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濱海灣大橋
- 外文名:Binhaiwan Bridge
- 始建時間:2020年5月
- 投用時間:2022年6月30日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
- 類型:公路橋、特大橋、斜拉橋
- 長度:973.6 m
- 寬度:60 m
- 起止位置:雞公咀,濱海公園
- 途經道路:濱海灣大道
- 設計速度:60 km/h
- 車道設計:雙向八車道
發展歷程
![濱海灣大橋 濱海灣大橋](/img/0/966/MTZ2czNmhDMzIjN0QTY3MDZxYWNxQGM2YTMzQjYmJjYiZWN1QmNkNTZlhT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橋樑位置
![濱海灣大橋 濱海灣大橋](/img/5/ee7/MTZ5QDNkFGOzcTZyQWZkVzMlF2Y4gDNkhTM2gTOxgjZxUDMiJWMzImMxgz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橋樑設計
建築結構
- 整體布局
- 設計理念
![濱海灣大橋 濱海灣大橋](/img/1/d7a/EmZlRjY4ATYxAzN4MWM0E2M4IWO4gjYjRWZhRDNiFGZhdjNzgTM2gTOxkj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 設計特點
設計特點 | |
---|---|
結構體系 | 濱海灣大橋採用塔梁固結體系,東、西兩側輔助墩與過渡墩設定縱向活動、橫向限位的抗震球型鋼支座及橫向鋼阻尼器,正常使用荷載工況下輔助墩與過渡墩以豎向受力為主,地震荷載工況下分擔橫向地震回響,確保結構安全及穩定。 |
主梁 | 主梁採用箱形橫樑連線,鋼箱梁和鋼錨箱主體結構採用Q345qD和Q370qD鋼。底板在塔梁固結區及與箱形橫樑連線區橫向局部加厚。腹板在外側腹板側設定斜拉索工作箱,鋼錨箱均位於工作箱內,通過橫隔板構造及間距調整以確保斜拉索安裝時具有足夠的工作空間。橫隔板採用整體式板。 |
橋塔 | 橋塔採用鋼-鋼殼混凝土混合獨柱塔,為雙層鋼殼混凝土組合結構;上塔柱為鋼結構;鋼結構採用Q345qD、Q370qD鋼,混凝土主要採用C60補償收縮混凝土。橋塔承台截面採用橫橋向為長軸的橢圓形以兼顧結構受力及水流的影響。 |
斜拉索 | 斜拉索採用空間扭索布置,以及雙層PE防護,外表面採用螺旋線形護套的同時於梁端安裝外置阻尼器;在梁端採用鋼錨箱錨固,鋼錨箱安裝在主梁外側腹板,結合人非通道寬度及主、引橋斷面外形的統一,設定斜拉索工作箱。 |
其他 | 過渡墩與輔助墩採用分幅式花瓶板墩,承台採用矩形截面,承台下設群樁基礎,樁基採用C35水下混凝土,墩身和承台採用C40混凝土。 |
參考資料: |
設計參數
- 主要參數
主要參數 | |
---|---|
總體 | 主橋跨徑布置為(60+200+200+60)米,主梁總寬60米。 |
主梁 | 主梁共分為57個節段,鋼箱梁高3.5米、全寬60米,雙箱間距10米,標準節段長9米。樑上斜拉索及橫樑間距均為9米。鋼箱梁頂板厚16毫米,採用8毫米厚U形肋加勁;底板厚14毫米,腹板厚30毫米,橫隔板標準間距3米,厚12毫米。人行道挑臂橫橋向寬4.6米,高0.3至0.7米,縱向標準間距1.5米。 |
橋塔 | 總高(含塔座)149.8米,其中,中、下塔柱高102.53米,上塔柱高35.653米,塔頂建築幕牆高11.617米。橋塔共分為42個節段(不含塔頂建築段),下塔柱節段T1~T3分別高8.4、4、4米;塔梁固結節段T4高6.3米,中塔柱節段T5~T21均高3.6米;上塔柱節段T22~T40均高2.5米,T41高3.9米,T42高4.883米。橋塔承台平面尺寸為(28×34)平方米,厚6米,承台下布置26根直徑為2.5米的鑽孔灌注樁。 |
斜拉索 | 全橋共設40對斜拉索,兩側各20對;梁端錨固點縱向間距9米,塔端錨固點豎向間距2.5米。斜拉索長117至203米。 |
其他 | 過渡墩與輔助墩高3.5米,單個承台平面尺寸為(13×8)平方米。每個承台下共6根鑽孔灌注樁,樁徑2米。 |
參考資料: |
![濱海灣大橋 濱海灣大橋](/img/f/3b2/YjMhRzM3UmMkVWY0QjYkNWZyQWNyIDMwkTM4YWM1AjYiFzMiJTM5MzN3gT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 技術標準
技術標準 | 上層 |
---|---|
線路等級 | 城市主幹道 |
設計速度 | 60千米/小時 |
車道設定 | 雙向八車道 |
荷載標準 | 城市-A級 |
設計基準 | 100年 |
通航標準 | Ⅳ級航道 |
通航標準 | 淨高:≥8米,淨寬:≥90米 |
洪水頻率 | 1次/300年 |
參考資料: |
運營情況
- 票務指南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 磨碟河入海口河床堆積大量淤泥,土質疏鬆不易施工。
- 主梁鋼樑節段重量大,頂推過程風險點多;鋼塔節段製作難度大、加工精度要求高;鋼塔重量大、吊裝難度高。
- 該橋橋塔外形設計的難點在於建築造型與鋼結構製造加工的匹配。
- 該橋主塔上半部分三分之一鋼殼混凝土結構最佳化為純鋼型結構,並經計算覆核後,最佳化取消了10節塔柱內混凝土施工,既實現了塔柱的輕量化,又進一步加快了施工進度。
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 頒獎單位 | 獲得獎項 |
---|---|---|
2023年11月 | 《橋樑》雜誌社 | “2018-2023十大最美橋樑” |
價值意義
![濱海灣大橋 濱海灣大橋](/img/9/9a1/YjM1QTY3YzM4EjN4kTMmVWNwIGZxIDMzITM5MzN3kTYkhzM3MDM2YGM5IG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