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黃耆(Astragalus uliginosus),豆科黃芪屬的植物。多年生草本,莖1至數個,通常直立,奇數羽狀複葉,具7-11(15)對小葉;托葉與葉柄離生,下部彼此連合,莖下部的托葉卵狀三角形,上部的托葉卵狀披針形,長(5)10-15毫米;小葉橢圓形至長圓形,先端圓形至稍銳尖,常帶小刺尖,基部通常圓形,全緣,長20-30餘毫米,寬5-15毫米,表面無毛,背面被白色伏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濕地黃耆
- 拉丁學名:Astragalus uliginosus L.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杜鵑花目
- 科:蝶形花科
- 屬:紫雲英屬
- 種:濕地黃耆
- 海拔上限:1000
- 海拔下限:100
- 是否引種栽培:非人工引種栽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
莖單一或數個叢生,直立,被白色伏貼毛。
羽狀複葉有15-23片小葉,長10-18厘米,有短柄;托葉下部連合,莖上部的卵狀披針形、下部的卵狀三角形;小葉橢圓形至長圓形,長20-30毫米,寬5-15毫米,先端鈍圓或稍尖,常具刺狀小尖頭,基部通常圓形,上面無毛,下面被白色伏貼毛。
總狀花序生多數、緊密排列、下垂的花;總花梗較葉稍短;苞片卵狀披針形,較萼短或近等長,膜質,疏被黑色伏貼毛,稀混生少數白色毛;花萼管狀,長7-11毫米,被較密黑色伏貼毛,有時混生少量白色毛,萼齒線狀披針形,長約為萼筒的1/2;花冠蒼白綠色或稍帶黃色,旗瓣寬橢圓形,長13-15毫米,頂端微凹,基部漸狹成短瓣柄,翼瓣較旗瓣短,瓣片與瓣柄近等長,線狀長圓形,龍骨瓣較翼瓣短,瓣柄較瓣片稍短;子房無毛。
莢果長圓形,長9-13毫米,膨脹,斜立,背縫線凹入,表面無毛,具細橫紋,革質,假2室。
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產東北各省及內蒙古自治區。
生於林下濕草地及沼澤地帶。
朝鮮、蒙古及西伯利亞都有分布。
主要價值
可作飼料。