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頂道場是佛教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灌頂道場
- 類別:佛教名詞
灌頂道場是佛教名詞。
灌頂道場是佛教名詞。灌頂道場,密教舉行灌頂儀式及修灌頂、念誦之法的場所。一般奉敕設定,稱敕置灌頂道場。不定期舉行大規模的結緣灌頂,廣度大眾。平時則置僧修灌頂法和行念誦法。唐上元元年(760)不空奏請始置大興善寺灌頂道場,...
首開灌頂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應不空所請,唐肅宗在大興善寺設定灌頂道場。灌頂之法,在古印度是國王即位儀式,將四海之水用四寶瓶盛之,由國師灌於國王頭頂,象徽國王權力四海無邊,國家興盛。佛教密宗效法此舉,當僧人嗣阿闍...
此後,他常應詔入內殿,修法祈禱,受代宗、德宗、順宗三帝的優禮,被稱為“三朝國師”,又在長安青龍寺東塔院設灌頂道場,世稱“秘密瑜伽大師”。由於惠果長期住在青龍寺,因此青龍寺在當時也就成為密宗的主要道場。唐建中元年(780年...
尋游師子國登楞伽山,聞中國佛法盛行,於唐玄宗開元七年(719)由海路經錫蘭、蘇門答臘至廣州,翌年至東都,敕迎於長安慈恩寺,尋徙薦福寺,於所住立大曼荼羅灌頂道場以大弘密法普度四眾,並翻譯密經,譯有《金剛頂經》、《瑜伽...
公元774年六月六日牒,不空奏準制定興善寺翻經院灌頂道場和文殊閣道場持誦僧二十一人,以慧朗為諸弟子之首,奏文說:“其慧朗等二十一人,並久探秘藏,深達真乘,戒行圓明,法門標準。”公元775年六月十五日不空忌日,慧朗主持周年...
又密教在灌頂道場,引導受者入場內,教示投花等作法及其進退者,稱為教授阿闍黎,或稱教授人。受經阿闍黎 五種阿闍黎之一。略稱受經闍黎。受持經典,稱為受經。於授具足戒時,讀經,並講說經典義理,令受戒者受持經典之軌範師,...
唐大曆年間(766~779年),不空三藏的密宗教徒惠果主持青龍寺,弘宣“真言大教”,並在該寺設立灌頂道場,被尊為“三朝供奉大德”。唐貞元二十年(804年),日本入唐求法學問僧空海在青龍寺拜惠果為師,空海得到密宗嫡傳。9世紀初至...
開元初年(719),進入洛陽,先後譯出《金剛頂瑜珈中略出念誦經》《佛說七俱胝佛母準提大明陀羅尼經》等多部,並在其所住寺院內建佛壇灌頂道場,廣泛招收門徒,蔚興一時,知名弟子有不空等人。開元二十九年,圓寂,追贈“國師”。唐代...
後又兼任南都東大寺別當,勅準在高野山建立銹行道場,至十年建成,號金剛峰寺。十三年(822)建立南都東大寺灌頂道場,專為國家修息災增益法,又為平城太上皇授三昧耶戒灌頂;十一年賜傳燈大法師位,內供奉十禪師位。十四年初,天皇勅賜...
唐開元七年(719),攜弟子不空由海路經錫蘭、蘇門答臘至廣州,建立大曼荼羅灌頂道場,化度四眾。八年,入洛陽、長安,從事密教經典之翻譯,並傳授灌頂之秘法。譯有金剛頂經、瑜伽念誦法、觀自在瑜伽法第八部十一卷。與善無畏、不空並稱...
868年敕許以園城寺為傳法灌頂道場,形成後來的寺門派。同年任天台宗第五代座主,職位僧教。教義上不同意圓仁所說圓密兩者教理相同只是“事相”(儀軌等)不同的觀點,認為密教比圓教(天台宗)優越。卒後追謚智證 大師。主要著作...
於唐開元七年(719),攜弟子不空由海中經錫蘭(斯里蘭卡)、蘇門答臘至廣州,建立大曼荼羅灌頂道場,化度四眾。八年(720)入洛陽、長安,從事密教經典之翻譯,並傳授灌頂之秘法。譯有《金剛頂經》、《瑜珈念誦法》、《觀自在瑜珈法》...
像爐使用於阿闍梨接受“傳法灌頂”的道場,將它置於灌頂道場的入口,受者跨越而過,以此淨身。【像爐】在日本的《灌頂道具本記》的手抄中有說明:“其樣式長一尺四寸;高八寸三分;地盤一尺三寸;寬七寸一分,背有銅返華,塗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