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日報報業集團

瀋陽日報報業集團

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瀋陽日報報業集團於1999年12月15日正式成立。作為瀋陽這座魅力城市的歷史見證者和忠實記錄者,瀋陽日報報業集團以思想為筆,激情做墨,以權威媒體的力量推動著城市的發展與進步,催生了新聞戰線一簇簇帶露的鮮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瀋陽日報報業集團
  • 成立:1999年12月15日
  • 地點:瀋陽
  • 辦報理念:權威媒體、打造權威資訊
集團簡介,歷史沿革,發展,現狀,市場,相關信息,

集團簡介

瀋陽日報報業集團已經成為擁有《瀋陽日報》、《瀋陽晚報》、《瀋陽今報》、“瀋陽網”、《青年科學》雜誌、《晚晴報》、《衛生與生活報》、《都市青年報》、《人生十六七》雜誌等六報兩刊一網以及集團印務中心、發行公司、新聞實業股份公司等經營單位的傳媒巨擘、報業翹楚。
作為集團母報和市委機關報,《瀋陽日報》秉承“權威媒體、打造權威資訊”的辦報理念,吸引著一批又一批高層次的讀者群體,塑造著權威公信、影響深遠的責任媒體形象,在瀋陽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洪流中,牢牢捍衛著“北方第一黨報”的強勢地位。
作為遼瀋地區創刊最早的晚報,《瀋陽晚報》挾二十餘載厚重積澱,用勇氣和責任演繹著“新聞是根、服務為本”的新聞理念,以平民化的獨特視角和辦報風格,傳遞信息、服務民眾、弘揚文明、鞭撻醜陋。《瀋陽晚報》少有血雨腥風,鮮有聲色俱厲,更多的是隨風入夜、潤物無聲,堅守良知、服務大眾。二十餘年來,一代代晚報人緊握接力棒,在新聞實踐的跑道上激情飛奔。他們在第一時間奔赴現場,比對手起得更早是他們的選擇;他們以更廣闊的視野演繹新聞,在遼瀋新聞史上創下數個第一;他們關注民生和弱勢群體,善良和責任讓《瀋陽晚報》更有親和力。
作為沈報集團的新生力量,《瀋陽今報》以獨特的思維、新銳的視角,著力為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打造宣傳平台,在服務基層、服務振興重,發揮了積極而獨特的作用。
作為瀋陽地區唯一具有新聞采編、發布權的入口網站,瀋陽網已集文圖、音視頻採集、製作、發布功能於一身,是瀋陽地區訪問速度最快的網站,並在全國首家推出全流程、全媒體數字報,成為全面服務瀋陽及瀋陽經濟區人民的“瀋陽人自己的網”。
五十餘載風雨兼程,半個世紀春華秋實,足以鍛造一種精神,成就一個夢想,展現一片未來。激濁揚清、秉筆春秋的瀋陽日報報業集團,必將迎來一個又一個枝繁葉茂、碩果纍纍的收穫季節。

歷史沿革

瀋陽報業市場的發展軌跡線條清晰。
1985年—2000年:機遇型報紙引領市場
1985年7月1日,《瀋陽晚報》創刊。“短些短些再短些、軟些軟些再軟些”的晚報新聞,加上剛剛覺醒的服務意識,立刻顯現出了比計畫經濟體制下的黨報更豐富的可讀性和更強的實用性。在得天獨厚的時代背景下,《瀋陽晚報》順勢而上,市場份額先到先得。
應當說,因為針對相對差異化的目標市場,《瀋陽晚報》的發展對當地黨報的新聞理念、辦報方式和經營手法有啟示,有借鑑,甚至有刺激,但遠遠談不上衝擊\《瀋陽日報》\《遼寧日報》幾十年日積月累地團結了一批忠實的讀者。在這個共和國的老工業基地,人們對機關報的信任與依賴幾乎是根深蒂固的。至今,對瀋陽報業市場的新進入者而言,這仍然是影響著市場推進的一個重要因素。
1993年1月1日,4開4版的《遼瀋晚報》以都市生活報的面貌亮相沈城。當時,尚不成熟的報業市場中有大片的發展空間,鮮活的社會新聞、強勢的輿論監督、成系列的策劃報導、充滿現代感的版式設計成為這張都市化晚報的鮮明特色。同樣鮮明的是都市報的銳氣和市場觸覺。
在6年的成長期中,由4開4版擴至4開8版、4開16版、4開24版,三次擴版三次攀升——發行量由12萬份到20萬份再到38萬份,廣告收入從500萬上升到6000萬元。《遼瀋晚報》的每一步市場推進都是以一連串經典策劃為先導的:早期關於“六少女出走事件”的報導讓《遼瀋晚報》打出了全國影響,《揭開中國足壇“黑哨”》《愛心救沈洋》等有影響的系列報導在國內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知名度。
與新聞策劃相配套,《遼瀋晚報》在1998年成立紅馬甲發行公司,招聘大批下崗女工——“報嫂”,在東北地區首開“送報上樓”,穩紮穩打地推進發行;同時,強化自身形象包裝和宣傳——冠名遼寧芭蕾舞團、買斷電視台的天氣預報等,在經營領域中主攻瀋陽。發行與廣告的協調跟進使《遼瀋晚報》逐步超越《瀋陽晚報》。
書畫作品展書畫作品展

發展

1997年,對全省發行的戰略進行調整,新聞主攻瀋陽,發行主打瀋陽;
1998年1月,在盯牢瀋陽市場的基礎上,推出“遼寧新聞聯網”版,打“遼”字牌,發行和廣告均以瀋陽為中心,輻射鞍山、撫順、本溪、錦州等城市群。
1999年5月,率先設定“瀋陽新聞”版,再次強化瀋陽主戰場地位。
面對《遼瀋晚報》的年年走高,《瀋陽晚報》不是沒有危機感和應對策略,也曾有不少新聞策劃同樣做得有聲有色,但由於在整體戰略上傾向於力保《瀋陽日報》的影響力和實力,在市場上的反映表現出明顯的游移和保守——發行上收縮防守,保20萬份發行量;廣告在日報和晚報間按行業人為劃分,汽車、房地產等高含金量的廣告導向日報;加上相對落後的管理體制,面對《遼瀋晚報》的招招領先,《瀋陽晚報》面臨的競爭局面比較被動。 2000年—2003年:新生代報紙攪動市場
都市報們在走向成熟的同時,開始期望通過轉型超越平台期,做真正的主流媒體。市場在調整與競爭拉動中出現新的機會。從2000年開始,接連有不同背景的新的競爭者進入,攪動瀋陽報業市場,期望在這裡分一杯羹,甚至挑戰《遼瀋晚報》的領跑地位。
2000年3月18日,《華商晨報》複製《華商報》模式登入瀋陽,想將旗下《新文化報》迅速搶灘長春的成功在瀋陽重演。但周三刊的《華商晨報》受出版周期等多種因素的制約,長期處於緩慢培植期。這一年,《遼瀋晚報》廣告突破1.2億元。
2000年5月8日,新華社遼寧分社將《中華第三產業報》改為對開12版的瘦體報,《時代商報》低價進入市場。除了在零售市場上拉開陣勢以外,商報每天還在北方航空公司所有的航線向乘客贈送1萬多份報紙,在沈城8000多輛計程車上贈報,主攻高收入人群。
《遼瀋晚報》迅速反應,擴至32版,發行量穩定在40萬份,當年實現廣告收入9000萬元。
2002年9月,有“都市報第一人”之稱的席文舉帶著開拓北方報業市場的夢想,入主號稱有巨額資金加蜀中報業人才支持的《遼寧經濟日報》,要將這份以財經新聞為主的經濟類報紙,改造成一張“全新都市報理念”的綜合性日報。席文舉的號召力與影響力甚至吸引了遼瀋新聞界的一些主力記者以及《成都商報》和《南方體育》報的人才。前期大張旗鼓的宣傳令遼瀋媒體嚴陣以待。
融資2000萬的《職工快報》幾乎與《遼寧經濟日報》同時進入瀋陽報業市場。
作為對競爭形勢的回應,《瀋陽晚報》《遼瀋晚報》2002年均擴至48版,最大限度地強化本土新聞。其中《遼瀋晚報》改用國際流行瘦報風格,彩色印刷,發行量突破45萬,廣告收入達1.52億元。
2003年3月3日,重新注資的《華商晨報》改為日報,對開16版,二次啟動。一方面,新任總編輯齊東有創辦了新疆第一大報的成功背景加華商的資金支撐和操作模本;另一方面,當時的《華商晨報》面臨的局面是,幾乎沒有一個訂戶,4萬餘份的零售量,每天平均1萬元的廣告額,所有部門幾乎全是新人。74個征訂、零售站的2400多名穿著黃馬甲的《華商晨報》發行人員開始奔走在瀋陽大街小巷,他們說,“任你拒絕千萬遍,我的感覺像初戀。”其中,1700多名零售員除了占領全市500家報亭(攤)外,每天活躍在街頭;另有700多名訂閱員向機關、企業、社區滲透。憑著這樣的強力推動,《華商晨報》的發行量以狂奔的速度迅速竄升。
2003年3月19日,瀋陽日報報業集團創辦《瀋陽今報》,採用全新的辦報理念與機制闖市場:一開始就註冊為企業,全員聘任制,量化管理、計分評級,實行編輯中心制、更正制、律師代理制……
7家綜合性日報混戰的局面沒有維持太久。2003年7月,因資金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遼寧經濟日報》停刊;《職工快報》則退回原工會系統內部,最直接的原因是發行策略的失誤:初期批發價起伏太大,沒有拉動零售終端的銷售熱情,加上人員和財務管理上的混亂,目前勉強維持出版,算是也退出了綜合性日報市場。
像我國大多數區域報業市場一樣,在瀋陽,綜合類日報是報業競爭的中心和前沿,而多年來由占據較強優勢的《遼瀋晚報》單極牽制和影響競爭格局的狀況,正在多元競爭主體的參與和發展中發生著變化。

現狀

目前,瀋陽報業市場上的幾張綜合性日報以各自的操作理念運營著。
《瀋陽日報》是市委機關報中少數幾家“大報養小報”的代表,在《瀋陽晚報》虧損時,《瀋陽日報》連續4年廣告額突破億元,是集團的經濟支柱。在晚報、都市報的多重擠壓中,憑藉穩定的讀者群和品牌影響力,《瀋陽日報》仍然是國內外知名品牌廣告商不能忽視的中心城市主流媒體。
在全國150餘家晚報中,《遼瀋晚報》各項指標均位列前10名,2003年廣告額2.02億元,上交集團利潤5000萬。除了具備老大的綜合優勢,遼寧日報報業集團在大連和鞍山的辦報實踐,令《遼瀋晚報》在強勢中始終保持著足夠的警覺。前任總編輯孫剛——現遼寧日報報業集團總編輯更曾兼任《半島晨報》總編輯,成功在大連立足,這帶給《遼瀋晚報》換位意識和知己知彼的心態。加之在瀋陽沒有同集團的報紙切分市場,《遼瀋晚報》在防守反擊中大膽、果斷。比如,去年紅馬甲公司開展的“百日有獎訂報會戰”,出動省城1300名、外埠400名“報嫂”走進數千個居民小區、院落,將發行量推高到70萬份;今年,集團大投入、高成本支撐《遼瀋晚報》的版面規模和強力發行策略,壓縮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
從今年開始,《瀋陽晚報》的總編輯不再由《瀋陽日報》總編輯兼任,從晚報升任瀋陽日報報業集團總編輯的梁利人給了自己的繼任者前所未有的自由操作空間:人權、財權、物權,走出護衛日報的戰略定位,以更結合市場實際的操作,拉開全力追趕的架勢。今年第一季度,《瀋陽晚報》廣告增幅近50%。
《時代商報》現在是瀋陽報業市場上新辦報紙中唯一一個開始贏利的,有了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就該謀求更大的市場份額了。引資助力正在洽談中。
對於《華商晨報》,2004年生死攸關。知名度、市場占有率、人才素質等諸多方面處於劣勢,但有超強的市場敏感和拓展新領域的競爭意識。一方面,發行量不斷攀升,成本居高不下,廣告的滯後期超過半年,最大的危險隨時有可能到來;另一方面,堅持意味著有機會成為成長性變數和新一輪競爭的推動力。
在內外雙重壓力下誕生的《瀋陽今報》,剛剛站穩腳跟,最易受到市場格局變化的衝擊,集團的支持強度、融資力度、與市場的對接程度都會支持影響其發展狀況——沒有硬傷,優勢待建。
強者有霸氣,弱者有銳氣。這是今天的瀋陽報業市場。

市場

瀋陽是東北地區最發達的中心城市,600多萬人口,2003年GDP1602億元,比上年增長14.2%,創造了瀋陽近10年來GDP增長的最高水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比上年增長13.5%。在振興老工業基地的大背景下,瀋陽市就業、再就業工作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瀋陽經濟開始進入一個快速增長的區間,GDP有望保持13%的增幅,對相關產業的帶動效應也會明顯增速,報業會有更大的自然增長空間。
目前瀋陽報業市場上綜合性日報號稱的發行總量約200萬份,平面媒體的廣告總量在5—6個億,兩大報業集團占據了80%的份額。從參與競爭的辦報主體看,瀋陽有著相對開放的辦報環境。
在瀋陽,日報的平均版面規模24個版,每周有兩到三天48版。生存的基本發行量在15萬左右,需千人以上的發行隊伍,發行費率高達90%以上(最高200%)。北方城市的無霜期很短,根據瀋陽的天氣和東北人的生活習慣,四五月份是最佳發行時機,往往決定著全年的發行態勢。
關於在瀋陽啟動一張報紙需要多少資金,有這樣幾種說法:
——2000年的時候有1000萬就可以了,現在需要5000萬;
——認為三五千萬就可以打開市場,這樣的想法太幼稚了;
——1—1.5個億……
瀋陽報業還流傳著這樣一些數字:《遼寧經濟日報》號稱融資5000萬,實際到位資金兩千多萬,最後的虧損額是3400萬;《華商晨報》兩次啟動共投入8000萬,二次啟動前虧損不少於5000萬;有集團背景的《瀋陽今報》註冊資金2000萬,第一年追加投資1800萬,虧損1000多萬,第二年追加投入1600萬,並在積極尋找融資渠道……
今天,在我國的任何中心城市激戰報業市場都必須正視兩個事實:
第一,越來越多地人開始認同一個說法,“報業進入微利時代”,信息採集成本、硬體投入、薪酬支出、發行費率等成倍上漲,使產業整體收入的增長伴隨著利潤率的下降。投資更需要理性和耐心;
第二,報業市場在競爭中走向成熟是不爭的事實。一招制勝、一舉成功、一步到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判斷區域中心城市報業市場的生存空間,除了基本的評估要素以外,更重要的是對比較競爭優勢和持久競爭優勢的認識,是在動態的競爭過程中,對內外因素之間協同性的考量。

相關信息

報刊名稱 刊號 刊期 地址
瀋陽日報 CN21-0003 周七 瀋陽市和平區中山路229號
都市青年報 CN21-0022 周一 瀋陽市和平區同澤北街9號 (目前已停刊)
瀋陽今報 CN21-0024 周七 瀋陽市和平區中山路229號 (目前已停刊)
晚晴報 CN21-0025 周三 瀋陽市瀋河區北三經街67號
瀋陽晚報 CN21-0043 周七 瀋陽市和平區中山路229號
衛生與生活 CN21-0056 周一 瀋陽市瀋河區北三經街67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