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濟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
- 通過時間:2024年11月
發展歷史,批覆全文,內容解讀,
發展歷史
2022年10月26日至11月24日,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示最新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並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
2024年11月,國務院原則同意自然資源部審查通過的《濟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
批覆全文
國務院關於《濟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批覆
國函〔2024〕167號
山東省人民政府、自然資源部:
你們關於報請批准《濟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請示收悉。現批覆如下:
一、原則同意自然資源部審查通過的《濟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濟南市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請認真組織實施。濟南是山東省省會,黃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規劃》實施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揮北方先進制造業基地、北方商貿物流中心、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等功能,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濟南篇章。
二、築牢安全發展的空間基礎。到2035年,濟南市耕地保有量不低於503.27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443.50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於1238.00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面積控制在1456.03平方千米以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於40%;用水總量不超過上級下達指標,其中2025年不超過21.9億立方米。明確自然災害風險重點防控區域,劃定洪澇、地震等風險控制線以及綠地系統線、水體保護線、歷史文化保護線和基礎設施建設控制線,落實戰略性礦產資源等安全保障空間。
三、構建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國土空間體系。強化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作用,發揮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引擎作用,帶動山東半島城市群高質量發展,形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示範,加強濟南都市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的區域協同,促進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四、系統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加快構建區域協調、城鄉融合的城鎮體系,提升中心城區服務能級,穩步推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有序開發,強化市域城鎮間的協調聯動和功能互補。系統推進黃河兩岸生態保護,築牢南部泰山山脈重要生態屏障,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應嚴格保護泉域補給區和地下水徑流通道。保障現代都市農業空間需求,拓展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空間。完善城市功能結構和空間布局,協調產業布局、綜合交通、設施配置和土地使用,優先保障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空間需求。加強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完善多向聯通、多式聯運的對外對內通道,建設安全便捷、綠色低碳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統籌水利、能源、環境、通信、國防等基礎設施空間,積極穩步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防災減災救災設施區域布局,提高國土空間安全韌性。統籌安排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引導城市緊湊布局,完善城鄉生活圈,促進職住平衡;系統布局藍綠開放空間,營造更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人民城市。嚴格開發強度管控,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統籌地上地下空間利用,有序實施城市有機更新和土地綜合整治。彰顯城鄉自然與文化特色,健全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空間保護機制,保護好長城(齊長城濟南段)、泰山(靈岩寺)等世界遺產和大明湖、千佛山等風景名勝區,加強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珍珠泉等名泉保護。加強對城市建築高度、體量、色彩等空間要素的管控引導,保護好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城區和歷史文化街區,構建文化資源、自然資源、景觀資源整體保護的空間體系。
五、維護規劃嚴肅性權威性。《規劃》是對濟南市國土空間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全市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必須嚴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按照定期體檢和五年一評估的要求,健全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將規劃評估結果作為規劃實施監督考核的重要依據。建立健全規劃監督、執法、問責聯動機制,實施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
六、做好規劃實施保障。山東省人民政府、自然資源部要指導督促濟南市人民政府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健全工作機制,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做好《規劃》印發和公開。濟南市人民政府要依據經批准的總體規劃編制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依據詳細規劃核發規劃許可,加強城市設計方法運用,建立國土空間相關專項規劃統籌管理制度,強化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按照“統一底圖、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平台”的要求,完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系統和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建設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路;建立健全城市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制度。自然資源部要會同有關方面根據職責分工,密切協調配合,加強指導、監督和評估,確保實現《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各有關部門要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多規合一”改革的決策部署,不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之外另設其他空間規劃。《規劃》實施中的重大事項要及時請示報告。
國務院
2024年11月8日
內容解讀
2022年10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國土空間規劃改革的重大戰略部署,濟南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濟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於2024年11月8日獲國務院批覆。
一、《規劃》的編制背景
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2022年10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明確了全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頂層設計。2023年9月,國務院批覆《山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為省內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進一步提出了指導要求。為做好規劃編制工作,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聘請了高水平專家團隊,組織相關市直部門、區縣(功能區)及行業單位共同參與,在省自然資源廳的指導下,充分研究論證,廣泛徵求專家和公眾意見,形成了規劃成果。
二、《規劃》的主要內容
一是明確濟南的城市性質和核心功能定位。國務院批覆明確了濟南市是山東省省會、黃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明確要求《規劃》實施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揮北方先進制造業基地、北方商貿物流中心和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等功能,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濟南篇章。
二是強化底線思維,築牢安全發展的空間基礎。嚴格落實“三區三線”成果,到203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於503.27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443.50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於1238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控制在1456平方千米以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於40%。
三是加強區域開放協同,構建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國土空間體系。《規劃》明確了濟南要強化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作用,發揮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引擎作用,帶動山東半島城市群高質量發展,形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示範。同時,要加強濟南都市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的區域協同,促進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四是系統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立足於濟南特有的自然地理環境與城鄉空間布局,提出構建“山河交融、中心引領、副城支撐、雙星協同”的全域總體格局。系統推進黃河兩岸生態保護,築牢南部泰山山脈重要生態屏障,嚴格保護泉域補給區和地下水徑流通道。加快構建區域協調、城鄉融合的城鎮體系,提升中心城區服務能級,穩步推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有序開發,強化市域城鎮間的協調聯動和功能互補。保障現代都市農業空間需求,拓展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空間。同時,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結構,協調產業布局、綜合交通、設施配置和土地使用,保障產業升級空間需求,促進完善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積極穩步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五是營造更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人民城市。系統最佳化藍綠開放空間,提高公園可達性。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合理最佳化居住用地布局,完善城鄉生活圈,促進職住平衡。嚴格開發強度管控,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統籌地上地下空間利用,有序實施城市有機更新和土地綜合整治。統籌安排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引導城市緊湊布局,分區分類引導村莊差異化發展,傳承鄉村地域特色,促進城鄉共同繁榮。
六是彰顯城鄉自然與文化特色。健全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空間保護機制,保護好齊長城濟南段、泰山靈岩寺等世界遺產和大明湖、千佛山等風景名勝區,加強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珍珠泉等名泉保護。加強對城市建築高度、體量、色彩等空間要素的管控引導,保護好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城區和歷史文化街區,構建文化資源、自然資源、景觀資源整體保護的空間體系。
三、《規劃》的特色亮點
一是堅持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突出濟南作為黃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的國家責任。國務院批覆要求濟南發揮北方先進制造業基地、北方商貿物流中心和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功能,強化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作用,帶動山東半島城市群高質量發展,形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示範。《規劃》全面落實國家戰略要求,從空間格局構建、資源要素布局、設施網路支撐、體制機制保障等方面,確保國家戰略在濟南落地實施。
二是堅持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著力探索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規劃》堅持創新驅動、綠色發展,以新舊動能轉換為總抓手,前瞻布局謀劃創新產業空間,劃定工業用地控制線,高水平規劃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自由貿易試驗區,著力推動提升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質量和效率,把濟南市建設成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示範的樣板。
三是堅持把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規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凸顯泉城特色魅力,建設幸福宜居人民城市。《規劃》從濟南全體城鄉居民所需出發,在全市範圍構建多層級生活圈,提高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與藍綠空間的均衡性和可達性,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向周邊鄉村地區延伸共享,深入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同時,凸顯黃河、山體、泉水、古城這些濟南特有的城市印記,以多層次歷史文化保護體系的構建,全面保護歷史文化遺存,繪就魅力泉城美麗畫卷。
四是堅持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錨固安全發展的空間基礎。濟南將安全發展要求融入《規劃》,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三條控制線基礎上,增加保泉、山體、歷史文化等保護控制線,同時通過城市綠地系統線、水體保護線、基礎設施建設控制線、洪澇風險控制線協同管控,從多個層面強化底線約束,保障城市高水平安全發展。
《規劃》是對濟南市國土空間作出的全局性安排,是濟南市面向2035年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下一步,濟南市將嚴格落實國務院的批覆要求,做好《規劃》的印發和公開工作,不斷強化對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約束傳導,持續完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系統和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提高空間治理數位化水平,積極探索制定濟南市地方性法規,確保完成《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