環旗下的熱土》,曾在中央電視台播出。連江縣博物館把實物收為館藏,並有專文介紹泥撬的歷史和現狀,以及使用方法等。在連江縣政協文史資料中收集有木馬(泥撬)詩二十多首。成為第二批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編有文字資料及錄像資料。
社會影響
衍生節目
2018年6月2日(周六)晚7:30,《非常傳奇》第二季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首播。灘涂泥撬製作工藝等十項非遺項目在節目中得到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