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粉畫,起源於我國古代建築上的漆藝之一,它的製作程式是先把畫稿拷貝在畫面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瀝粉畫
- 源於:我國古代建築上的漆藝之一
- 時期:遠在戰國時期
- 製作程式:先把畫稿拷貝在畫面上
簡介,瀝粉畫製作程式,瀝粉工藝製作步驟,
簡介
據傳遠在戰國時期,木結構建築在我國已具相當水平,為了免遭風雨侵蝕,漆工藝人往往在建築上抹漆彩繪。到了清代建築彩繪已形成了一種等級制度,主要用在宮廷,寺廟等建築上的裝飾藝術。不僅如此,瀝粉工藝在古家具以及木雕,泥塑人物的裝飾中也屢屢可見。
但作為一種工藝裝飾的畫種,它從建築和家具中走來,卻是近年來的新鮮的事物,它突破傳統模式,從古建築上單純的描繪程式化或象徵性的圖案紋樣,表現藝術構思而形成了一種用瀝粉工藝完成的繪畫即“瀝粉畫”。它以獨特的工藝效果和濃厚的裝飾趣味給人以視覺享受。
瀝粉畫是以凸出的線條為作畫媒介,潤色時是色與色之間的界限。瀝粉畫材料需要特殊配製。作畫時,根據構圖要求使瀝粉材料從工具口中瀝出在畫布或畫板上。瀝粉線條的粗細均勻全是手上工夫。雖然瀝粉畫創作過程是腦與力相結合的過程,但瀝粉材料的稀稠適宜也是作畫成功與否的關鍵。
瀝粉畫在藝術風格上強調裝飾性。由於瀝粉畫是以凸出的線條為主要表現形式,因此製作者在體現自己的藝術創意時,往往以我國傳統圖案為主要造型手段。並且吸取民間藝術的特點,在形象刻畫和色彩處理上可根據自己對藝術的理解,加以適當的變形和誇張,力求動與靜,疏與密,簡與繁,以及黑與白,冷與熱等藝術要素相結合。有時為了更好的表現藝術效果,製作者在作品中往往鑲貼金銀箔或嵌以其他多種特殊材料,使畫面更加富有裝飾情趣。
瀝粉畫製作程式
先把畫稿拷貝在畫面上,然後根據線稿瀝粉,等粉線乾透後設色、貼金。一般瀝粉畫用色可單純些、濃重些,因為金銀在較重的底子上可產生最佳的裝飾趣味。傳統瀝粉畫的貼金工藝是先把金膠油(桐油加適量的清漆熬制)仔細描在瀝線上,待八九成乾時再貼金箔。過乾,金箔易於脫落;過濕,則金銀不光亮。
瀝粉工藝製作步驟
第二步:在釘好的板面上塗一遍白乳膠,然後用白粗棉布鋪上板面,拉平,用手或排刷壓、掃平,待白乳膠乾後可用。
第三步:立得粉白乳膠,乳白漆和滑石粉按比例調和,將它刮在畫板上,要平喔幹了以後再刮第二層。這樣才是第三步完成
第四步:用鉛筆或炭筆打草圖。
第五步:作白乳膠與立得粉調和成漿狀,灌入空白乳膠瓶內,白乳膠瓶的口,根據線條的粗細,用刀切成同樣大小的口,用手擠白乳膠瓶,沿著畫面的輪廓線立線。如果沒有白乳膠瓶可用筆調瀝粉漿立線。
第六步:瀝完輪廓線後,用筆調水粉、丙烯或油畫顏料繪製畫面。
第七步:填塗顏色完成後,用毛筆調金、銀粉,描畫線條,完成後畫面乾淨、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